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

文档序号:29956070发布日期:2022-05-09 11:5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2.不同部位的眼病,手术方式不同,眼睛手术的种类较多,分别有: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患者若形成睑板腺囊肿,需做睑板腺囊肿切除术,另外有部分患者会选择做双重睑的美容手术;角膜移植术:角膜发生混浊,影响患者视力,需做角膜移植手术;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发生混浊,如老年性白内障,需做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出现积血,需做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手术:视网膜有严重病变时,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造成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导致视网膜和玻璃体发生争执性病变时,需做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复位等一系列的手术;斜视矫正术:患者眼睛位置不正、斜眼,需做斜视矫正手术;肿瘤切除术:若患者眼眶内发现肿瘤,需行肿瘤摘除术;屈光矫正术:近视患者可做屈光矫正术,包括激光手术、眼内人工晶体置入等手术。
3.目前眼部术后需要给患者的眼部涂抹敷料并加压粘贴固定,以预防眼部感染。用到的护理用品有纱布、眼罩和胶带,涂抹完敷料后,将纱布覆盖在敷料上,眼罩覆盖在纱布上,然后用胶带将眼罩粘贴固定在患者面部。
4.上述操作复杂,单人不好操作,增加了护理时间。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其包括保护罩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保护罩活动连接,第二端与保护罩可拆卸连接;保护罩与夹持件之间放置纱布并将纱布夹紧。
8.进一步,所述保护罩和夹持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9.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连接轴,连接板一与夹持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二与保护罩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板二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中,实现了保护罩与夹持件的转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夹持件的第二端包括插扣,保护罩包括插孔,插扣插入插孔,插扣与夹持件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实现了夹持件与保护罩的插接。
11.或者,所述连接件为易折板,易折板为“v”形板,易折板的两端分别与保护罩和夹持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保护罩为透明的弧形片状结构。
13.进一步,所述夹持件为环形的片状结构,夹持件与保护罩具有相同的弧度。
14.进一步,所述保护罩的内壁包括用于固定纱布的弹片,弹片的两端与保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
15.进一步,在保护罩的内壁至少设置2个弹片。弹片能够固定纱布,使纱布很好的与眼部贴合。
16.进一步,所述保护罩包括透气孔。
17.进一步,所述夹持件的内壁包括用于预防面部压伤的防护垫,防护垫与夹持件固定连接。
18.进一步,所述防护垫为水凝胶垫。此种设置的防护垫具有很好的舒适性,且能预防面部压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保护罩与夹持件构成双层结构,对纱布起到夹持作用,使用时,仅需要将保护罩粘贴在患者的面部即可以保证纱布作用在眼部,对敷料起到良好的覆盖作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增强了纱布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连接板一、连接板二的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连接板一、连接板二的底面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易折板的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保护罩设置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夹持件设置防护垫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实施例4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实施例4的正视图;
29.图中,1、保护罩;11、透气孔;12、弹片;2、夹持件;21、防护垫;22、插扣;31、连接板一;32、连接板二;33、连接轴;4、易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如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其包括保护罩和夹持件,夹持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保护罩活动连接,第二端与保护罩可拆卸连接;保护罩与夹持件之间放置纱布并将纱布夹紧。
33.保护罩和夹持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夹持件能够张开和闭合,从而夹持纱布,对纱布起到固定作用。
34.保护罩为透明的弧形片状结构。透明的保护罩便于观察纱布及眼部情况。
35.夹持件为环形的片状结构,夹持件与保护罩具有相同的弧度。夹持件的中央为一
通孔,以便纱布接触眼部皮肤。
36.保护罩包括透气孔。此种设置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
37.使用时,将纱布放入保护罩与夹持件之间,将纱布夹紧,然后将保护罩粘贴在患者眼周围的皮肤上。
38.实施例2
39.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对连接件进行具体设置: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连接轴,连接板一与夹持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二与保护罩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板二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中,实现了保护罩与夹持件的转动连接。
40.夹持件的第二端包括插扣,保护罩包括插孔,插扣插入插孔,插扣与夹持件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实现了夹持件与保护罩的插接。
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对连接件的另一种设置:连接件为易折板,易折板为“v”形板,易折板的两端分别与保护罩和夹持件固定连接。
42.实施例3
43.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以下技术特征:
44.保护罩的内壁包括用于固定纱布的弹片,弹片的两端与保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片具有弹性,纱布放入保护罩与夹持件之间,弹片能够将纱布压紧,使纱布与眼部充分接触。
45.在保护罩的内壁至少设置2个弹片。弹片能够固定纱布,使纱布很好的与眼部贴合。
46.夹持件的内壁包括用于预防面部压伤的防护垫,防护垫与夹持件固定连接。
47.防护垫为水凝胶垫。此种设置的防护垫具有很好的舒适性,且能预防面部压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48.实施例4
49.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罩为包括一贯穿的孔,保护罩包括纱布,纱布与保护罩固定连接。图9中有小孔的部分为纱布,纱布可以粘贴在保护罩的内壁。使用时,直接将保护罩粘贴在患者的面部就可以。
50.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