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16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的制作方法
本项发明属于矫形术和创伤学范围内的医疗技术,也属于用于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
本项发明可以用来治疗包括管状短骨和其它骨段在内的疾病和损伤。
已知一种矫形用的轴向固定的外部装置(FR,A,2559380)这种装置含有一种呈平行上面体的金属杆,该杆装有两个钢针夹头,夹头的夹嘴利用螺旋加以紧固,一个夹头安装得借助于螺纹轴能够进行纵向移动。
上述的这种装置可以对管状骨段进行固定,并且可以使骨断段进行纵向移动。但是,在悬臂式固定的钢针平行置放的情况下,当施加负载时,钢对会从骨头内滑出来。除此以外,夹头中放置钢针的凹槽制作得彼此相距一定的距离,并且这些凹槽决定了必须将钢针安置在严格给定的地方,这种情况对指定治疗的骨段不一定总是允许的。
在治疗骨损伤时,采用一种用来对骨段或骨折的断段在较大的调整范围内进行外部轴向固定的矫形器(GB,A,2168255)。
矫形器有一用三部分或更多部分组成的中央座架,这些组成部分借助于套管连接的滑动彼此能够相对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中央座架的一部分装有锁闭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选择地对座架的每一对组成部分进行作用。
此外,还设有一受力圆筒,圆筒上至少装有三个构件,这三个构件相互可以旋入,并且在转动一个构件时能够沿公共轴移动。三构件安置于圆筒的一端,并加装以销钉,销钉可能伸至圆柱形支架的偏心空腔内。
上述的这种矫形器,可以调整用销钉所安装的构件相对中央支架和构件相互间的配置。但是,销钉彼此以一定的距离装在构件的诸圆孔内,并且由于没有可能在骨段内自由选择安置杆件的地方,预先就决定了使用起来不方便。在外部轴向固定的矫形器内,没有可能调整钢针安置在构件内的角度,此外,要在掌背的一面引入钢针,从而导致屈手肌肉的损伤。
在治疗手关节损伤时,利用可测力的外部固定器(GB,A,2146533),这种固定器有两个长圆形的支座,每一支座内置放有定位针。两支座用方向铰链加以连接,该铰链含有用来调整远侧支座相对近侧支座移动程度的零件。近侧支座上开有几个圆孔,用以置放定位针和相应的防松螺纹零件。远侧的支座上有调整其长度的柱塞。在远侧支座凹槽内进行往复移动的调整螺旋,可用来调整柱塞的伸出程度。可测力的外部固定器能够沿手腕的侧表面固定相邻两块骨的关节。
所述的这种固定器,能够调整远侧支座相对近侧支座移位的程度,并且能够确定位移的大小。此外,远侧支座上的钢针能够相对近侧支座上的钢针进行移动。但是,固定器支座上安置钢针的圆孔制作成彼此相隔一固定的距离。因而不可能以与固定器支座纵向轴线成不同夹角的方式放置和固定钢针。钢针被安置在与骨块纵向轴线相平行的同的平面内。此外,大大增加了在相邻指骨间,以及同时在相邻掌骨和指骨间放置可测力的外部固定器的困难。
在安置带有螺纹端头的定位钢针时,必须在骨头内开以小沟,然后将钢针的螺纹端头放在小沟内,这样将导致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创伤。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骨吸收作用,这种作用会引起带有螺纹端头的定位针从骨头中滑出。
在治疗骨损伤时,还可使用小型外部固定器(瑞士伯尔尼大学整形外科附属医院,RolandP.Jakob“外用小型固定器”)。
固定器含有相互连接的杆件和装在针夹头内带有螺纹端头的钢针。纲针安置得成40°~60°的夹角,并加以固定。
上述的这种装置,可以分几次完成骨复位,然后将损伤骨段加以固定。钢针固定在与装有针夹头杆件的纵向轴线相平行的平面内,在每一针夹头内安置一根钢针,这样会增加固定器沿长度方向的轮廓尺寸。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吸收作用,从而引起钢针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摇晃。
有一种延长管状短骨的装置(SU,A,1161100)是比较完善的,这种装置保证能够产生延伸作用。它含有螺纹杆,杆上装有能够移动的针夹头。每个针夹头由带有凹槽的支撑薄板和压紧薄板,以及位于薄板之间的螺钉和垫圈组成。支撑薄板装在螺纹杆上,而将螺钉置于垫圈和支撑薄板无螺纹的孔和压紧薄板具有螺纹的孔内。
但是,在上述装置内,不能改变钢针的穿入角度,这是因为支撑薄板和压紧薄板的凹槽不能在通过螺纹杆纵向轴线的平面占居各种不同的角位置,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当骨与钢针在接触处的吸收作用发展时,不能修正钢针的位置,也不能完成复位,因而不能利用这种装置实现断骨愈合。这种装置的临床试验表明,由于这种装置具有相当大的外廓尺寸,使用这种装置连接并列分布的管状短骨的可能性是有限的。
本项发明的任务是研制这样一种加压延伸器,其构造要保证能够将钢针放置在骨段的最适当的部位,并且在接骨和随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修正钢针的位置,同时利用减小这种器具的外廓尺寸和重量,以扩大其可能的功能。
所提出的任务是这样解决的,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至少含有两个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上最少有两根钢针,两针相同的一端在骨段内相交叉,而它们的另一端固定在针夹头上,针夹头制作成螺钉状,螺钉上装有用来安放钢针的一组带有开口凹槽的薄板和一组垫片,螺钉装在螺纹杆上,可以沿杆的轴线移动,并且利用螺母将其固定;根据本项发明,针夹头的螺钉有轴向孔,主螺纹杆穿过该孔,薄板和垫片制作成垫圈形状,垫圈装在螺钉上,能够绕螺钉轴转动,并且用夹紧螺母加以固定;另外,安放钢针的开口凹槽制作在薄板的端面上,并且在垫圈圆孔的一侧通过,装在主螺纹杆上的螺母分置于螺钉的两端,另外,将钢针加以弯曲,交叉地固定在针夹头内。
在支撑部件针夹头上加装防松螺钉是适当的,防松螺钉安装在钢针夹头螺钉头P的螺纹孔内,该螺纹孔与螺钉的轴向孔相垂直沿主螺纹杆制作一光座面,防松螺钉的端头将与该座面相作用。
将防松螺钉装在支撑部件针夹头螺钉头P的螺纹孔内,并使其与主螺纹杆上的光座面相作用,这样可以防止支撑部件在分几次沿主螺纹杆纵向轴线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
在钢针夹头螺钉头部带有螺纹一侧的端面上,制作放置钢针的凹槽是可能的。
制作这样的凹槽可以提供安放钢针的最佳条件,并且可以在支撑部件内用最少量的薄板和垫片安置和固定钢针。
将针夹头上带有开式凹槽的每一薄板制作成带有光座面的垫圈,光座面的平面与薄板的端面相倾斜,并且与凹槽的纵向轴线相平行,同时,光座面与凹槽位于薄板中心孔的同一侧。
这样制作的支撑部件钢针夹头上的薄板,保证在针夹头内放置钢针时可以用视力检查开口凹槽的方向。
希望在针夹头薄板的端面上开出通孔,孔内放置磁铁。
作为实施本项发明的一种方案,可以在针夹头垫片的端平面上开出通孔,并且在其中置放磁铁。
这样的实施方案,可以保证预先将钢针短时间地保持在确定的方向内,直至将钢针完全固定住为止。
在针夹头薄板的圆柱面上,开出的小空穴是适当的。
制作空穴可以简化校准针夹头薄板上开口凹槽的方向。
将钢针的端部弯成钝角是可能的。
这种形状的钢针可以提高针夹头的刚度,并且易于把钢针安置成交叉状。
在实施本项发明的方案内,也可以将钢针两端弯成锐角。
这样可以从钢针的外侧将针夹头装在钢针上,从而在加压延伸器具有小外廓尺寸时用起来特别方便,同时还可以将螺纹杆放置得非常靠近骨段,以提高钢针的刚度和增加所传递的力。
希望在插入骨段钢针的端部制作上挡头,以限制钢针继续进入骨内。
用限制插入骨头内钢针长度的方法来防止手掌表面的肌腱损伤,为此,在针上设置挡头是必要的,这样还可增强固定刚度。
此外,含有两个支撑部件的加压延伸器,可以增设副支撑部件,这样的副支撑部件装在能够沿主螺纹杆移动的副螺纹杆上。
引入副支撑部件,可以同时治疗相邻的或并列分布的骨段。
在实施本项发明的方案内,副支撑部件装在副螺纹杆上,并且能够进行相对移动,重要的是副螺纹杆的轴线平行于主螺纹杆的轴线,副螺纹杆安装得能够沿本身的轴线进行相对移动。
这样制作的加压延伸器,可以将位于近侧的与指骨残留段相连接的管状短骨加以延长。
在另一实施方案内,加压延伸器包含带有圆孔的薄板,主螺纹杆和副螺纹杆穿过薄板的圆孔,并且用分设在薄板两侧的螺母与薄板相连接。
这样制作的加压延伸器,为了延长位于近侧的管状短骨,利用主螺纹杆或副螺纹杆可以实现延伸作用。
在又一实施本项发明的方案内,副支撑部件装在副螺纹杆上,副螺纹杆与主螺纹杆相连接,并且能够进行角位线。
这样的结构在延长管状短骨的同时,还能保证分开并列分布的骨段,例如用来扩大指间的间隔。
在实施本项发明的下一方案里,第一副螺纹杆与第二副螺纹杆的一个端头加以铰接,第二副螺纹杆的另一端头用螺母固定在托架上,并且能够纵向移动,托架装在两支撑部件之间的主螺纹杆上。
这样制作的加压延伸器,可以扩大指间的间隔,同时还可延长一段管状短骨。此外,主螺纹杆和副螺纹杆的纵向轴线要安置得与指骨散射线的方向相一致。
根据实施本项发明的再一方案,加压延伸器有一用来拉开软组织的部件,该部件含有一弯成环扣状的钢针,针的两端固定于针夹头,并且穿过针夹头呈交叉状,另外,至少针的一头固定在第一副螺纹杆的一端,而第一副螺纹杆的另一端装在带有圆孔的第一薄板上并且能够沿纵向移动,在这块薄板上还装有第二副螺纹杆的一个端头,可沿纵向移动,第二副螺纹杆的另一端头装在第二块带有圆孔的薄板上,也能沿纵向移动,第二块薄板装在主螺纹杆上,并且能沿主螺纹杆的纵向轴线进行相对移动,此外,主螺纹杆和两副螺纹杆相平行,而第一副螺纹杆纵向轴线的延长线是钢针扣环的对称轴,并且该延长线位于支撑部件两根钢针交叉处的水平面上。
所推荐的实施本加压延伸器的方案,可以在残留段的远侧,以比骨伸长速度超前的速度建立储备的软组织。
除此以外,在许多情况下,含有两个加压延伸器的接骨装置,可能有一根螺纹孔开杆,该杆装在两托架上,能够沿纵向移动,而且可以用螺母加以固定,两托架与两个主螺纹杆的相同端加以铰接。
这样就有可能使得两相邻掌骨同时伸长,并且还能扩大要延长骨段的两手指间的间隔。此外,两主螺纹杆的纵向轴线要安置得平行于手掌骨的散射线。
下面用实施本项发明的具体实例和附图对要申请专利的加压延伸器加以解释,对


于下根据本项发明,图1表示装在管状短骨断段上的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
根据本项发明,图2表示拆散的加压延伸器的支撑部件;
图3表示制作成垫圈状的针夹头薄板;
图4表示制作成垫圈状的针夹头垫片;
根据本项发明,图5表示在加压延伸器支撑部件上固定钢针的方案,两钢针的端部均弯成钝角;
根据本项发明,图6表示在加压延伸器支撑部件上固定钢针的一种可能方案,两钢针的端部弯成锐角;
根据本项发明,图7表示装在损伤的下颌骨上的延伸器;
根据本项发明,图8表示一种具有三个支撑部件的延伸器,该延伸器装在有两处断口的管状长骨上;
根据本项发明,图9表示带有副支撑部件的一种延伸器方案,副支撑部件可以进行移动;
根据本项发明,图10表示带有副支撑部件的一种延伸器方案,副支撑部件可以进行角位移;
根据本项发明,图11表示带有拉开软组织部件的一种延伸器方案;
根据本项发明,图12表示由两组延伸器构成的一种接骨装置;
观察一下图1和图2,图1表示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的全貌,图2表示拆散的支撑部件。
根据本项发明,延伸器至少含有两个支撑部件1。每一支撑部件1包含带有两根定位针3的针夹头2。每一针夹头2都作成带有轴向通孔5的螺钉4,并且安装得能够沿主螺纹杆6进行移动。这种移动利用装在针夹头2螺钉4两侧的螺母7加以实现。在针夹头2的螺钉4上放置能够转动的薄板9和垫片9。薄板8(图3)和垫片9(图4)都制作成垫圈的形状。在薄板8的端面上制作有开口的凹槽10。针夹头2的薄板8上有一平面图11,其平面与薄板8的端面相倾斜,并且与开口凹槽10的纵向轴线相平行。平座面11和开口凹槽10制作在薄板8中央圆孔12的同一侧。用夹紧螺母13将钢针3固定在薄板8、垫片9和螺钉4头部之间(图1和图2)。在螺钉4头部的端面上制作有开口凹槽14,用来在针夹头3内放置第三根定位针。
此外,在螺钉4的头部,垂直于圆孔5的轴线开有螺纹孔15,在孔内放置防松螺丝16。防松螺丝16的端头与沿主螺纹杆6制作的平座面17相作用。
根据本项发明,在几种实施延伸器的方案内,分别在薄板8(图3)和(或)垫片9(图4)端面上的通孔中安放磁铁17,18。在薄板8的圆柱面上可以挖出小空穴19。
在图5上表示出实施本项发明的一种方案,其中钢针3弯成钝角,而在图6上表示钢针20弯成锐角。
为了限制钢针3深入骨内,在针的端部3a上可以制作上挡头21。
根据本项发明,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可以按照治疗任务的不同,由必要数量的支撑部件加以组成。
根据本项发明,为了固定管状短骨和下颌骨,可以利用装有两个支撑部件1的延伸器(图7)。
在固定管状长骨时,可以利用装在一根主螺纹杆6上的三个支撑部件1(图8)。
为了延长位于近侧的与手指残留段相连接的管状短骨,根据本项发明,延伸器要有安装在主螺纹杆6上的两个支撑部件1(图9),利用薄板22将主螺纹杆6与带有副支撑部件24的副螺纹杆23相连接。薄板22上有圆孔25,主螺纹杆6和副螺纹杆23穿过孔25,两螺纹杆分别用螺母26和27固定在薄板22上。
为了扩大手指间的间隔,并同时延长一段管状短骨,根据本项发明,表示在图10上的延伸器含有两个支撑部件1和一个副支撑部件24,两支撑部件1装在主螺纹杆6上,而副支撑部件24装在确螺纹杆23上。
副螺纹杆23与第二副螺纹杆28相连接。利用螺母30将副螺纹杆23的一端与托架29加以连接。托架29借助于螺钉33和螺母34与托架32相连接,并且能够进行角度变化。利用螺母35将托架32与第二副螺纹杆28的一端加以连接。第二螺纹杆28的另一端利用螺母37装在托架36上,并且能够进行纵向移动。利用螺母38将托架36装在两支撑部件1之间的主螺纹杆6上,并且可以进行纵向移动。
根据本项发明,表示在图11上的延伸器,含有两个用主螺纹杆6相互连接的支撑部件1和用来拉开软组织的部件39。拉开软组织的部件39包含一个弯成扣环状的钢针40。用螺母42将钢针40的两端交叉地固定在薄板8、垫片9和螺钉41头部诸端面之间。钢针40的一端借助于螺母44固定于第一副螺纹杆43的一端。第一副螺纹杆43的另一端装在带有圆孔的薄板45上,并用螺母46加以固定,但能进行纵向移动。第二副螺纹杆47的一端也装在薄板45上,也能进行轴向移动,用螺母48将该端与薄板45加以连接。为了完成纵向移动,将第二副螺纹杆47装在第二块薄板49的圆孔内,并且用螺母50与薄板49加以连接。利用圆孔将第二薄板49装在两支撑部件1之间的主螺纹杆6上。利用螺母51可以实现第二薄板49沿主螺纹杆6的移动。主螺纹杆6和两个副螺纹杆43、47相平行。此外,钢针40扣环的对称轴位于支撑部件1的钢针3交叉处的水平面上。
根据图12上所表示的实施本项发明的方案,接骨装置含有两个彼此用螺纹分开杆52相连接的延伸器。带有两个支撑部件1的两根主螺纹杆6的相同端,利用螺母53与托架54相连接。利用螺母56将托架54与托架55加以连接。螺纹分开杆52的两端装在托架55的圆孔内,并且用螺母57将其与托架55加以连接。托架55沿螺纹分开杆52的纵向移动,可以利用螺母57来实现。
可以按下列方式组装申请专利的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
将不少于两对的钢针3,以相互组成夹角的方式插入骨段内。将两对钢针3分置于远侧和近侧。以相互组成夹角的方式将两钢针插入,并且要使远侧和近侧钢针3的每对端头3a的相交处位于相对外皮层深处的骨段内。
此外,在手术前必须准备好支撑部件1上所需要的针夹头2的数量。在准备针夹头时,要将成套的带有开口凹槽10的薄板8、垫片9和夹紧螺母13装在具有轴向通孔5的螺钉4上。
将成对的近侧钢针3的两端3b加以弯曲,然后顺序将针端交叉地装在针夹头2薄板8上的开口凹槽10内,并且用螺母13加以固定。先在主螺纹杆6上放置一个针夹头2,利用防松螺丝16将其定向,然后用螺母7加以固定。安放第二个针夹头2,并拧紧防松螺丝16。将成对的远侧钢针3的两端3b加以弯曲,并顺序将其置放在介于两螺母7之间的第二夹头2薄板8上的开口凹槽10内。用螺母13将成对的远侧钢针3的两端3b加以固定。重要的是把主螺纹杆6安置得平行于骨段的纵向轴线。
在需要安放附加钢针或者需要在支撑部件1内用最少数量的薄板8和垫片9安放并固定钢针3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螺钉4头部端面上的开口凹槽14。
为了简化安装工作,并且为了用且视检验针夹头2薄板8端面上的开口凹槽的方向,在安装钢针3的两端头3b时,可以利用平座面11,其平面平行于凹槽10的轴线。为此,利用插入适当小空穴19中的尖状物,如尖针或棒针绕螺钉4转动薄板8。此外,为了短时间夹住装在开口凹槽10中的钢针3的一端3b,可以利用磁铁17和18,薄板8和垫片9借助于磁铁可以相互以及拉,从而可以盖住凹槽10,然后将钢针3加以固定。
在延伸器完全安装在骨段上以后,松开防松螺丝16,拧下螺母7,并拆下主螺纹杆6。然后,穿过皮肤的切口完成骨切开术,并将延伸器重新加以组装。
通过往相反方向移动远侧和近侧针夹头2的螺母7来实现骨段的延伸作用。
转动支撑部件1使其在分几次沿主螺纹杆6的纵向轴线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要防止防松螺丝16与主螺纹杆6的平座面17′相接触。
在需要固定手指残留段,且要延长位于近侧的与其相连接的管状短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装在副螺纹杆23上的副支撑部件24,借助于薄板22、螺母26和27将其与主螺纹杆6加以连接。主螺纹杆6、副螺纹杆23和要延伸的骨段的轴线应当相互平行。
指骨残留段的延伸作用由螺母27来实现,其延伸速度要超前于残肢切开段的延伸作用,这一延伸作用是由螺母26实现的。
在需要扩大手指间的间隔,并且同时要延长一段管状短骨的情况下,不以利用副支撑部件24,将钢针3装在支撑部件24内,支撑部件24固定在副螺纹杆23上,利用螺母30将副螺纹杆23与托架29相连接。利用螺钉33和螺母34将托架29与托架32加以连接,托架32利用螺母35与第二副螺纹杆28相连接。利用托架36将第二副螺纹杆28与主螺纹杆6加以连接。
利用螺母37沿第二副螺纹杆28的移动以实现角位移。
一种可能的组成方案是表示在图11上的带有分开软组织部件的组成方案。采用这样的部件实现分开软组织,将部件中弯成环扣状的钢针40穿过骨断段(图上未示出),并且用薄板8,垫片9、螺钉41和螺母42将钢针40夹紧。针的一端与第一副螺纹杆43连接,第一副螺纹杆43用螺母46与第一薄板45相连接。利用螺母48将第一薄板45与第二副螺纹杆47加以连接。第二副螺纹杆47利用第二薄板49,螺母50,51在两支撑部件1之间与主螺纹杆6相连接。
所有螺纹杆6,43,47应当相互平行,并且与要伸长骨段的轴线相平行。
用螺母46沿杆43实现的延伸作用,其速度要超前于沿主螺纹杆6实现的延伸作用。用螺母48,50可以沿第二副螺纹杆47移动分开软组织的部件。
在同时需要延长两段相邻的掌骨和扩大要延长骨架手指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图12上所示的由两个延伸器组成的接骨装置。
根据本项发明,将两个延伸器安放在两段相邻的掌骨上,主螺纹杆6的相同端用螺母53与托架54加以连接,托架54用螺母56与托架55相连接。在托架55的孔内,安装螺纹分开杆52。
用支撑部件1的螺母7完成沿主螺纹杆6的延伸作用,同时沿分开杆52用螺母57完成主螺纹杆6的分开作用,从而使主螺纹杆产生角位移,这个角位移将完成指间间隔的扩大作用。
所推荐的这种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可以用来治疗指骨或掌骨的折断。在每一骨段上从手背面单独安装延伸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消除相邻两关节挛缩作用的发生,使手部可以得到较早的完全恢复。此外,本延伸器对于指骨间和掌骨间诸关节的关节固定术也是有效的。在治疗掌骨的缺陷时,本延伸器不仅可以安装在1,5掌骨上,而且也可以安装在2,3,4掌骨上,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可用来延长几段管状短骨。在手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本延伸器的结构可用来延长手指残留段。除此以外,在延长位于近侧的与手指残留段相连接的管状短骨的情况下,必要数量的支撑部件的组成,提供了固定该手指残留段的可能性;这种支撑部件的组成也可以延长管状短骨,同时扩大手指间的间隔。本延伸器还可用来治疗下颌骨和管状长骨的损伤和缩短手术。采用所推荐的延伸器不限制病人自我服务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至少含有两个支撑部件1,支撑部件1最少装有两根钢针3,其相同的一端3a在骨段内相交叉,而另一端3b固定在针夹头2内,针夹头2由螺钉4,一组装在螺钉上的带有开口凹槽10的薄板8和垫片9组成,薄板8上的开口凹槽10用来放置钢针3,针夹头2装在螺纹杆6上,并且能够沿其轴线移动,可用螺母7加以固定,本加压延伸器的特点为,针夹头2的螺钉4具有轴向通孔5,主螺纹杆6穿过该孔,薄板8和垫片9制作成垫圈形状,这些垫圈装在螺钉4上,能够绕螺钉的轴线转动,并且可以用夹紧螺母13进行固定,另外,安置钢钉3的开口凹槽10制作在薄板8的端面上,并且在垫圈圆孔12的一侧通过薄板上圆周的弦,装在主螺纹杆6上的螺母7分置于螺钉4端部的两侧,同时将钢针3加以弯曲,交叉地固定在针夹头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支撑部件1的针夹头2含有防松螺丝16,该螺丝装在钢针夹头2螺钉4头部的螺纹孔15内,螺纹孔15与螺钉4轴向孔5的轴线相垂直,沿主螺纹杆6制作一光座面17′,使防松螺丝16的端头与该座面相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在针夹头2螺钉4头部的端面上靠近螺纹的一侧,开有安放钢针3的凹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针夹头2上制作成垫圈形状的每一带有凹槽10的薄板8有一平座面11,平座面的平面与薄板8的端面相倾斜,与凹槽10的纵向轴线相平行,同时,平座面11和凹槽10制作在薄板8的中心圆孔1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在针夹头2薄板8的端面上制作有通孔,其中放置磁铁17。
6.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在针夹头2垫片9的端面上制作有通孔,其中放置磁铁18。
7.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在针夹头2薄板8的圆柱面上开有小空穴19。
8.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支撑部件1钢针3的两端3a,3b弯成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支撑部件1钢针3的两端3a,3b弯成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在插入骨段内的钢针3的端部3a上,制作有限制钢针3深入骨段内的挡头21。
11.根据权利要求1,含有两个支撑部件1的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延伸器有一副支撑部件24,该部件装在相对主螺纹杆6能够进行移动的副螺纹杆2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副支撑部件24装在副螺纹杆23上,且能进行相对移动,重要的是副螺纹杆23的纵向轴线平行于主螺纹杆6的纵向轴线,并且将副螺纹杆23安装得能够沿本身轴线进行相对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延伸器包含带有圆孔25的薄板22,主螺纹杆6和副螺纹杆23安放在圆孔25内,利用置于薄板22两端的螺母26,27,将两螺纹杆与薄板22加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副支撑部件24装在副螺纹杆23上,该螺纹杆与主螺纹杆6相连接,并且能够进行相对的角位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副螺纹杆23与第二副螺纹杆28的一端加以铰接,其另一端安装在托架36上,并且能够进行纵向移动,可以用螺母37加以固定,托架36安置在两支撑部件1之间的主螺纹杆6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装有两个支撑部件1的本延伸器的特点为,延伸器上有分开软组织的部件39,部件39上有一弯成扣环状的钢针40,针的一端固定在针夹头上,并且以交叉的方式穿过针夹头,此外,至少针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副螺纹杆43的一端,第一副螺纹杆的另一端装在带有圆孔的第一薄板45上,并且能够进行纵向移动,第二副螺纹杆47的一端也装在第一薄板45上,也能进行纵向移动,第二副螺纹杆47的另一端,装在带有圆孔的第二薄板49上,能够进行纵向移动,而薄板49装在主螺纹杆6上,也能沿主螺纹杆6的纵向轴线移动,此外,主螺纹杆6和副螺纹杆43,47安置得相互平行,而第一副螺纹杆43的纵向轴线的延长线是钢针40扣环的对称轴线,并且位于支撑部件1的钢针3交叉处的水平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由两个装在两相邻骨段上的延伸器组成的接骨装置,其特点为,该接骨装置含有分开螺纹杆52,该螺纹杆装在托架55上,并且能够进行纵向移动,可以用螺母57加以固定,托架55与两主螺纹杆6的相同端加以铰接。
全文摘要
在接骨术的加压延伸器中,含有两个安置着一对钢针3的支撑部件1,两个钢针3装在针夹头2上,针夹头2为一带有一组薄板8和垫片9的螺钉4,并且装在螺纹杆6上,薄板8上开有放置钢针3的凹槽10,根据本项发明,针夹头2的螺钉4开有轴向通孔,主螺纹杆6穿过该孔,薄板8和垫片9作成垫圈形状装在螺钉4上,并且用夹紧螺母13加以固定,此外,放置钢针3的凹槽10开在薄板8的端面上,将钢针3加以弯曲,并以交叉方式固定在针夹头2上。
文档编号A61B17/60GK1043622SQ8810583
公开日1990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87年4月13日
发明者格维里·阿巴姆维奇·伊丙亚娃 申请人:库尔干临床矫形外伤学和实验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