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51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暖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用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的,以液体为热传导介质的,带状的保健取暖用具。
以液体为热传导介质的取暖用具,传统的有热水袋或暖水壶,不但热量散失很快,保温时间短,又不能固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热敷而同时不影响人的日常起居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即保持传统的取暖方式,又可以在不影响使用人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固定于身体任何部位达到热敷或取暖作用的,使用方便的保健取暖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棉制品或化纤制品为原料制成的,有内、外两层并底部连接的长条状取暖带,在该带内、外两层的中间夹层内可以安放一个或多个采用金属、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内可存放液体的扁管形暖壶,通过更换壶内液体或通电加热壶内的电加热器使壶内的液体升温,当取暖带的温度达到摄氏60度至摄氏80度的范围,并不致于烫伤皮肤时,将取暖带缠绕固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达到热敷保健和取暖的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是传统取暖方法的改进,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用电加热方式使取暖带升温,也可在无电源的地区采用更换壶内液体的方法使取暖带升温来达到热敷保健的效果,并可作寒冷冬季取暖之用,应用范围广,此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点是采用带状结构后,可以在不影响日常起居活动的情况下将暖壶有目的地固定在身体任何部位作热敷治疗,增减暖壶数量可适应热敷面积大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为暖壶的剖视图;图3为暖壶的俯视图;
图1示出了取暖带的透视图。由棉布做成的长条状取暖带,外层5和内层6的底部连接,两层之间的夹层1内安放塑料制成的扁管状的暖壶3两个,每个暖壶3相对应的内层6上连接一截翻盖2,可以通过拉锁4和外层5连接,用以固定暖壶3不能翻出夹层1外,取暖带的外层5内衬有保温材料,以减少热量损失,取暖带两端在间隔一定距离装有搭扣7,供缠绕身体不同部位时可调节距离。
图2和图3示出了暖壶3的结构。暖壶3的上端有一个供更换液体用的壶口11,壶盖9和壶口11螺纹连接,以防止壶内液体渗漏出壶外,用于加热暖壶3内液体12的电加热器10固装在壶盖9中间,当需要给暖壶3内的液体12加温时,将电源插头8接通电源,即可使取暖带升温到需要的温度。
使用时,只要将电源插头8接通在220V电源上,电加热器10即可加热暖壶3内的液体12,升温到摄氏60度至摄氏80度时,切断电源,将取暖带缠绕到患者身体上需要取暖或热敷的部位,并连接两端搭扣7。一般可以用来热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胃寒、痛经等症,由于取暖带固定在患者身上,所以不影响使用人的室内起居和户外活动,取暖带也是寒冷冬季的取暖佳品,将暖壶3从取暖带中取出,可单独作暖手壶用。在没有市电的边缘地区,可以拧开壶盖9更换加热液体12的办法,也可方便使用此种取暖带。
权利要求1.一种由棉制品或化纤制品为原料制成的取暖带,其特征在于取暖带的外层5和内层6底部连接的中间夹层1内安放多个上端有壶口11和壶盖9的扁管形暖壶3,每个暖壶3相对应的内层6上端连接一截翻盖2,可以通过拉锁4和外层5联接,取暖带两端在间隔一定距离装有搭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带,其特征在于暖壶3的上端的壶盖9和壶口11采用螺纹连接,电加热器10固装在壶盖9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带,其特征在于暖壶3可以用金属、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带,其特征在于取暖带外层5中衬有保温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液体为热传导介质的取暖带,这种以棉布或化纤为原料的有内、外两层并底部连接而形成长条状的夹层内放置多个内藏电加热器的暖壶,定时通电加热或更换壶内液体,使取暖带升温并缠绕固定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即可热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胃寒、痛经等症,并以增减取暖带夹层中暖壶的数量,来适应热敷部位的大小,使用中安全、无毒,适用面广,同时还可作冬季外出时取暖之用。
文档编号A61F7/00GK2140728SQ9221588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7日
发明者秦松 申请人:秦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