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2522发布日期:2022-09-21 01:1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灸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灸仪。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进而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而减缓了患者的病痛,其中,眼灸仪是一种用于患者眼部康复治疗的医疗器械。
3.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1333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眼灸仪,包括罩体及燃烧仓;所述罩体为空腔形结构,其顶部开设有三个放置孔;所述罩体的内侧面设有三组网孔面,三组所述网孔面分别对应人的双眼部及位于双眼之间靠上的印堂部;所述燃烧仓为三个筒体,且筒体内外连通,三个所述燃烧仓可分别通过三个所述放置孔自上而下放入所述罩体;三个所述燃烧仓置于所述罩体后,分别与三组所述网孔面一一对应。该眼灸仪不仅可以对人的双眼部起到灸疗及按摩作用,而且可以对印堂处同时施灸,更加有利于人的眼部保养,疗效更加明显,对于眼灸仪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操作更加方便。
4.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438821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带拆洗功能的眼灸仪,具体涉及眼灸仪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镜框和眼灸仪,所述镜框内壁右端设有圆环挡板,所述镜框内壁中端呈方形排列设有挡杆;所述眼灸仪右端设有圆板,所述圆板外侧内壁呈方形排列开设有u形槽;所述镜框内壁插接所述眼灸仪,所述圆板插接在所述圆环挡板与所述挡杆之间,所述圆环挡板厚度等于所述圆环挡板与所述挡杆之间的距离,所述u形槽直径大于所述挡杆直径,所述镜框一侧设有桩头,所述桩头通过铰链连接镜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u形槽将圆板固定在圆环挡板和挡杆之间,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还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作用,从而便于对眼灸仪进行清洗。
5.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6.1、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1333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眼灸仪中通过设置的绑带连接部连接绑带,进而使得使用者使用绑带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1333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眼灸仪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但如此,使得使用者在进行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1333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眼灸仪使用和不使用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使用者重复的取下和佩戴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1333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眼灸仪,进而不便于人们在使用和不使用之间的切换;
7.2、现有的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438821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带拆洗功能的眼灸仪中的眼灸仪存在拆装工作步骤繁琐,且构造复杂。
8.因此,现有的眼灸仪,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灸仪,通过设置连接轴、阻尼轴承、空心轴和锁
定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眼灸仪不便于人们在使用和不使用之间的切换,以及人们拆分眼灸仪的步骤繁琐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眼灸仪,包括鼻梁和锁定组件,鼻梁左右对称连接有镜框,镜框后部一侧连接有连接轴,镜框后侧外筒一侧连接有空心轴,空心轴内侧阻尼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外筒内部前侧连接有第二网孔面,连接轴后侧第一通孔内侧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含有挡头、弧形弹性片和轴座,挡头下侧轴座贯穿第一通孔,轴座下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弧形弹性片,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的连接轴、阻尼轴承和空心轴,使得使用者依据实际需要调制外筒和镜框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设置的锁定组件,简化了使用者拆装外筒时的工作步骤,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眼灸仪不便于人们在使用和不使用之间的切换,以及人们拆分眼灸仪的步骤繁琐的问题。
12.进一步地,镜框后部另一侧连接有支撑块,外筒另一侧连接有挡块,具体地,支撑块的存在,用于支撑挡块,进而防止了挡块向下移动,进而防止了外筒向下移动,即支撑块对外筒进行支撑限位。
13.进一步地,镜框一侧连接有桩头,桩头后部一侧连接有绑带连接座,具体地,绑带连接座的存在,用于连接外界绑带。
14.进一步地,镜框内部前侧连接有第一网孔面,镜框前侧连接有环形围挡,环形围挡外侧套接有硅胶套,具体地,第一网孔面的存在,确保了该眼灸仪的施灸效果,环形围挡的存在,避免了艾柱燃烧散发的艾烟逸散,使得第一网孔面、环形围挡和使用者面部皮肤紧密贴合,利用环形围挡的高度与网孔面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进而储存一定量的艾烟,进而增强该眼灸仪的艾灸疗效。
15.进一步地,外筒内部后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外螺纹块,第一外螺纹块前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出气孔,第一外螺纹块前侧中部连接有凸把,具体地,第一外螺纹块的存在,用于封锁外筒的开口处,进而防止了燃烧筒从外筒内部掉落出来,出气孔的存在,使得外部气体能够进入外筒的内部,进而向燃烧筒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而有利于燃烧筒内部艾柱的燃烧。
16.进一步地,外筒内侧设置有燃烧筒,燃烧筒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二通孔,第一外螺纹块后侧第二外螺纹块与燃烧筒内侧前部螺纹连接,第二外螺纹块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出气孔,具体地,第二通孔的存在,有利于进入外筒内部的气体进入燃烧筒的内部,且有利于燃烧筒内部艾烟进入外筒的内部,进而使得有充足的艾气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艾灸。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轴、阻尼轴承和空心轴,使得使用者对外筒施加外力后,使得空心轴带动外筒以连接轴为轴作圆弧移动,进而使得使用者以及实际需要调整外筒与镜框之间的位置,进而使得使用者在需要中途中断该眼灸仪时,使用者不需要将该眼灸仪从头部取下来,进而避免了使用者再次使用该眼灸仪时,需要再次将该眼灸仪佩戴在头部,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该眼灸仪使用和不使用的切换。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组件,使得使用者只需要对锁定组件施加外力,完成锁定组件与连接轴之间的拆装,进而使得锁定组件完成镜框和外筒之间的锁定连接,以及解除锁定组件对镜框和外筒之间的锁定连接,接着,使用者将外筒从镜框上拆卸下来,进而简化了使用者拆分镜框和外筒时工作步骤,进而便于使用者对外筒拆装,进而减少了使用
者拆装外筒时送花费的时间,且简化了该眼灸仪的结构部件。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镜框和外筒的连接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筒和第一外螺纹块的连接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燃烧筒和第二外螺纹块的连接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镜框和硅胶套的连接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鼻梁;2、镜框;21、支撑块;22、连接轴;23、第一通孔;24、第一网孔面;25、硅胶套;3、桩头;31、绑带连接座;4、环形围挡;5、外筒;51、挡块;52、第二网孔面;53、阻尼轴承;54、空心轴;6、锁定组件;61、挡头;62、弧形弹性片;63、轴座;7、第一外螺纹块;71、凸把;72、第二外螺纹块;73、出气孔;8、燃烧筒;8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请参阅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眼灸仪,包括鼻梁1和锁定组件6,鼻梁1左右对称连接有镜框2,镜框2后部一侧连接有连接轴22,镜框2后侧外筒5一侧连接有空心轴54,空心轴54内侧阻尼轴承53与连接轴22转动连接,外筒5内部前侧连接有第二网孔面52,具体地,当使用者需要中途中断使用该眼灸仪时,使用者对外筒5施加旋转的外力,使得空心轴54通过阻尼轴承53以连接轴22为轴作圆弧移动,进而带动燃烧筒8作圆弧移动,直至使得外筒5移动至不阻碍使用者的视线为止,进而使用者进行其他工作;当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该眼灸仪时,使用者转动外筒5,直至使得挡块51移动至与支撑块21接触为止,进而使用者接着使用该眼灸仪;
32.连接轴22后侧第一通孔23内侧设置有锁定组件6,锁定组件6包含有挡头61、弧形弹性片62和轴座63,挡头61下侧轴座63贯穿第一通孔23,轴座63下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弧形弹性片62,具体地,当使用者需要拆卸外筒5时,使用者用手捏住挡头61,接着,使用者对挡头61施加向上的外力,带动轴座63向上移动,使得弧形弹性片62形变进入第一通孔23的内部,直至,弧形弹性片62完全移出第一通孔23的内侧为止,接着,使用者对外筒5施加远离镜框2方向的外力,直至使得空心轴54完全脱离连接轴22上为止,至此,使用者完成对外筒5的拆卸,即使用者完成对燃烧筒8和镜框2之间的拆卸;反之,使用者将外筒5连接在镜框2上。
33.其中如图2所示,镜框2后部另一侧连接有支撑块21,外筒5另一侧连接有挡块51,
具体地,使用者转动外筒5,带动挡块51移动,直至使得挡块51移动至位于支撑块21上侧,且支撑块21与挡块51接触为止,至此,使得支撑块21对挡块51进行支撑限位,进而对外筒5进行支撑限位。
34.其中如图1所示,镜框2一侧连接有桩头3,桩头3后部一侧连接有绑带连接座31,具体地,使用者将外界绑带的一端拴接在绑带连接座31上,接着,使用者将镜框2对准眼部,接着,使用者将连接在绑带连接座31上的外界绑带系接在头部,进而使用者完成该眼灸仪的佩戴。
35.其中如图7所示,镜框2内部前侧连接有第一网孔面24,镜框2前侧连接有环形围挡4,环形围挡4外侧套接有硅胶套25,具体地,当使用者完成该眼灸仪的佩戴后,使得硅胶套25与使用者的面部皮肤紧密贴合,进而避免了环形围挡4与使用者面部皮肤直接接触,进而提升了使用者佩戴该眼灸仪时面部的舒适度。
36.其中如图5所示,外筒5内部后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外螺纹块7,第一外螺纹块7前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出气孔73,第一外螺纹块7前侧中部连接有凸把71,具体地,使用者转动凸把71,带动第一外螺纹块7转动且向远离外筒5内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一外螺纹块7完全脱离外筒5上为止,至此,使用者完成对第一外螺纹块7的拆卸;反之,使用者将第一外螺纹块7螺纹连接在外筒5的内部,进而使得第一外螺纹块7对外筒5的开口处进行封锁。
37.其中如图6所示,外筒5内侧设置有燃烧筒8,燃烧筒8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第二通孔81,第一外螺纹块7后侧第二外螺纹块72与燃烧筒8内侧前部螺纹连接,第二外螺纹块72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出气孔73,具体地,当使用者完成对第一外螺纹块7和外筒5之间的拆分后,使用者将燃烧筒8从外筒5内部取出来,接着,使用者对凸把71和燃烧筒8施加相反的外力,实施的第二外螺纹块72向远离燃烧筒8内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二外螺纹块72完全脱离燃烧筒8的内部为止,至此,使用者完成第一外螺纹块7和燃烧筒8之间的拆分;反之,使用者将第一外螺纹块7连接在燃烧筒8上。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