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3988发布日期:2022-09-17 09:3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融合器。


背景技术:

2.与传统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相比,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术中对神经根,硬膜和脊髓圆锥的牵拉,故可以避免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泄漏的发生。而且tlif由于只单纯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使得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远较plif小的多。
3.一般tlif手术时直接使用传统弧形plif融合器,为了方便植入,该融合器在矢状面的形状为弧形,无前凸,不能很好恢复腰椎前凸。而前凸型plif融合器由于前凸角的存在不便植入,且其前凸角是按照plif术式设计的,用于tlif术式时,其前凸形状不在矢状面内,不能很好恢复椎体前凸。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提供一种融合器,以解决传统弧形plif融合器、前凸形plif融合器用于tlif手术时无法恢复腰椎前凸,且难以植入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均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垂直,所述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所述融合器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宽度小于所述融合器的高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一倾斜倒角,所述第二接触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二倾斜倒角。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4度-10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7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设有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的顶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融合器的长度方向呈30度至60度的夹角。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高度为7mm-17mm。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长度为25mm-36mm。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设有金属材质的显影件。
15.上述的融合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构成前凸角,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以恢复腰椎前凸,有效避免了融合器及植骨块后移,由于第一侧面和
第二侧面相互平行,从而可以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水平地植入融合器,不存在因设置前凸角而导致融合器植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侧视示意图;
19.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俯视示意图;
20.图4为图3示出的融合器沿线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融合器;10a、第一接触面;10b、第二接触面;10c、第一侧面;10d、第二侧面;10e(10f)、端面;11、空腔;12、显影件;13、齿;14、第一倾斜倒角;15、第二倾斜倒角;α、前凸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6.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矢状面(sagittal plane)是解剖学术语。将人体分切为左右两个对称的部分,左右切面就是矢状面。
29.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器10,可以用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30.具体地,融合器10的主体为一体结构的块状件,融合器10具有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11,空腔11贯穿第一接触面10a和第
二接触面10b。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为融合器10完成植入后与椎体终板相接触的表面。也就是说,在融合器10植入腰椎时,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位于融合器10相背两侧的椎体终板相接触,以对腰椎进行康复治疗。
32.具体地,第一接触面10a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10b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融合器10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10a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10b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构成前凸角α,这样,在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位于融合器10相背两侧的椎体终板相接触时,椎体终板在融合器10作用下恢复腰椎前凸。因此,这种结构设置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以恢复腰椎前凸,有效避免了融合器10及植骨块后移。
33.融合器10的长度方向指的是确定融合器10的最大延伸尺寸所在的方向。以融合器10的外形为长方体为例,融合器10的长度方向即为确定该长方体长度的方向。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植入融合器10后,第一接触面10a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10b所在的平面均与矢状面相垂直,以利用前凸角α精准调整腰椎前凸的角度,以利于提升腰椎前凸恢复效果。
35.结合图1和图3所示,融合器10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位于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之间,且均与第一接触面10a垂直。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以融合器10第一侧面10c作为参考,假设融合器10以第一侧面10c垂直于矢状面的角度植入,那么在植入融合器10后,只需要将融合器10旋转90度,便可以使得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与矢状面平行,此时,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均与矢状面相垂直,以利用前凸角α精准调整腰椎前凸的角度。
36.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相互平行,从而以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水平地植入融合器10,从而不存在因设置前凸角α而导致融合器10植入困难的问题。而且,在融合器10植入到位后,只需要旋转90度,便可以使得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椎体终板接触,以利用前凸角α恢复腰椎前凸,操作简便。
37.进一步地,前凸角α的取值范围为4度-10度,比如前凸角α为4度、6度、7度、9度或10度,以适应不同腰椎前凸的恢复需要。
38.结合图4所示,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侧面10d相接处设有第一倾斜倒角14,第二接触面10b和第一侧面10c相接处设有第二倾斜倒角15。利用第一倾斜倒角14和第二倾斜倒角15,使得融合器10植入后,可以便捷地旋转90度,使得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椎体终板接触。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一侧面10c相接处设有第三倾斜倒角,第二接触面10b和第二侧面10d相接处设有第四倾斜倒角,从而在融合器10植入后,也可以利用第三倾斜倒角和第四倾斜倒角提高融合器10旋转操作的便捷性。
40.为了更进一步地对融合器10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分别对融合器10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加以定义。
41.具体地,融合器10的高度指的是高度方向上高度最大位置的高度,融合器10的长度为融合器10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10e、10f之间的距离,融合器10的宽度为融合器10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面10c和第二侧面10d之间的距离,其中,融合器10的高度方向
(参阅图1中的z轴方向)、长度方向(参阅图1中的x轴方向)和宽度方向(参阅图1中的y轴方向)两两垂直。
42.融合器10的宽度小于融合器10的高度,这样将融合器10水平植入时,尺寸较小的宽度更有利于融合器10的植入。
43.需要说明的是,融合器10可以制成多种尺寸规格,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融合器10的高度为7mm-17mm,比如融合器10的高度为7mm、9mm、10mm、13mm、15mm或17mm,融合器10的长度为25mm-36mm,比如融合器10的长度为25mm、26mm、28mm、30mm、33mm或36mm。
44.再次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融合器10设有金属材质的显影件12,以便在利用显影件12在植入过程中和植入后准确获悉融合器10植入位置。显影件12可以为显影针,也可以为显影环,在此不做限定。
45.显影件12可以为多个,以显影件12为显影针为例,在融合器10的靠近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显影针,显影针从融合器10的第一接触面10a贯穿至第二接触面10b。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融合器10的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设有齿13,以利于提升融合器10植入后的稳定性。
47.齿13的形状可以为锯齿(倒刺型齿),也可以为波浪齿,对于齿13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48.齿13的顶端的延伸方向与融合器10的长度方向呈30度至60度的夹角。这种设置下,齿13相对融合器10的倾斜的角度适宜,既有利于融合器10植入后的旋转操作,也可以确保融合器10的植入稳定性。
49.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所示,齿13的顶端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与融合器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融合器10采取医用不锈钢、钛、钛合金或钴铬钼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5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