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4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的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有迅速止痛特效,对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糖尿病、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
从传统中医学理论我们知道,经络有沟通表理、上、下、脏腑器官的作用,每条经络又分布各穴位。经络学记载的与“耳中”有关系的经络是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之筋;手阳明别络;手是少阴、太阴,是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因此外耳道通过经络与心、肺、脾、肾、脑、胆、胃、小肠、三交有关系,上述的脏腑又与各相关的器官有关联,以致全身相通。
现代医学证明,经络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又不相同,人体有生物电存在,每条经络是各器官生物电轴线,穴位是各器官电轴线的交叉点,正常人体各器官处在平衡状态,当生病时,部分失去平衡,针灸可使失去平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使身体恢复健康。
我国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已有悠久历史。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针刺外耳道的穴位可治疗多种疾病,并优于其它穴位疗效,故因外耳道区域较小,穴位又多,下针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所需的针刺医务人员要求的专业性较强。
为了能使外耳道针疗法广泛应用于治疗,降低在治疗中的对医务人员专业化强度高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代替手工针刺的治疗仪,使操作方便,又无痛楚感,从而解决在外耳道区域下针难的困难,达到用仪器带替手工在外耳道区域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根据传统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本发明的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弱电脉冲信号或弱电直流电压或脉冲叠加直流信号,通过呈锥型的、带有内孔的、外部表面有无数个针状小孔或有无数个凸凹不平的微形小坑的导电橡胶柱作用于人体的外耳道,来代替传统的手针刺疗法的疗效。
本发明的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与传统的手针刺疗法相比,克服了因外耳道区域较小,穴位多,选穴难的不利因素,该治疗仪在直流脉冲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脉冲叠加直流技术,增加了离子药物导入的功能,利用电流对人体外耳道经络产生的电刺激,使经络反应,以调整全身和局部的生理、病理过程,调动自身调节系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自动选穴,自动治疗的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经临床实验证明,用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昏、坐骨神经痛,风湿性腰痛、急性胃炎、脑血全等病有显著的疗效。
为了对本发明的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结构及原理有详细的了解,结合
,详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附图1,为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电原理图。
附图3、4、5、6,为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波形调节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的结构是由在壳体前面板上设有的电流表(1),脉冲频率调节旋钮(2),脉冲信号强度调节旋钮(3),直流电位调节旋钮(4),电源开关(5),直流信号指示灯(6),脉冲信号指示灯(7)连接着的在壳体内带有电源电路,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调节及显示电路和恒流源电路的电路板(8),电路板(8)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连线(9),和在连线(9)另一端连接着的呈锥形的、带有内孔的、外表面设有无数个针状小孔、或无数个凸凹不平的微形小坑的导电橡胶柱(10)所组成。
其中,电流表(1)与电原理图2中的整流二极管D1和电路输出端相连。脉冲频率调节旋钮(2)在电原理图2上是W1电位器,它与R1、C3组成RC常数,来改变输出频率。脉冲信号强度调节旋钮(3)在电原理图2上是W2电位器,改变W2电位器,即可改变输出脉冲幅值的大小。直流电位调节旋钮(4)在电原理图上是W3电位器,改变W3,即可改变直流电平的幅值。电源开关(5)在电源理图2上是K1开关,直流信号指示灯(6)是D3发光二级管,交流信号指示灯(7)为D4发光二极管。
电源电路由图2中的电源开关K1,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级管D1、D2,滤波电解电容C1、C2组成。D1、C1组成的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为30伏,供人体外耳道治疗疾病的用电电压;D2、C2组成的整流电路输出直压为5伏,供脉冲信号发生器,调节及显示电路等的工作的电源。
脉冲信号发生电路由三极管Q1、Q3,史密特单元触发电路N1、N2、电阻R1、R2、R3,电位器W1、W2,电容C3,开关K2所组成。其中C3,R1,W1,N1组成了脉冲信号发生器,在N1的输入端产生锯齿波电压,在W1的输出端产生矩形波,通过改变W1来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当开关K2与图2中的2端相连接时,1端断开,锯齿波电压通过Q1、R3、W2在Q3的B极注入三角波信号,当K2与1端相连接时,2端断开,矩形波通过N2、R2、W2,在Q3的B极注入矩形波信号,N2也是史密特单元触发电路,它的作用是反相器,用以提高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代负载能力。
调节及显示电路包括有电位器W1、W2、W3,三极管Q2、Q4,发光二极管D3、D4组成。W1是调节脉冲频率的,W2是调节脉冲信号的输出强度的,W3是调节在直流工作状态时的电位,当调节W3时,通过改变Q2的直流工作状态,使得在Q4三极管得到一个可调的恒流输出,即调节在直流工作状态下管子Q4工作电流的大小。D3、D4是两个显示指示灯,D3亮时显示直流工作状态;D4闪动亮时,表示输出在脉冲工作状态;两指示灯交替闪动时,表示工作在脉冲信号调制在直流基础之上的工作状态。
恒流源电路由三极管Q4,电阻R7、R8,二极管D5所组成,当Q4B极电位调整好以后,负载在0-10KΩ变化时,(耳道经络电阻<10KΩ)恒流源输出负载电流不变,这样就保证了治疗时电流值通过人体的恒定性。
当W3调至最下端时,Q2截止,K2接1端时,通过调节W2可获矩形波输出,负载电流在0-5WA范围内连续变化(图3)。当W2调至最下端时,调节W3可在输出端负载上得到0-5MA之间任意变化的电流值。同时调节W2、W3时,在K2接1端时,可获得在直流基础之上调制的矩形波(图5)。当K2接2端时,可获得在直流基础之间调制的锯齿波(图6)。
使用在治疗中,可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波形,根据病人的临床耳道神经反应程度,感觉进行调试。
1、直流电位器控制输出负载在0-10KΩ之间变化,负载电流不变,输出电流值0-5MA范围内连续可调,直流工作状态适用于多止痛病症。
2、脉冲电流输出的三角形和矩形波波形的频率在0.5-30R2之间连续可调,脉冲幅度恒流控制,并由脉冲幅度电位器控制幅值,幅值在0-5MA连续可调,脉冲电位适用于脑血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耳聋等。
3、叠加输出,当频率调节后,在调节直流电位器,脉冲幅值电位器可获得5MA以内的电流时,脉冲可以任意值叠加在直流基础之上。锯齿波对耳道刺激较柔和,矩形波对耳道刺激较为强烈,主要由患者耳道神经的反应程度,自由选择。
4、导药功能,在耳塞导电橡胶柱表面涂匀药液,由于药液受到电场的作用,从同性相斥的电性原理,药离子被斥入外耳道穴位内,使药物自行封闭穴位,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它包括有在壳体的前面板上设有的电流表(1)、脉冲频率调节旋钮(2)、脉冲信号强度调节旋钮(3)、直流电位调节旋钮(4)、电源开关(5)、直流信号指示灯(6)、脉冲信号指示灯(7)连接着的在壳体内带有电源电路、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调节及显示电路和恒流源电路的电路板(8),电路板(8)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连线(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连线(9)另一端连接着的呈锥形的、带有内孔的、外部表面设有无数个针状小孔或无数个凸凹不平的微形小坑的导电橡胶柱(10)所组成。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外耳道多功能治疗仪。该治疗仪根据传统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设计采用弱电脉冲信号,或弱电直流电压,或脉冲叠加直流信号施加在一个带有内孔的、锥型外表面设有无数个针状小孔或凸凹不平的微形小坑的导电橡胶柱作用于人体的外耳道,代替传统的手针疗法,克服了因外耳道区域较小,穴位多,选穴难等不利因素。对高血压,头痛,头昏,坐骨神经痛,风湿性腰痛,急性胃炎,脑血栓等病有显著疗效。
文档编号A61N1/36GKCN1039675SQ92106304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0日
发明者潘德荣, 吴亚平, 徐文涛 申请人:潘德荣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