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77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药物气雾疗法在近年已广泛用作治疗器械,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有明显效果。目前常用的雾化器有起声雾化器和吸附式雾化器两种。超声雾化器是在晶片上加上一个交变电场,使晶片产生一机械振荡,该振荡使得杯内的水也振荡,从而形成雾粒,再通过一定压力的空气将雾粒送至患者。由于高速振荡的晶片需用水冷却,因此其寿命较短,(国产晶片寿命为三个月)。此外,产生振荡用的功率管也极易烧坏,故障率高。吸附式雾化器仅采用文丘里喷射原理,其雾化颗粒达不到治疗效果,很难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雾化粒子细微,结构简单,造价低的雾化器,以达到普及应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在喷管外部套装有雾化芯,其底脚插入底座的下凹腔。雾化芯的喷孔与喷管的喷孔同心,在雾化芯的上部,设有一圆台体。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示,雾化器由雾化盖1、底座5及雾化装置构成。底座5的中轴上有一喷管4,底座腰部围绕喷管形成一下凹形腔。雾化芯3套装在喷管外侧,其底脚伸入底座的下凹腔内,雾化芯的喷孔与喷管4的喷孔同心。在雾化芯的上部,设有一圆台体2,它与雾化盖1连成一体,雾化盖的中芯为空腔,侧壁上开有窗孔6,以形成通道。雾化盖通过螺纹吻合与底座连为一体。使用时,拧开雾化盖,往底座凹腔内倒入一定剂量的药液,拧紧雾化盖并连上氧气管和吸入器。气体从底座经喷管进入雾化装置内,利用文丘里喷射原理将药液吸上后随气体喷射在圆台体上,雾化粒子被抛碎,一部分细微雾化粒子随气体供给患者,另一些较大的颗粒则下落至底座凹腔内,这样周而复始地将雾状药液全部喷出,达到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用氧气或其他气体作动力源,适用性强,且结构简单,造价低,雾化粒子细微,治疗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雾化器,由雾化盖1,喷管4及底座5组成,其特征在于喷管4外部套有雾化芯3,且两喷孔同心,雾化芯的底脚插入底座的凹腔内,圆台体2位于雾化芯的顶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雾化器,适合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本雾化器以气体压力作动力,利用“文丘里”原理将药液喷至一圆台上形成雾粒,再由一定压力的空气将雾粒抛碎,该雾粒通过面罩或吸入器送至病员。本雾化器可以用氧气作动力源,适用性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雾化粒子细微,治疗效果好,具有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M11/02GK2070632SQ9020568
公开日1991年2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小京, 王加青, 张臻 申请人:杭州医疗器械厂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