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及隔离麻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9416发布日期:2022-08-27 03:0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及隔离麻醉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动物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及隔离麻醉盒。


背景技术:

2.在科研实验中,我们常做小动物实验,比如大小鼠实验。一些需要追踪荧光的实验需要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完成,实验前需要对小动物进行麻醉,麻醉后转移到活体成像仪中。现有的麻醉装置一般是多孔气流通路来对多只小鼠同时麻醉,且麻醉气流通路是一端进而另一端出的结构,导致气流通路前后端供给麻醉装置中各麻醉面罩的麻醉气体含量不同,越接近出口端的供给量越小,麻醉气体供给不均匀会导致麻醉的多只小鼠麻醉程度相差较大,影响后续实验;此外,现有的麻醉装置一是比较简陋,开盖转移小动物时,麻醉气体也会散发到实验室中,麻醉气体一般是氧气和异氟烷的混合气体,实验人员闻到后经常会发生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不仅浪费氧气和异氟烷,还严重威胁了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是麻醉装置不密闭且没有病毒和细菌过滤装置,不能应用于更高要求的p3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出气装置及具有其的隔离麻醉盒,通过在出气座上设计相隔开的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可有效解决单一气体流动通道采用一端进另一端出而导致的气体供给不均匀的问题。
4.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包括出气座以及多个间隔设于出气座一侧并用于出气的麻醉面罩,所述出气座的内部沿其长度设有相互隔开的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所述进气流动通道通过第一连通孔与所述麻醉面罩连通,所述出气流动通道通过第二连通孔与所述麻醉面罩连通,所述出气座的后侧设有与所述进气流动通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所述出气座的后侧还设有与所述出气流动通道的一端连通的第四连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分设于所述出气座的两端。
6.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座的后侧在对应所述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的位置处均凸起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的孔口均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7.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座的前侧间隔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的外侧孔口位于容纳槽内,所述麻醉面罩的一端套装于容纳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麻醉面罩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座的前后侧上内缩设有一卡槽,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u形卡口。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麻醉盒,包括一具有容腔的盒体以及密
封盖合于盒体上的翻盖,还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盒体的一侧内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盒体的一侧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孔有五个,以前后间隔的方式设于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盒体的一侧内还设有用于连通所有第二进气孔的长孔。
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麻醉盒还包括四个设于所述盒体一侧的过滤器,四个所述过滤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长孔和第二出气孔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一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的孔口位于所述凹槽中。
14.进一步的,所述翻盖的后端与所述盒体的后端铰接,所述翻盖的前端与所述盒体的前端通过锁扣扣接;且所述翻盖的中间和所述盒体的底部中间均设有透明的窗口。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气装置通过在出气座上设计相隔开的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且两通道分别通过不同的连通孔与麻醉面罩连通,这样在将多只小动物(比如小鼠)的头部分别置于其中一个麻醉面罩上时,通过进气流动通道向所有麻醉面罩供给麻醉气体,因该进气流动通道不存在与外部连通的出气端,不会存在流失的问题,所有麻醉气体均会通过相同孔径的第一连通孔供给麻醉面罩,使麻醉气体比较均匀的从各个第一连通孔排出,对各个麻醉面罩中的小动物比较均匀的进行麻醉,而在对小动物麻醉后,多余的麻醉气体才会通过第二连通孔流入出气流动通道中向外排出,可有效解决单一气体流动通道采用一端进另一端出而导致的气体供给不均匀的问题;
17.另一提供的隔离麻醉盒,除了具有上述出气装置的特点外,还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孔可向容腔内通入暖气等其它气体,使麻醉中的小动物保持体温,不至于在实验过程中死去,而设置的第二出气孔用于向外排出气体,一是保持容腔内的暖气循环流动,确保温度和气压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是可向外排出溢出至容腔内麻醉气体,避免打开翻盖后的麻醉气体泄露,保护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的安全;还通过设置的过滤器,可对进出的麻醉气体和暖气等均进行过滤,以过滤麻醉盒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一步确保使用安全,且拓展了此麻醉盒的使用场合,可以应用到高要求的实验环境,比如p3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等。
18.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实施例中出气装置的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中出气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2.图3为实施例中出气装置的剖视图;
23.图4为实施例中隔板的示意图;
24.图5为实施例2中隔离麻醉盒的示意图;
25.图6为实施例2中隔离麻醉盒去除翻盖后的示意图;
26.图7为实施例2中隔离麻醉盒去除翻盖和出气装置后的示意图;
27.图8为实施例2中隔离麻醉盒去除翻盖和出气装置后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0.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2.实施例1
33.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100,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出气座10以及五个间隔设于出气座10前侧并用于出气的麻醉面罩11,出气座10的内部沿其长度设有相互隔开且上下分布的进气流动通道12和出气流动通道13,进气流动通道12用于通入麻醉气体,出气流动通道13用于向外排出麻醉气体,进气流动通道12通过第一连通孔14与麻醉面罩11连通,出气流动通道13通过第二连通孔15与麻醉面罩11连通,出气座10的后侧两端分别设有与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第三连通孔用于与外部的麻醉气体供给装置连接,从而为出气装置供给麻醉气体,第四连通孔用于与外部的麻醉气体回收装置连接,以回收麻醉气体。
34.上述中,通过在出气座上设计相隔开的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且两通道分别通过不同的连通孔与麻醉面罩连通,这样在将多只小动物(比如小鼠)的头部分别置于其中一个麻醉面罩上时,通过进气流动通道向所有麻醉面罩供给麻醉气体,因该进气流动通道不存在与外部连通的出气端,不会存在流失的问题,所有麻醉气体均会通过相同孔径的第一连通孔供给麻醉面罩,使麻醉气体比较均匀的从各个第一连通孔排出,对各个麻醉面罩中的小动物比较均匀的进行麻醉,而在对小动物麻醉后,多余的麻醉气体才会通过第二连通孔流入出气流动通道中向外排出,可有效解决单一气体流动通道采用一端进另一端出而导致的气体供给不均匀的问题。
35.具体的,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分设于出气座10的两端,这样麻醉气体在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的均向前流动,提高气体的流动性。
36.具体的,出气座10的后侧在对应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的位置处均凸起设有连接柱18,用于方便与外部连接,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的外侧孔口均设于连接柱18上。
37.具体的,在出气座10的前侧间隔设有多个容纳槽21,第一连通孔14和第二连通孔15的外侧孔口位于容纳槽内,麻醉面罩11的一端套装于容纳槽21中,方便组装。
38.本实施例中,该出气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麻醉面罩11之间的隔板19,用于将麻醉面罩隔开,并将该出气装置分割成五份,分别对应一小动物;还为了便于隔板的组装和拆卸,在出气座10的前后侧上内缩设有一卡槽20,隔板19的一端设有与卡槽20卡合的u形卡口191,该卡合组装的方式,还方便其拆卸后进行携带。
39.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具体的实施案例中为了便于气体流动通道和连通孔的制作,在出气座上沿其长度贯穿钻出两个上下分布的通孔,在通孔的两端孔口处通过堵头密封,以使两通孔分别形成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而在容纳槽中分别钻出连通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在固定座的后侧两端分别钻出连通进气流动通道和出气流动通道的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
40.实施例2
41.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麻醉盒,包括一具有容腔200的盒体201以及密封盖合于盒体201上的翻盖202,翻盖202的后端与盒体201的后端铰接,翻盖202的前端与盒体201的前端通过锁扣203扣接,而在翻盖与盒体之间设有密封条,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还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小动物麻醉的出气装置100,该出气装置100设于容腔200内的一侧,盒体201的一侧内部设有分别与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连通的第一进气孔204和第一出气孔205,用于外部的麻醉气体通过盒体进入出气装置和通过盒体向外排出麻醉气体,盒体201的一侧内部还设有与容腔200连通的第二进气孔206和第二出气孔207,用于暖气等其它气体的通入或排出。
42.上述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孔可向容腔内通入暖气等其它气体,使麻醉中的小动物保持体温,不至于在实验过程中死去,而设置的第二出气孔用于向外排出气体,一是保持容腔内的暖气循环流动,确保温度和气压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是可向外排出溢出至容腔内麻醉气体,避免打开翻盖后的麻醉气体泄露,保护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的安全。
43.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暖气等其它气体通入后可更好的分布于整个容腔200中,设计的第二进气孔206有五个,以前后间隔的方式设于盒体201的一侧,即可在容腔的前后均通入暖气等;而为了实现外部暖气可同时通入五个第二进气孔中,在盒体201的一侧内还设有用于连通所有第二进气孔206的长孔208,利用该长孔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从而形成一进多出的结构。
44.本实施例中,该隔离麻醉盒还包括四个设于盒体201一侧的过滤器209,四个过滤器209分别与第一进气孔204、第一出气孔205、长孔208和第二出气孔207连通;通过设置的过滤器,可对进出麻醉盒的麻醉气体和暖气等均进行过滤,以过滤麻醉盒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一步确保使用安全,且拓展了此麻醉盒的使用场合,可以应用到高要求的实验环境,比如p3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等。
45.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出气装置的安装和固定,在容腔200的一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容纳两连接柱18的凹槽210,且第一进气孔204和第一出气孔205的一端孔口位于凹槽210中,刚好与连接柱上的第三连通孔16和第四连通孔17连通。
46.本实施例中,在翻盖202的中间和盒体201的底部中间均设有透明材质制成的窗口211,该窗口用于露出盒体的容腔,利用上下的透明窗口进行透光和检测,如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中,进行生物发光、透射发光、照射荧光等隔离成像检测。
4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具体的实施案例中为了便于长孔的制作,在盒体的一侧上沿其宽度钻出一盲孔,在盲孔的孔口处通过堵头密封,以使盲孔形成长孔;而在容腔的一壁面上间隔钻出五个均连通长孔的进气孔。
48.于其它实施例中,窗口的透明材质为玻璃或亚克力板等。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