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5551发布日期:2022-08-05 18:4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胶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心胶囊。


背景技术:

2.胶囊医药上指用特种成膜材料(如明胶、纤维素、多糖等)制成的囊状物,把内容物(如粉状、液体状各类药物等)或按剂量装入其中,便于吞服。但是存在一些问题:1、对于一些病人而言,吞咽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将胶囊打开进行服用,现有的胶囊密封可靠,不借助工具很难将其打开,因此需要对其改进;2、对于能够完整吞服胶囊的病人来说,胶囊与消化液接触后被迅速分解,药物容易很快进入消化道中,吸收易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心胶囊。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空心胶囊,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周向面上设有拉环部,拉环部与左壳体、右壳体之间通过第一齿孔条连接。
6.拉环部为环形结构。
7.左壳体包括左堵头和左壳体本体,右壳体包括右堵头和右壳体本体,左壳体本体和右壳体本体内设有若干块间隔设置的隔断,隔断的一端与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连接,隔断的另一端通过封块与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连接,隔断和封块连接后能够将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的截面封闭,左堵头、右堵头和封块为可消化性原料制成,左壳体本体、右壳体本体和隔断为不可消化植物原料制成,左壳体的右端面通过隔层封闭,右壳体的左端面通过隔层封闭。
8.相邻两个封块上下交错设置。
9.隔断的中心设有十字切口。
10.左壳体包括第一延长段,第一延长段相较于左壳体本体的直径缩小,第一延长段能够伸入右壳体内,第一延长段设于拉环部远离左壳体本体的一侧,第一延长端上设有凸环和若干个凹槽,凸环设于凹槽的右侧,右壳体本体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
11.第一延长段上设有注胶槽,右壳体本体上设有注胶孔和注胶道,当第一延长段伸入右壳体后,注胶道连通注胶孔和注胶槽。
12.位于左壳体上的拉环部为圆台形结构并连接第一延长段,右壳体包括设于左侧的第二延长段,当第一延长段伸入右壳体后,第二延长段包覆于左壳体的拉环部上,第二延长段与右壳体本体之间设有第二齿孔条,第二延长段上还设有横向的第三齿孔条,第三齿孔条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齿孔条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胶囊的壳体上设置拉环部,当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该药物时,只需扯动拉环部,使拉环部从胶囊的壳体上脱离即可将药物取出,操作方便,且无需辅助工具即可完成;
15.2.胶囊的壳体本体和隔断选择不可消化植物原料,堵头和封块选择可消化性原料,当胶囊被吞咽后,消化液腐蚀堵头,将堵头内的药物释放,再依次腐蚀封块,将隔断间封闭的药物进行释放,实现了药物逐渐释放,减缓了药物作用速度,使其能够充分被吸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壳体的剖视图;
20.图中:左壳体1、左堵头11、第一延长段12、注胶槽13、凸环14、凹槽15、右壳体2、右堵头21、第二延长段22、凸块23、注胶孔24、注胶道25、隔断3、十字切口31、封块4、拉环部5、隔层6、第一齿孔条7、第二齿孔条8、第三齿孔条9、第四齿孔条1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如图1~4所示一种空心胶囊,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周向面上设有拉环部5,拉环部5与左壳体1、右壳体2之间通过第一齿孔条7连接,第一齿孔条7未穿透左壳体1和右壳体,使得胶囊内部为密闭的空腔结构,拉环部5环绕一周后在其一端设置捏头端,在拉动时只需拉拽捏头端,即可将齿孔条7撕开,将拉环部5从左壳体和右壳体2上脱离,将药物从胶囊内取出;
23.拉环部5为环形结构,拉动拉环部5后,能够充分将胶囊打开,方便药物倾倒出来;
24.左壳体1包括左堵头11和左壳体本体,右壳体2包括右堵头21和右壳体本体,左壳体本体和右壳体本体内设有若干块间隔设置的隔断3,隔断3的一端与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连接,隔断3的另一端通过封块4与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连接,隔断3和封块4连接后能够将左壳体本体或右壳体本体的截面封闭,左堵头11、右堵头21和封块4为可消化性原料制成,例如医用明胶,左壳体本体、右壳体本体和隔断3为不可消化植物原料制成,例如植物纤维,左壳体1的右端面通过隔层6封闭,右壳体2的左端面通过隔层6封闭,在左堵头内、右堵头内、两个隔断之间的空腔内、隔断与隔层之间的空腔内均放置药物,根据需要,可以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放置两种不同的药物,两个药物分别进行释放,消化液溶解堵头后,与堵头内的药物进行接触,再进而依次腐蚀封块4,使消化液进入壳体内,逐步与壳体内的药物进行接触,将药物依次释放,减缓了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得药物能够被充分吸收;
25.相邻两个封块4上下交错设置,使药物到达下一个封块的距离延长,消化液能够充分浸满两个隔断3之间的空腔,与药物充分接触;
26.隔断3的中心设有十字切口31,当拉环部5被拉开后,用手向内挤压壳体,即可将十字切口31的中部挤出一个用于药物通过的通道,方便将药物从胶囊中倾倒出来;
27.左壳体1包括第一延长段12,第一延长段12相较于左壳体本体的直径缩小,第一延长段12能够伸入右壳体2内,第一延长段12设于拉环部5远离左壳体本体的一侧,第一延长端12上设有凸环14和若干个凹槽15,凸环14设于凹槽15的右侧,右壳体本体上设有与凹槽15相配合的凸块23,左壳体1和右壳体2分别将其内部药物灌装完毕后,将第一延长段12伸
入右壳体2内,凸块23分别卡入对应的凹槽15内配合,凸环14与右壳体的内壁紧配合,将胶囊的左右两壳体固定在一起,不易脱离;
28.第一延长段12上设有注胶槽13,右壳体本体上设有注胶孔24和注胶道25,当第一延长段12伸入右壳体2后,注胶道25连通注胶孔24和注胶槽13,在左壳体和右壳体装配完毕后,仍旧有脱离的风险,因此可以在注胶孔24内灌入胶水,有注胶槽13流入注胶道25内,将左右壳体充分粘合,且密封性更好,药物不会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药物失效等危害;
29.位于左壳体1上的拉环部5为圆台形结构并连接第一延长段12,右壳体21包括设于左侧的第二延长段22,当第一延长段12伸入右壳体2后,第二延长段22包覆于左壳体1的拉环部5上,第二延长段22与右壳体本体之间设有第二齿孔条8,第二延长段22上还设有横向的第三齿孔条9,第三齿孔条9的右端延伸至第二齿孔条8处,在左壳体本体和右壳体本体上设有横向的第四齿孔条10,第四齿孔条1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齿孔条7处,当需要将左壳体1上的拉环部打开时,先撕开第二齿孔条8,沿着第三齿孔条9将第二延长段11撕下,把左壳体1上的拉环部暴露出来,拉动拉环部,并沿着第四齿孔条10撕开,将左壳体1内的药物完全取出,需要取出右壳体内的药物时,只需拉动右壳体上的卡环部并沿着右壳体上的第四齿孔条10即可将右壳体充分打开,方便将药物取出。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