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呛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519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呛奶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给婴儿喂奶用的奶瓶。
现有的奶瓶由瓶体、瓶盖和奶嘴所构成,奶嘴头部开有供婴儿吸吮奶液的小孔,当将瓶盖旋紧到瓶体上后即实现了瓶盖与瓶体、奶嘴与瓶体间的密封,以防止奶液在奶瓶倒置状态下泄漏出来,这种奶瓶构造,在给婴儿喂奶时,由于如饥似渴的婴儿紧紧裹着奶嘴不放,阻断了空气进入倒置状态下的瓶腔内,随着瓶内奶液逐渐减少,瓶腔内的压强越来越小,而婴儿的吸吮力却须越来越大,直至将奶嘴吸瘪(如为塑料瓶体,奶嘴连同瓶体同时被吸瘪),也难于再裹出奶水,因此往往会引起婴儿的一时焦躁不安或一阵啼哭,此时大人只能从婴儿口中夺下奶瓶,消除“密闭”状态,以使空气进入瓶腔,恢复瓶腔内的正常压力,再重新将奶嘴送入婴作口中,每次喂奶都不得不重复几次这样的做法,不仅给为婴儿喂奶造成了麻烦,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了给婴儿喂奶的效果。而如果将奶嘴头上的小孔开得过大,又十分容易造成呛奶。
防呛奶瓶是基于改善呛奶等问题设计的,是在现有奶瓶构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改进方法和具体构造是将原奶瓶的瓶体(1)上口处或与瓶盖(2)的螺纹连接部位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气孔(5),其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孔径为1.5~3mm,在瓶盖(2)的侧圆周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气孔(6),其孔径为0.5~1.5mm。奶嘴(3)头部内腔充装一无毒、无味并多孔的海绵体(4),其材料由泡沫塑料或其他多孔材料制成。采取上述改进措施和具体构造,能使婴儿在吸吮奶液时,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通过瓶盖(2)上的进气孔(6),沿其旋紧螺纹的间隙,再通过开设瓶体(1)上的进气孔(5)随时进入瓶腔内,以平衡了瓶腔内外的压强,保证婴儿平缓均匀地吸吮奶液。加之奶嘴(3)内腔加填一无毒无味并多孔的海绵体(4),对婴儿每次所吸吮的奶液量实际上是一种控制,不至因为奶嘴(3)头部开孔的过大,造成呛奶现象的发生。为避免在奶瓶倒置时奶液从旋紧螺纹间隙中泄漏出来,在瓶体(1)的止档带(8)与瓶盖(2)下口之间还设置一密封圈(7)。
由于采取上述奶瓶的改进构造,在给婴儿喂奶过程中不必再一次又一次地从婴儿口中夺下奶瓶放进空气,亦不必担必呛奶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为婴儿喂奶的效果,可以取代现有的玻璃瓶体或塑料瓶体的奶瓶。
权利要求1.一种防呛奶瓶,由瓶体(1)、瓶盖(2)、奶嘴(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瓶体(1)上口处或与瓶盖(2)的螺纹连接部位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气孔(5),b、瓶盖(2)侧圆周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气孔(6),c、奶嘴(3)头部内腔充填一无毒、无味并多孔的海绵体(4)。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瓶盖(2)的下口与瓶体(1)上部的止档带(8)间设置一密封圈(7)。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呛奶瓶,其特征在于奶嘴(3)头部内腔的无毒、无味并多孔的海绵体(4)由泡沫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防呛奶瓶是在现有奶瓶构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将原瓶体的上口处或与瓶盖的螺纹连接部位及瓶盖的侧圆周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气孔,使得在婴儿吸吮奶液时,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通过两处的进气孔进入瓶腔内,在奶嘴头部内腔加填一无毒、无味并多孔的海绵体,以控制婴儿每口的吸吮量。这种奶瓶能够防止呛奶,改善喂奶效果,可以取代现有构造的奶瓶。
文档编号A61J9/00GK2041565SQ8821600
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5日
发明者孙世和, 张秋元 申请人:孙世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