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容式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11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增容式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治疗用的拔火罐。
中医使用的拔火罐是利用酒精棉在玻璃罐内的燃烧,使罐内空气减少产生负压,吸附在患者体表,起到拔毒、散淤、活血等治疗作用的。因为它使用火源操作较麻烦,而且有烧伤、烫伤患者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增容式拔罐,它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用螺钉连接的罐体和后腔体之间夹持一密封隔膜,隔膜中心有拉杆在后腔体上部凹槽处与偏心手柄用销轴连接,搬动偏心手柄,隔膜在拉杆带动下,向罐口的反方向提起,从而使罐口与人体接触后形成的密闭罐内空间增大,产生负压,拔罐吸附在人体体表。因其负压值设计成与普通拔火罐产生的负压值一样,所以能起到相同的医疗作用。该拔罐还配有三只口径不同的罐口体,(图中只画二只)与罐体配合可得到四种不同的拔罐口径,适合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使用。
所述的罐体和罐口体用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制作;隔膜用橡胶或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因为不使用火源,操作只搬动一下手柄,所以操作极简单快速,且非常安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快速增容式拔罐的剖视图。
图2是大于罐体口径的罐口体的半剖视图。
图3是小于罐体口径的罐口体的半剖视图。
以下结合
快速增容式拔罐的具体细节及操作情况。
该拔罐包括筒形罐体1,密封隔膜2,后腔体3,和连接它们用的螺钉4,后腔体3内装有使密封隔膜2复位的弹簧5,密封隔膜2的中心包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连有拉杆7,拉杆7用销轴8与偏心手柄10连接,后腔体3的上部一侧有装卸销轴8用的按装孔9。操作时将罐口12按压在患者体表,沿箭头11所示搬动偏心手柄10至略大于180度定位,密封隔膜2在拉杆7地带动下,向罐口12的反向提起,使密闭的罐内空间增大,空气变稀,拔罐吸附在患者体表。除去拔罐只需反向搬回偏心手柄10,密封隔膜2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拔罐自行脱落。如需改变拔罐口径,只要把罐口体16上的齐子13与罐口12套接,密封圈14使其密封,将副罐口15按压在患者体表,操作与上述方法安全一样。无论使用罐口体16与否,密封隔膜2上提扩大后的罐内空间(容积)都应是原空间的1.25~1.3倍。
权利要求1.中医治疗使用的快速增容式拔罐,该拔罐有一个密封于筒形罐体1上的隔膜2,用螺钉4连接的代有按装孔9的后腔体3、复位弹簧5,和为扩大使用范围配备的三只代有套接齐子13密封圈14,副罐口15的罐口体16,其特征在于隔膜2中心包有支撑板6,支撑板6连有的拉杆7用销轴8与可带动隔膜2上提的偏心手柄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隔膜2上提增大后的空间(容积)是原空间的1.25~1.3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增容式拔罐,它是由罐体,密封于罐体一端的隔膜,后腔体等用螺钉连接组成,后腔体内有使隔膜复位的弹簧,隔膜中心有拉杆与偏心手柄用销轴连接,扳动偏心手柄可带动隔膜上提,使罐内容积增大,产生负压,吸附在患者体表起到拔毒、活血、散淤等医疗作用。它配有的三只罐口体可改变罐口直径适合在人体不同部位使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使用面广等优点。用于中医使用的拔罐。
文档编号A61M1/00GK2098280SQ9120931
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29日
发明者王登亚 申请人:王登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