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6422发布日期:2022-08-27 02:3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电子雾化器及医疗康养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根据现有技术,目前加热不燃烧方式产生气溶胶的装置所使用的加热器主要包括电阻式加热器和电感式加热器两种。
3.电阻式加热器,比如cn106455714b(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包括具有内部加热器片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加热器片被循环加热使用,会附着和沉积一些化合物,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否则不但会带来难闻的副产物,而且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其受损或破裂。此外,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不适当和不小心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也可能损坏或破坏加热器片。
4.电感式加热器,比如cn106255429a(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具有内部感受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该系统中,伸长的感受器大致纵向地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该感受器为一次性使用,其随着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而废弃。但是,该气溶胶生成制品仅在非常接近细长的感受器的部分基材被充分加热而实现气溶胶的形成,而远端的基材很难被雾化利用,造成基材的大量浪费。为了加热细长感受器远端区域的基材,邻近感受器的基材不得不被过度加热,会导致基材的燃烧或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此外,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预热时间可能很长,例如长达30秒。而且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具有内部感受器,不但增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而且感受器设置为一次性使用,随着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而废弃,增加了材料的浪费,也不环保。
5.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气溶胶发生速度快、基材利用率高和节能环保的气溶胶发生器。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可迅速产生气溶胶、基材利用率高、节能环保、副产物少,可用于皮肤病治疗、医疗美容、呼吸道疾病防治、康养理疗等医疗器械。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包括:
9.基材,用于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气溶胶。
10.吸嘴件,用于过滤并冷却所述基材形成的气溶胶。
11.感受器,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材或传热件相热接触。
12.进一步,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凹块体或中空状,以充分包容所述基材。
13.进一步,所述感受器内部或靠近所述基材的一侧设有气溶胶发生涂层,所述气溶
胶发生涂层设于所述感受器和所述基材之间,并与所述感受器相热接触,用于加速气溶胶的产生,并支撑所述基材。
14.进一步,还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用于传递所述感受器接收或产生的热量,所述传热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并与所述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
15.进一步,所述传热件由导体或非导体的高导热性材料构成。
16.进一步,所述传热件设置为球体形状结构、块体形状结构、柱体形状结构、颗粒形状结构、中空形状结构、多孔形状结构、纤维形状结构、条形形状结构或片形形状结构。
17.进一步,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中空流道结构或多孔状流道结构,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材和吸嘴件之间,用于支撑和隔热所述基材,并导流气溶胶。
18.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以及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的头部形成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感受器,所述杆件内设有电感器和控制器,
19.感受器,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材或传热件相热接触;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凹块体或中空状,以充分包容所述基材;
20.电感器,用于产生热量、微波或电磁场;
21.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感器的工作。
22.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感受器或基材的温度的预定值,以提供预定的加热曲线。
2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该气溶胶发生器主要由基材、感受器和传热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发生器仿真正常烟草的燃烧加热原理,通过设置基材、感受器和传热件,所述感受器为独立于基材而设置,平常不使用时,两者不相互接触。当需要使用时,感受器整体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气溶胶发生器可迅速产生气溶胶,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到250~260℃。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当感受器接收电感器的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后,先对靠近感受器一侧的基材进行预热,预热好的基材达到设定温度后得到充分雾化,且在充分雾化该段基材时,可对下一段的基材进行预热,为后面的雾化做准备。由此基材的一侧预热充分雾化后,慢慢传热雾化至基材中部,直至基材的另一侧,使整个基材充分雾化。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基材的利用率,使整个基材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2~58%提高到83%~94%,基材的利用率提高了43.1%~123.8%,同时有效物质的释放量也大大增加,气溶胶可抽吸的次数增加了50~100%,而且大幅度缩短了雾化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缩短了34.8%~82.9%。
25.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传热件分布设置于基材内部,并与所述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使传热件接收到感受器的热量后,可均匀地传导到基材的每一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发生器基本不产生副产物,在工作2分钟后,未产生难闻的异味或苦味,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并稳定维持在250~260℃,而且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基材的充分雾化或气溶胶化,防止副产物的产生。有效克服了对比文件1和2,由于基材温度过高,导致过热,产生臭味或苦味的副产物等问题。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对比文件的气溶胶发生系统中基材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
33.图中:10、气溶胶发生器,11、传热件ⅰ,12、传热件ⅱ,2、基材,21、气溶胶发生涂层,3、支撑件,4、吸嘴件,5、封装件,70、气溶胶发生系统,71、杆件,72、电源,73、控制器,74、电感器,75、温度传感器,76、感受器。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实施例一
38.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10,所述感受器76设置于所述基材2的一侧。沿气溶胶扩散方向,分别设有感受器76、基材2、支撑件3和吸嘴件4。
39.所述感受器76,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并与所述基材2相热接触,而且对所述基材2起支撑作用。
40.所述基材2,用于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气溶胶。
41.所述支撑件3,设置为中空流道结构或多孔状流道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和吸嘴件之间,用于支撑和隔热所述基材2,并导流气溶胶。
42.所述吸嘴件4,用于过滤并冷却所述基材形成的气溶胶。
43.气溶胶发生器10还包括封装件5,用于把感受器76、基材2、支撑件3和吸嘴件4封装
成一个整体,并防止气溶胶的外泄。
44.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感受器76为金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导体、碳纤维、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45.所述感受器76设置为凹块体,也可以设置成中空状,以充分包容所述基材2,确保所述感受器76与所述基材2的充分热接触,提高传热效率,以缩短生成气溶胶所需的预热时间、迅速产生气溶胶。
46.所述感受器76为独立于基材2而设置,平常不使用时,两者不相互接触。当需要使用时,感受器76整体设置于所述基材2的一侧,气溶胶发生器10可迅速产生气溶胶。所述感受器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不但方便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的放入,而且方便对其定期清洁,从源头上确保稳定发热、减少副产物。
47.此外,所述基材2可由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或者掺杂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混合而成,以进一步提高基材2本身的传热效率,缩短生成气溶胶所需的预热时间、迅速产生气溶胶。
48.实施例二
49.如图2,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还设有气溶胶发生涂层21。沿气溶胶扩散方向,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分别设有气溶胶发生涂层21、基材2、支撑件3和吸嘴件4,即所述气溶胶发生涂层21设于所述感受器76和所述基材2之间,并与所述感受器76相热接触,用于加速气溶胶的产生,以缩短生成气溶胶所需的预热时间、迅速产生气溶胶,并支撑固定所述基材2。其他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50.实施例三
51.如图3,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还设有传热件ⅰ。所述传热件ⅰ11可设置为所述感受器76的一部分,也可为不同于所述感受器76的独立部件。所述传热件ⅰ11设置为不限于球体形状结构、块体形状结构、柱体形状结构、颗粒形状结构、中空形状结构、多孔形状结构等形状,所述传热件ⅰ11广泛分布于所述基材2的内部,并与基材2或感受器76相热接触,用于传递感受器76接收或产生的热量以给予基材2。
52.所述传热件ⅰ11由高导热性材料构成,可为导体(如金属、碳等)或非导体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铁、陶瓷、石英等),以把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给基材2,迅速维持所需的预定温度,提高气溶胶发生的速度和基材2的利用率,同时防止副产物的产生。其他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
53.实施例四
54.如图4,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还设有传热件ⅱ。所述传热件ⅱ12可设置为所述感受器76的一部分,也可为不同于所述感受器76的独立部件。所述传热件ⅱ12设置为不限于纤维形状结构、条形形状结构或片形形状结构等形状,广泛分布于所述基材2的内部,并与基材2或感受器76相热接触,用于传递感受器76接收或产生的热量以给予基材2。
55.所述传热件ⅱ12由高导热性材料构成,可为导体(如金属纤维、碳纤维、石墨烯等)或非导体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铁、陶瓷、石英等),以把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给基材2,迅速维持所需的预定温度,提高气溶胶发生的速度和基材2的利用率,同时防止副产物的产生。其他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
56.如图5,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70,具备前述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10,所述气溶胶发
生系统70整体设置成杆件71。
57.所述杆件的头部形成有插槽,杆件71内设置电源72、控制器73、电感器74和温度传感器75。
58.电感器74,用于产生热量、微波或电磁场。
59.控制器73,用于控制电感器74的工作。
60.温度传感器75,用于检测所述感受器76或基材2的温度的预定值,以提供预定的加热曲线,精准地维持所需的预定温度,防止过热或热量不足,从而维持气溶胶持续稳定地产生。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很方便放入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70,所述感受器76和传热件ⅰ11与传热件ⅱ12也很容易封装和生产加工,不会由于生产或运输问题导致所述感受器76位置偏移而影响加热效果。
61.由于感受器76设置为独立的部件,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不但方便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0的放入,而且方便对其定期清洁,从源头上确保稳定发热、减少副产物。所述感受器76,设置于所述基材2的一侧,并设置为凹块体或中空状,以充分包容所述基材2或气溶胶发生涂层21,确保所述感受器76与所述基材2、气溶胶发生涂层21或传热件(11或12)的充分热接触,提高传热效率,缩短生成气溶胶所需的预热时间、迅速产生气溶胶,同时所述感受器76附近产生的高温气溶胶可沿途预热所述基材2。所述气溶胶发生涂层21,设于所述感受器76和所述基材2之间,并与所述感受器76相热接触,用于加速气溶胶的产生,并支撑所述基材2。所述传热件(11或12)可设置为所述感受器76的一部分,也可为不同于所述感受器76的独立部件,所述传热件(11或12)由高导热性材料构成,所述传热件设置为球体形状结构、块体形状结构、柱体形状结构、颗粒形状结构、中空形状结构、多孔形状结构、纤维形状结构、条形形状结构或片形形状结构。所述传热件广泛分布于所述基材2的内部,并与基材2或感受器76充分热接触,以把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给基材2,迅速维持所需的预定温度,提高气溶胶发生的速度和基材的利用率,同时防止副产物的产生。
62.具体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63.表1.气溶胶发生器的实验数据表(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
[0064][0065]
由表1及图6可知:
[0066]
(1)本实施案例的气溶胶发生器可迅速产生气溶胶,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到250~260℃,从开始工作到第一次输出气溶胶所需的时间仅为6~15秒,相比对比文件(为23~35秒),时间缩短了34.8%~82.9%。
[0067]
(2)本实施案例的气溶胶发生器大大提高了基材的利用率,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到250~260℃,而且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基材的充分雾化或气溶胶化,基材的利用率
提高到83%~94%,相比对比文件(基材利用率为42%~58%,基材的平均温度缓慢升高到220~250℃,而且温度分布极不均匀,远离加热片区域的基材温度较低,不能被气溶胶化),基材的利用率提高了43.1%~123.8%。同时有效物质的释放量也大大增加,气溶胶可抽吸的次数增加了50~100%,
[0068]
(3)本实施案例的气溶胶发生器基本不产生副产物,在工作2分钟后,未产生难闻的异味或苦味,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并稳定维持在250~260℃,而且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基材的充分雾化或气溶胶化,防止副产物的产生。而比对比文件中,基材的平均温度为了达到预定温度(如220~250℃),加热片附近区域的基材温度高达360~400℃,导致过热,从而产生臭味或苦味等副产物。
[0069]
以上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