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73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人体经穴等处施加热刺激,进行热炙治疗的热炙治疗器。
原有的这种热炙治疗器是通过导线将导头与治疗器主机连接起来构成的。使用这种热炙治疗器时,是将导头固定在人体外表一定的穴位,给导头通电,使之发热,对经穴施加热刺激。
可是人体外表散布着许多经络走向,各经络上又有许多经穴。在进行热炙的治疗时,要判断哪个经穴与人体的哪个部位的病变有关,才能确定导头的固定位置。
原有的热炙治疗器只有一个导头,将该导头固定在对治疗病变有效的穴位上,但为了增加热炙疗效,可采用对同一经络上的多个经穴同时进行刺激的方法,以及对不同经络上的多个经穴同时进行刺激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比对一点进行刺激的效果要好得多。
可是虽然可以是治疗器主机上设置许多导头,且将各导头配置在相同或不同的经络上的多个穴位上同时工作,但由于每个经穴的热传导特性不同,难以全部经穴实施最佳热炙治疗,因此不能进行使人感到舒适的治疗,也不能期待有效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热炙治疗器,它设有多导头,每个导头的温度及作用时间都可单独进行调整,从而能进行舒适的治疗,而且能实现有效的治疗。
本发明的热炙治疗器由对人体外表不同位置同时施加热作用的许多导头和向各导头供给驱动信号、使之产生加热作用的治疗器主机构成。上述治疗器主机中装有对各导头的温度进行个别调整的温度调整部分,对各导头的作用时间进行调整的时间调整部分、以及产生与上述温度调整部分及时间调整部分给定的调整值对应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部分。
按照本发明,将各导头配置在相同的或不同的经络上的多个穴位同时作用时,可以根据每个经穴的热传导特性的不同来调整温度和作用时间,对任何一个经穴实施最佳热炙治疗,从而可以进行舒适的治疗,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热炙治疗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热炙治疗器外观平面图;
图3是导头的纵剖面图;
图4是导头的发热体平面图;
图5是治疗器主机电路结构方块图;
图6是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工作区说明图;
图7是变换表说明图;
图8是时间调整部分设定时间的原理说明图;
图9是温度调整部分设定导头温度的原理说明图;
图10是与设定温度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状态说明图;
图11是表示驱动控制部分的电路结构之一例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驱动控制部分的电路结构之一例的电路图;
图13是表示CPU(中央处理机)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图13中的ST9的详细流程图;
图15是图13中的ST10的详细流程图;
图16是图13中的ST8的详细流程图;
图17是图11中的驱动控制部分的时间图。
图1及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炙治疗器1的外观。
该热炙治疗器1是由向人体外表的不同经穴同时施加热作用的6个导头(2)和向各导头(2)供给驱动信号使之加热的治疗器主机3构成的,各导头2与治疗器主机3之间用导线4连接。
各导头2的结构如图3之剖面图所示,在产生远红外线的底板5上重叠着发热体6,该底板5及发热体6用橡胶等具有耐热性能的注模材料包起来形成模制部分7。该模制部分7在底板5的下面有开口部分8,在开口部分8的底部挨着底板5的下表面设有吸湿体9。吸湿体9用来吸收治疗过程中出的汗水,并防止在治疗部位附近造成低温烧伤,它用棉花等纤维或海绵等制成,并含有艾蒿或大蒜等具有药物成分的粉末。
上述底板5是将发射远红外线的氧化锆、氧化铝、堇青石、硅石等的粉末制成板或将这些粉末涂敷在板上而成,这些远红外线发射物质,通过加热激发,便发射远红外线。
图4所示为上述发热体6与底板5接触的那一面的状态。
该发热体6在印刷电路底板10的表面印制有导电片11a、11b,电阻12焊接在该导电片11a和11b之间。上述治疗器主机3连接的导线4与导电片11a、11b连接,通电后电阻12产生的焦耳热可使整个发热体6发热。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片11a、11b印制在印刷电路底板10的整个表面上,因此导热性好。
确定了各导头2在人体外表上的适当位置后,可用胶布等从上面将其固定住,但不限于这一种方式,也可以在导头2的开口部分8的周围两侧贴上胶布,只要用胶布将导头2固定在人体外表上即可。
现在回到图1及图2,在上述治疗器主机3的底盘13的后端部分设有时间显示部分14,在底盘13上面还装有温度调整部分15、温度显示部分16、时间调整部分17、端子连接部分18。
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用来对各导头2的设定温度进行个别调整,分“强”、“中”、“标准”、“弱”四档。每个导头2都设有将设定温度向高温方向转换的高温转换开关19,以及将设定温度向低温方向转换的低温转换开关20。
上述温度显示部分16用来通过点亮LED(发光二极管)群体21中的某个LED来显示各导头2的温度设定状态,根据高温转换开关9或低温转换开关20的按压操作,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向“强”、“中”、“标准”、“弱”、“OFF”(断)各位置移动。
上述时间调整部分17用来连续调整使各导头2间歇工作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该部分设有用来增加时间的时间增加开关22、用来减少时间的时间减少开关23、用来固定已调整好的时间值的设定开关24、用来将设定时间及设定温度设定在标准状态的复位开关25、以及开始工作用的起动开关26。
上述时间显示部分14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上述时间调整部分17的调整值即全部导头2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由5个显示器27A-27E进行数值显示。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间歇工作设定为3次,第1显示器27A显示第1次工作时间,第2显示器27B显示第1次停止时间,第3显示器27C显示第2次工作时间,第4显示器27D显示第2次停止时间,第5显示器27E显示第3次工作时间。
上述端子连接部分18由6个导头连接端子28、6个连接不良指示用的LED29和1个电源连接端子30构成,因此可将连接在各导头2的导线4上的插头31分别连接到各导头连接端子28上,以及将安装在电源插头32的导线33另一端上的插头34连接到电源连接端子30上,还可将它们拔下来。
图5表示采用微机的治疗器主机3的电路结构。
图中CPU35是控制和运算主机,由ROM(只读存储器)36和RAM37构成微机。ROM36中包括存储程序的程序存储器38,以及存储后面讲到的变换表的表存储器39。而RAM37则用来读、写各种数据。另外,时钟脉冲发生器40发生时钟脉冲信号CK,并输入到CPU35中。
驱动控制部分41用来驱动第1至第6各导头2,显示控制部分42用来驱动时间显示部分14的各显示器27A至27E,指示灯控制部分43用来驱动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上述CPU35根据ROM36的程序,一方面对RAM37进行数据读写,一方面对各开关的信号输入及对驱动控制部分41、显示控制部分42及指示灯控制部分43的信号输出进行一系列控制。这些电路的各个部分都组装在底盘13中。
图6表示上述RAM37的工作区,在存储区域44-51中存储上述时间调整部分17所设定的数据,在存储区域52-58中存储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所设定的数据。
图7表示存储在上述表存储器39中的变换表TB的内容。该变换表TB用来将温度调整部分15中的高温转换开关19及低温转换开关20的操作数据变换成时间数据。后面详细说明。
图8表示由上述时间调整部分17设定时间的原理。
图中TN1、TF1分别表示各导头2间歇工作时第1次的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Tol表示第1次工作周期(T01=TN1+TF1)。同样,TN2、TF2分别表示第2次工作时间和停止时间,T02表示第2次工作周期(TO2=TN2+TF2)。再者,TN3表示第3次工作时间,TO3表示第3次工作周期(TO3=TN3)。这些工作时间、停止时间、工作周期的各数据都存储在上述RAM37的存储区域44-51中。
图9表示由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设定导头2的温度的原理。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接通或断开驱动各导头2的驱动信号P1-P6,固定该驱动信号P的一个周期t0的长短,并根据接通时间t-Ni(设i=i-6)的长短变化,将温度设定为“强”、“中”、“标准”、“弱”4档。
图9(1)是设定温度为“标准”时的驱动信号P1-P6,图9(2)是“强”时的、图9(3)是“中”时的、图9(4)是“弱”时的驱动信号P1-P6,接通时间tNi由长到短依次为“强”、“中”、“标准”、“弱”。
图10表示设定温度分别为“强”、“中”、“标准”、“弱”时,导头2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a表示“强”时的温度特性,b表示“中”时的温度特性,c表示“标准”时的温度特性,d表示“弱”时的温度特性。
图11表示上述驱动控制部分41的电路结构之一例。
该驱动控制部分41由温度控制部分60、时间控制部分61和检测信号发生部分62构成。上述温度控制部分60包括经过“与”电路63输入起动信号和时钟脉冲信号CK的第1计时器64、以及对该第1计时器64的计时输出与设定器65、66的设定数据进行比较的7个比较电路67、68。在6个设定器65中,分别设定上述接通时间tN1-tN6,在剩下的一个设定器66中设定激发信号P的一个周期t0。
在这些比较电路中,6个比较电路67与各导头2对应。剩下的一个比较电路68构成清除电路,该比较电路68的比较结果输出后传输给第1计时器64的清除端子RS。
上述时间控制部分61包括经过“与”电路69输入起动信号和时钟脉冲信号DK的第2计时器70、以及对该第2计时器70的计时输出5设定器71、72的设定数据进行比较的2个比较电路73、74。在一个设定器71中,以适当的时间值依次设定上述工作时间TNj(设j=1-3),在另一个设定器72中,以适当的时间值依次设定上述工作周期T0j(j=1-3)。一个比较电路74构成清除电路,其比较结果输出后传输给第2计时器70的清除端子RS。
上述温度控制部分60中的各比较电路67的比较结果的输出,分别经过倒相电路75后作为“与”电路76的一个输入,另外,上述时间控制部分61中的比较电路73的比较结果的输出,经过倒相电路77及“与电路78作为上述各“与”电路76的另一个输出。各“与”电路76求得各自的两个输入的逻辑积后,产生驱动信号P1-P6,并将各驱动信号P1-P6传输给图12所示的各导头2的驱动晶体三极管81,使各导头2的上述电阻12通电。
上述检测信号发生部分62包括2个界限检测电路79、80。一个界限检测电路79检测来自上述时间控制部分61的“与”电路78的输出信号前沿,另一个界限检测电路80检测其后沿,并分别输出检测信号。
在图12中,LED82是对应于各导头连接端子28设置的,它能告知装在各导头2的导线4上的插头31是否确实插入了各导头连接端子28中。也就是说,当驱动晶体三极管81导通时,LED82中无电流,灯不亮,但如果驱动晶体三极管81导通时,LED82中有电流流过,灯亮,则告知接触不良。
图13表示上述CPU35的控制顺序。
图中ST1是检查电源是否接通,当判定为“yES”(是)时,CPU35在RAM37的工作区中分别写入工作时间TN1-TN3为5分钟,停止时间TF1及TF2为0.5分钟,因此工作周期T01、T02为5.5分钟,工作周期T03为5分钟、阶段值n1-n6为“2”,以及驱动信号P1-P6的一个周期t0的给定值等作为标准数据(ST2)。接着,CPU35通过显示控制部分42及指示灯控制部分43,使时间显示部分14及温度显示部分16工作,显示出标准数据(ST3)。
图2中的时间显示部分14及温度显示部分16所示的状态即为标准数据。
然后,CPU35在ST4-ST6中分别判断时间调整部分17中的起动开关26、复位开关25及设定开关24等是否接下,在ST7中判断温度调整部分18中的高温转换开关19或低温转换开关20是否按下。如果ST4为“yes”时,CPU35对驱动控制部分41发出起动信号,开始驱动热炙治疗器1,如果ST5为“yes”时,返回ST2,进行标准数据的写入处理。另外,如果ST6为“yes”时,则进行S9,移到时间调整程序,如果ST7为“yes”时,进入SR10,移到温度调整程序。
图14详细地表示出上述ST9的时间调整顺序。在图的ST9-1中,将CPU35的计数器m置1,时间显示部分14的第1显示器27A的显示值闪亮(ST9-2)。接着,CPU35在ST9-3判断是否将时间增加开关22按下,在ST9-4判断是否将时间减少开关23按下。
如果ST9-3为“yES”,则进入ST9-5,检查计数器m的内容是否为奇数。这时因m=1(奇数),ST9-5的判定为“yes”,则更新为将第1次工作时间TN1加1的数值(ST9-6)。
如果ST9-4为“yes”,则进入ST9-8,检查计数器m的内容是否为奇数。这时因m=1(奇数),ST9-8的判定为“yes”,则更新为将第1次工作时间TN1减1的数值(ST9-9)。
再者,每次按下时间增加开关22或时间减少开关23时,都按同样的顺序反复进行。
当第1次工作时间TN1调整完毕、并按下设下开关24后,ST9-11便为“yes”,接着在ST9-12中,计数器m的内容增加为“2”。接着在ST9-13中,判断计数器m的内容是否超过“5”。这时因其判定为“NO”(否),则回到ST9-2,时间显示部分14中的第2个显示器27B的显示值闪亮。
接着,CPU35在ST9-3中判断时间增加开关22是否按下,在ST9-4中判断时间减少开关23是否按下。如果ST9-3为“yES”,则在ST9-5中检查计数器m的内容是否为奇数。这时因m=2(偶数),ST9-5的判定为“NO”,则更新为第1次停止时间TF1加0.1的数值(ST9-7)。
如果ST9-4为“yes”,则进入ST9-8,检查计数器m的内容是否为奇数。这时因m=2(偶数),ST9-8的判定为“NO”,则更新为第1次停止时间TF1减0.1的数值(ST9-10)。
再者,每次按下时间增加开关22或时间减少开关23时,都按同样的顺序反复进行。
当第1次停止时间TF1调整完毕,并按下设定开关24时,ST9-11为“yes”,在ST9-12中,计数器m的内容增加为“3”后,从ST9-13返回ST9-2,移到第2次工作时间TN2的调整。
这样,顺序对第2次工作时间T22、第2次停止时间TF2、第3次工作时间TN3进入ST9-14,由这些工作时间及停止时间算出工作周期R01-T03,并存储到TAM37中。
图15详细地表示出图13中的SR10的温度调整顺序。
首先CPU35在ST10-1-10-4中判断6个高温转换开关19或6个低温转换开关20中的任意一个开关是否被按下了。
现在如果按下第1个导头2的高温转换开关,则ST10-1断定为“yES”,CPU35便在ST10-5中判断置于RAM37的存储区域52中的阶段值n1是否为最大值“4”。这时因上述阶段值n1作为标准值而置“2”,所以其判定为“MO”,在ST10-6中,阶段值n1增加为“3”,温度被设定在“中”,CPU35将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移到“中”(ST10-7)。
然后按下高温转换开关19,则ST10-1判定为“yes”,ST10-5的判定为“NO”,阶段值n1进一步增加了为“4”,温度被设定在“强”,CPU35将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移到“强”(ST10-6,10-7)。这样,每次按下高温转换开关19,阶段值n1都随之增加直至最大值“4”,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随之移动。
如果按下第1个导头2的低温转换开关20时,ST10-3便为“yES”,CPU35在ST10-11中判断置于RAM37的存储区52中的阶段值n1是否为最小值“0”。在初始状态,因上述阶段值n1作为标准数据被置于“2”,所以其判定为“NO”,在ST10-12中,阶段值n1减小,变为“1”,温度设定在“弱”,CPU35将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移到“弱”(ST10-13)。
再按下低温转换开关20,ST10-3的判定为“yES”,ST10-11的判定为“NO”,阶段值n1进一步减小,变为“0”,温度被设定在“OFF”(断开),CPU35将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移到“OFF”(ST10-12,10-13)。这样,每次按下低温转换开关20,阶段值n1随之减小,直到地达到最小值“0”,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随之移动。
同样,在按下第2-第6个导头2的高温转换开关19时,温度显示部分16的LED群体21中的亮灯位置向“强”的方向移动,而在按下低温转换开关20时,亮灯位置向“OFF”方向移动。另外在图15中,表示出了按下第6个导头2的高温转换开关19后的顺序为ST10-8-ST10-10,按下低温转换开关20后的顺序为ST10-14-ST10-16。操作第2-第5个导头2的开关时,其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同。
图16详细地表示出图13中的ST8中治疗器的工作顺序,图17示出了图11中的驱动控制部分41的时间图。
在图16中的ST8-1中,CPU35在将内部计数器j的值置“1”后,在ST8-2中,从RAM37的存储区44、45中读出第1次工作时间TN1及工作周期T01,并分别置于设定器71、72中。
接着,在ST8-3中,CPU35参照表存储顺39,读出与RAM37的存储区52-57中的阶段值n1-n6对应的接通时间tN1-tN6,并置于第1-第6个导头2的设定器65中,在ST8-4中,将图17(1)所示的起动信号接通。于是向第1、第2各计时器64、70供给时钟脉冲信号CK,开始计时。第1计时器64向温度控制部分60中的比较电路67、68输出计量值,第2计时器70向时间控制部分61中的比较电路73、74输出计量值。
温度控制部分60中的各比较电路67对第1计时器64的计量值分别同各设定器65的设定数据(即驱动信号的接通时间tN1-tN6)进行比较,如果计量值在设定数据以上,则比较结果的输出(图17(5))上升。另外,构成清除电路的比较电路68也对第1计时器64的计量值同设定器66的设定数据(即驱动信号的一个周期tN0)进行比较,如果计量值在设定数据以上,则比较结果的输出上升,通过其上升清除第1计时器64,因此各比较电路67的比较结果的输出下降。各比较电路67的比较结果的输出通过各倒相电路75将正负反转,其倒相输出(图17(6))被输送给对应的“与”电路76。另一方面,时间控制部分61的比较电路73对第2计时器70的计量值同设定器71的设定数据(即工作时间TN1)进行比较,如果计量值在设定数据以上,则比较结果的输出(图17(2))上升。另外构成清除电路的比较电路74也对第2计时器70的计量值同设定器72的设定数据(即工作周期T01)进行比较,如果计量值在设定数据以上,则比较结果的输出上升,通过其上升来清除第2计时器70,因此比较结果的输出通过倒相电路77将正负反转,其倒相输出(图17(3))被输送给“与”电路78。起动信号作为该“与”电路78的另一个输入信号被输入进来,该“与”电路78的“与”输出如图17(4)所示。
该“与”输出被输送给上述各“与”电路76,各“与”电路76求出上述“与”输出与各倒相输出的逻辑积,产生驱动信号P1-P6(图17(7)),分别输送给图12所示的各驱动晶体三极管81。
各驱动晶体三极管81由上述驱动信号P1-P6驱动,在与工作时间TN相当的时间内,有电流流过各导头2中的电阻12,使发热体6发热。这时,各导头2的温度设定在与驱动信号P1-P6的接通时间tN1-tN6相应的温度,所产生的热量传到底板5上,从底板5向下进行热炙治疗。另外,吸湿体9将发出的汗水吸收掉,防止在人体外表造成低温烧伤,利用从上述底板5发出的远红外线和吸湿体9所含药物成分的作用,对各经穴进行有效的热炙治疗。
经过工作时间TN1后,驱动信号P1-P6被断开,停止向各导头2的电阻12供电,在停止时间TF1内,发热体6停止发热。
当上述“与”电路78的“与”输出下降时,检测信号发生部分62的一个边缘检测电路79对它进行检测,并向CPU35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输入CPU35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输入CPU35后,步8-5断定为“yes”,计数器j增加到“2”(步8-6)。下步8-7判断计数器j的值是否达到“3”,这时因断定为“NO”,所以进入步8-8,接着CPU35将下一次工作时间TN2置于设定器71中。
于是经过停止时间TF1后,激发信号P1-P6被接通,在与工作时间TN2相当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各导头2的电阻12,发热体6发的热。这时同样,各导头2的温度被设定在与激发信号P1-P6的接通时间tN1-tN6相应的温度。
当上述“与”电路的“与”输出上升时,检测信号发生部分62的另一个边缘检测电路80对它进行检测,并向CPU35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输入到CPU35后,步8-9断定为“yes”,则进入步8-10,接着CPU35将下一个工作周期T02置于设定器72中。
经过第2次工作时间TN2后,发热体6同样在停止时间TF2内停止发热,此后发热体6再在第3次工作时间TN3内发热,则ST8-7判定为“yes”,CPU35将起动信号断开,热炙治疗结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热炙治疗器由向人体外表的不同位置同时施加温热作用的多个导头2和向各导头2供给驱动信号使之加热的治疗器主机3构成。在上述治疗器主机3中,装有分别调整各导头2的温度用的温度调整部分15、调整各导头2的工作时间用的时间调整部分17、以及根据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及时间调整部分17的调整值发生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部分41。因此将各导头2配置在相同的或不同的经络上的多个穴位同时工作时,可根据每个经穴的热传导特性的不同,来进行温度调整和时间调整,对任何一个经穴进行最佳热炙治疗,从而可以进行舒适的治疗,并可望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
1.热炙治疗器由对人体外表不同位置同时施加温热作用的多个导头(2)和向各导头(2)供给驱动信号使其加热的治疗器主机(3)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治疗器主机(3)包括分别调整各导头(2)的温度用的温度调整部分(15)、调整各导头(2)的工作时间用的时间调整部分(17)、以及根据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及时间调整部分(17)的调整值产生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部分(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炙治疗器,其特征是上述各导头(2)的结构是在产生远红外线的底板(5)上配置发热体(6),用具有耐热性能的注模材料将底板(5)和发热体(6)包起来,形成模制部分(7),模制部分(7)在底板(5)的下面有开口部分(8),同时在开口部分(8)的底部装有吸湿体(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炙治疗器,其特征是上述各导头(2)与各自的导线(4)连接,各导线(4)的前端设有插头(31),可连接到设置在治疗器主机(3)上的导头连接端子(28)上,也可拔下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炙治疗器,其特征是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设有对每个导头(2)的设定温度按阶段分别调整用的转换开关(19)、(20),并由温度显示部分(16)显示各导头(2)的温度设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炙治疗器,其特征是上述时间调整部分(17)是用来调整各导头(2)间歇地工作,该部分上装有用来增加或减少工作时间及停止时间的开关(22)、(23),以及使调整值固定用的设开关(24),由时间显示部分(14)来显示上述工作时间及停止时间的调整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炙治疗器,其特征是上述温度调整部分(15)、时间调整部分(17)及驱动控制部分(41)都与微机连接,微机的CPU(35)根据程序分别控制温度调整部分(15)的温度调整动作、时间调整部分(17)的时间调整动作、以及驱动控制部分(41)对各导头(2)的驱动。
全文摘要
热灸治疗器由产生热作用的多个导头和向各导头供给驱动信号的治疗器主机构成。主机上装有温度调整部分、时间调整部分、驱动控制部分。各导头的结构是在产生远红外线的底板上设置发热体,用具有耐热性能的注模材料形成模制部分,模制部分下面的开口部分装有吸湿体。采用本发明能防止低温烧伤,进行有效的热灸治疗。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72336SQ9210411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9日
发明者浦上英明 申请人:浦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