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中药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40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中药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中草药制成服用汤剂的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煎煮中药、过滤药液、挤榨药渣多功能于一体的中药罐。
传统而现今广泛采用的熬煮中药的中药罐是砂罐,其构成为一带手把和罐咀的罐体,千百年一成不变。用这种结构的药罐直接倒取的药液杂质多,废弃的药渣仍吸附有中药的有效成分;即使人们要对用这种罐体制取的汤液进行过滤和挤渣,其操作也十分麻烦,实际上大多数人由于怕麻烦而放弃了过滤和挤渣,这样不仅药液中杂质多,而且中药的有效成分未能充分取出,影响汤剂的质量,降低了药效。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熬制药液,又能方便地挤榨药渣和过滤汁液的中药罐。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中药罐由罐体、压榨构件和过滤器三大部分构成,罐体用于熬药或浸泡药用,罐体上有罐咀;压榨构件又由可置入罐体内的压榨盖和连接在压榨盖上的驱动杆构成,人工驱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压榨盖在罐体内上下移动,压榨盖作为挤榨药渣的主动面,与罐体底部一起构成对药渣的挤榨;过滤器安装在药汁液流经的路径即罐咀或罐体壁上,倒取时,实现对汁液的过滤除渣。
上述压榨盖为圆冠状圆盘,口径稍小于罐体,其内表面中央是一乳头状突出块,以便于榨汁时挤入被榨物中,压榨盖上有若干小孔,利于挤榨出的汁液流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它配有罐盖,罐盖与罐体互为扣合,上述驱动杆采用螺杆结构,驱动杆穿过罐盖中部并与罐盖螺纹连接,驱动杆上端连有旋手。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可由相互连接的喇叭型上盖、下盖和位于上下盖之间的过滤网组成,过滤器的下盖与罐咀套配。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也可直接采用圆板式结构,直接置于罐体位于罐咀下的内壁上,驱动杆穿过过滤器,在驱动杆位于罐盖与过滤器间套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中药罐将过滤、挤渣集中在倒取药汁过程中一次完成,具有方便、卫生、耐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于中药汤剂的制取外,还可作其它一些需要压榨去渣取汁的操作,如取橙汁、桔汁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
图1的过滤器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中药罐(见
图1),它具有园形的罐体1,罐体是用于煎煮或浸泡中药的容器,它的底部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可作为挤榨时的不动面,它的上沿圆周内侧均布焊有三-四个突块2,罐体1的材质应耐热且不与中药起反应,可采用金属表面搪瓷,罐体壁上有与罐体1成一体的罐咀3。罐体1上有罐盖4,罐盖的边缘圆周上也有与罐体1相应均布有三-四个实块5,突块5的厚度刚好能嵌入罐体1的突块2与直径变化过渡台阶面形成的夹缝中,只要将罐盖4与罐体1突块相互错开盖上,再将罐盖4旋转一个角度,使罐体1与罐盖4的突块上下重合,这样罐体1就与罐盖4扣合(见图2);罐盖4中间开有螺孔,有一中部攻有螺纹的驱动杆6与罐盖4中间的螺孔螺纹连接,其螺距采用较大值,以使旋进速率较快,驱动杆6上部呈正方形用以安装旋手7,螺丝钉8与驱动杆6顶端孔螺纹连接,通过垫圈9将旋手7固定在驱动杆6上,驱动相6下端螺纹连接(焊接也可)有压榨盖10;压榨盖10为球冠状圆盘,直径略小于罐体1的最小直径,它具有足够的机械刚度作为挤榨时的主动面,压榨盖10内表面中央是一乳头状突出块11,以便于挤入被挤物中,压榨盖10的表面有若干小孔12供榨汁流出,压榨盖10的材质可采用不锈钢或其它不锈物质,压榨盖10的挤榨作用是这样实现的手持旋手7,拧转驱动杆6,随着驱动杆6的向下旋转,带动压榨盖10向罐体1底部移动,在其覆盖下的药渣体积被压缩,其中一部分沿压榨盖10的圆弧状内表面向中间挤拢,而随着压榨盖10的继续向下运动,其中间的乳头状突块11挤进药渣中,迫使药渣的体积进一步减少,如此就实现了挤榨作用,被挤出的汁液就从小孔12和盖边缘处流出。驱动杆6的机械强度应能满足使用者用常力旋扭时,其扭转变形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内,驱动杆6的中部螺纹段的长度应以旋手7到达罐盖4上端面时,压榨盖10底面接近罐体1底部,而旋上时压榨盖可接近罐盖4螺孔下端面为宜。罐盖4上安装有旋圈13,用以提拿和旋转罐盖4,罐体1侧壁上安装有罐把14,供提拿罐体1和倒药汁液用。罐把14与旋圈13及旋手7都可采用树脂类材料制作以阻热和起装饰作用。罐咀3上装有过滤器15,它由喇叭形的上盖16、下盖17和置于上下盖之间的过滤网18组成(见图3),上盖16与下盖17螺纹连接,当上、下盖连接时,正好将滤网18压堵在其中,上盖16的出口较小便于汁液聚流,过滤器15中间空腔较大是为了容积被滤下的药渣,避免滤网被堵塞,过滤器的下盖17的下口可紧插在罐体的罐咀3上,上盖16、下盖17的材质可用金属或塑料等,滤网18可采用不锈钢丝网或其它不锈耐热网状织物。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
图1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过滤器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不同。图4中的过滤器20为圆板式过滤器,直接置于罐体位于罐咀3下方的内壁上,驱动杆6穿过滤器20,在驱动杆6位于罐盖4下方与过滤器20上面之间套有弹簧19。驱动杆6下部有一小段A未攻螺纹,其小段A的长度应以罐盖4螺孔下端面至过滤器20的距离相等为宜。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罐,它包括罐体(1),用于熬药或浸泡药;罐咀(3),与罐体为一体,便于药汁的倒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压榨盖(10),压榨取汁时置于罐体内;驱动杆(6),其下端接在压榨盖(10)上,用于驱动压榨盖(10)在罐体内移动,完成对位于压榨盖(10)下与罐体底间的待榨物的挤榨,过滤器(15),安装于汁液流径的路径上,用于药汁液的除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榨盖(10)为圆冠状圆盘,口径稍小于罐体(1),其内表面中央是一能挤入药渣中的乳头状突出块(11),压榨盖盘表面有若干榨汁流经的小孔(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罐,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罐盖(4),罐盖(4)与罐体(1)相互扣合;上述驱动杆(6)为螺杆,杆穿过罐盖中部并与之螺纹连接,驱动杆(6)上端连有旋手(7)。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中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5)由相互连接的上盖(16)、下盖(17)和位于上下盖之间的滤网(18)构成,过滤器的下盖(17)与罐咀(3)相套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罐,其特征在于在驱动杆(6)位于罐盖的下方套有弹簧(19),弹簧下座为圆板式过滤器(20),过滤器的周边置于位于罐咀下方的罐体内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取中药汤剂的多功能中药罐,它由罐体、压榨构件和过滤器三部分构成,压榨构件包括可置入罐体内的压榨盖和连接在压榨盖上的驱动杆,人工驱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压榨盖在罐体内移动,压榨盖作为挤榨药渣的主动面,与罐体底部一起构成对药渣的挤榨,过滤器安装于药汁流经的路径上。本实用新型集煎煮中药、过滤药液、挤榨药渣为一体,方便、卫生、耐用,也可兼作其它一些需去渣取汁的操作,如取橙、桔汁等。
文档编号A61J3/00GK2083928SQ9121415
公开日1991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9日
发明者董建 申请人:董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