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电子探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90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盲人电子探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人在行进中,可发现路面障碍特别是泥水或积水用的电子探竿。
目前,盲人所用的探竿一般是木竿、竹竿和最近才出现的尼龙竿。上述比较原始的探竿只能单纯的探道路是否平整和有无障碍,如遇到路面有积水或稀泥就很难发现,轻者弄污衣鞋,重者滑倒,以致摔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电子探竿,以帮助盲人在行进过程中即时发现路面上的积水或稀泥,从而将其绕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它由竿体和声光电路组成,其中竿体包括固结一起的握杆(1)和触杆(2),握杆(1)位于上部;触杆(2)位于下部。其中握杆(1)又包括主体(3)和盖板(4);上述的声光电路就安装在主体(3)内,触竿(2)内沿轴向装有两根铜棍(11)(12),此铜棍(11)(12)末端伸出触杆(2)末端外部而形成两个电极M、N。
上述的声光电路中,单结晶双基极管BT和电阻R1、电容C1构成振荡电路,其中R1、C1是此振荡电路的时间常数元件,改变其数值,就能改变其振荡频率。BT基极B1经电阻R4与晶体三极管BG1基极相联,B1还经电阻R3接电源负极,BT另一基极B2经电阻R2与电源正极联接。BG1基极经光电二极管D接电源负极,BG1集电极经发光二极管LED接电源正极,其发射极经电阻R3接电源负极。两个晶体三极管BG2、BG3组成复合形式后,BG2基极接上述触竿(2)末端的电极N,同时经串联的电阻R8、电容C3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a端相联,其发射极与B初级线圈b端联接,同时接电源负极。BG3集电极亦接B初级线圈a端,BG3发射极接电源正极。B次级线圈两端e、f分别接扬声器YD两输入端,BG1发射极经电容C2接BG2基极,电极M、N分别经电阻R6、R7接相应的电源正极与负极。
发声电路工作过程是闭合开关K在接通电源E一瞬间,C1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0),所以BT的E1极电位等于零,BT截止,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源E通过R1对C1充电,C1的电压不断上升,当llE上升到BT峰点电压时,BT导通而呈现低阻抗,这时C1通过BT放电,C1电压 开始下跌。当 降低到小于BT的谷点电压时,BT又回到截止状态,电源E又通过R1对C1进行充电。如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这样BT的基极B1就有振荡电压产生。BT的振荡信号经BG1放大后送到发光二极管LED上产生红色闪烁光芒起到指示报警作用,BG1基极上接有一只光电二极管D,它的作用是当白天光线较强时,D阻值变小而降低了BG1的基极电压而使其截止,从而起到光控作用。所以发光二极管LED在白天光线较强时,由于光电二极管D的作用而不发光。BG1发射极经电容C2与发声电路联接,随着灯光闪烁的频率,使扬声器YD发出嗡、嗡的声音,以供盲人监听之用。
发光电路的原理是BG2、BG3组成复合形式,R8与C3为反馈线路。只要BG2、BG3处于放大状态,就能形成自激振荡。当音频信号送到变压器B的初级,其次级就会带动扬声器YD发出声音。当触杆(2)的末端电极M、N同时接触到水时,由于水的阻值为15KΩ左右,从而为BG,提供了一个导通电压,使其处于放大状态,扬声器YD就会发出报警声。其音质和大小可调节R8和C3。
本实用新型在竿体中装有声光电路,随着灯光闪烁而伴有嗡、嗡音响。一旦探竿触到水时,盲人可马上得知,并可即时予以躲避,这样就保证了盲人的行路安全,其操作简便,且省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为竿体结构示意图。
7、电池盒,8、电池,9、电子元件仓,10、指示灯罩,13、密封圈,14、指示灯罩紧固螺母,17、盖板(4)上的紧固螺母孔,18、接线柱,19、紧固螺钉,15、20分别为电池正、负极板。
橡胶密封圈(13)位于指示灯罩(10)与握杆(1)上端面之间,用紧固螺母(14)压紧。
触杆(2)上端侧面有一环形凸台(6),将触杆(2)下端套入紧固螺母(5)后,使触杆(2)上端侧面的环形凸台(6)与紧固螺母(5)内侧环形台阶相配合。然后使握杆(1)下端伸入到紧固螺母(5)内,使其下端外螺纹与紧固螺母(5)内螺纹配合,并旋紧。此时触杆(2)上端的环形凸台(6)紧紧压在紧固螺母(5)内侧的环形台阶上,从而使触杆(2)和握杆(1)紧固一起。这时,伸出触杆(2)上端面的两根铜棍(11)(12)顶端穿过握杆(1)内的隔板(16),其中铜棍(11)顶端顶住握杆(1)的电池正极板(15),另一根铜棍(12)则与电池负极板(20)相联。
两根铜棍(11)(12)为φ3mm的铜棒。
图3为图2所示位置的A1~A1、A2~A2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位置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位置的A3~A3剖视图。
图6为声光电路的电原理图。
R1~R8阻值分别为5KΩ、100Ω、510Ω、1KΩ、510Ω、10KΩ、6KΩ、4.7KΩ。
C1~C3分别为100μf、10μf、0.047f。
BG1~BG3型号分别为3DG6、3DG6、3CG。
采用压电陶瓷扬声器YD。发光二极管LED安装于握杆(1)上端作为指示灯,以引起行人和车辆注意。其外装有一个灯罩(10)。电源E为3V直流电压。
权利要求1.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电子探竿,其特征在于是由竿体和声光电路组成,所述的竿体包括联接一起的握杆(1)和触杆(2),其中握杆(1)由主体(3)和盖板(4)组成,所述的声光电路装入主体(3)内,位于触杆(2)内沿轴向装有两根铜棍(11)(12),此铜棍(11)(12)末端伸出触杆(2)末端外而形成两个电极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人电子探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光电路中单结晶双基极管BT和R1、C1构成振荡电路,BT基极B1经R4接晶体三极管BG1基极,还经R3接电源E负极,BT另一基极B2经R2接电源E正极,BG1基极经光电二极管D接电源E负极,BG1集电极经发光二极管LED接电源E正极,其发射极经R5接电源E负极,晶体三极管BG2、BG3组成复合形式,BG2基极接所述的电极N,同时经串联的R8、C3与变压器B初级线圈a端联接,其发射极接B初级线圈b端,同时接电源E负极,BG3集电极亦接B初级线圈a端,其发射极接电源E正极,B次级线圈两端e、f分别接扬声器YD两输入端,此外BG1发射极经C2接BG2基极,电极M、N经相应的R6、R7分别接电源E正极与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人电子探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杆(1)末端和触杆(2)顶端间用紧固螺母(5)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人电子探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杆(2)内两根铜棍(11)(12)伸出其上端外。
专利摘要一种盲人用电子探竿。包括竿体和声光电路,竿体由握竿和触竿组成,触竿内的两根铜棍伸出末端外形成电极。接通电源,发光电路中指示灯亮,当电极触水时,由于阻值变小,发声电路导通,扬声器发出报警声,提醒盲人绕过积水,从而保证盲人行路安全,其操作简便、省电。
文档编号A61H3/00GK2108542SQ91205910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1日
发明者宋长义 申请人:宋长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