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44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在目前的有关文献报告中,hutter用加压髓内钉治疗股骨,肱骨和胫骨骨折,但未说明加压器的构造,也未报道此钉治疗尺,挠骨骨折。马元章等设计的加压髓内针治疗四肢长骨骨折能获得牢靠的固定,但部份病例发现有针槽的前端与横销之间存在间隙,未起到骨折加压作用,可有螺帽和垫圈松动和脱落,有时需加用外固定器。目前国外先进的内锁钉(interlockinghailing),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有固定可靠、防止旋转等特点,若上、下加栓则为静态固定,有应力遮挡作用,如反上端加栓,靠早期下床负重产生压应力,但不能由体外调节加压,且操作复杂,需要良好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对骨折端有纵向、左右、前后三方位的应力,即是可多平面固定,通过体外调节,对骨折端产生持续加压作用的一种可调式加压髓内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可调式加压髓内钉由带孔髓内钉(1)骨圆针(2)和外加压器(3)构成,骨圆针(2)横穿带孔髓内针(1)孔槽(4)及骨,并同外加压器(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压器(3)可由全螺纹杆(5),圆盘偶合(6),固定柄(7)和加压螺帽(8)所构成,全螺纹杆(5)上带有公制尺寸刻度指示调压,并装有固定柄(7)和加压螺帽(8),固定柄(7)上钻有一个圆孔(9),圆盘偶合(6)上带有角度标定单位,能变化角度,并安装在全螺纹杆(5)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固定牢固,无松脱现象,带尺寸刻度,角度标志,精确度高。
2、本发明为体外调节持续性加压,为动态固定,产生纵向压应力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无应力遮挡效应。
3、能早期活动关节,避免伤肢因长期制动所引起的并发症。
4、适应症广,对长骨开放、闭合性骨折均能应用。
5、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灵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
图1-图2,首先选用系列梅花髓内钉,根据骨折部位确定孔距,钻出两个8×5mm的孔槽(4),外加器(3)选用2根6×250mm两端刻有公制尺寸刻度的全螺纹杆(5),中央安装一个刻有角度标定单位的圆盘偶合(6),并在其两端分别安装钻有圆孔(9)(孔径为4×4mm)的固定柄(7)和加压螺帽(8),骨圆针(2)为2根,直径为3mm,它横穿髓内钉孔及骨并同固定柄(7)上的圆孔(9)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1)应用常规穿钉操作方法。
(2)采用滑动式定位器,标记骨圆钉(2)孔位置避开原切口,横穿髓内钉孔槽(4),即经皮质——孔槽——皮质路径,上、下各一根,不需透视均可顺利穿过。
(3)装过可调式外加压器(3),调整好螺杆(5)上加压螺帽(8),关闭切口。
(4)术后3-5天疼痛缓解后可扶双拐下地或邻近关节锻炼,1周后再调节加压螺帽(8),每次旋转两圈,可使支架位移2mm,间歇3-5天后再继续调节,原则上以病人不感疼痛为宜,一般调节使支架位移4-6mm范围内即可获得满意效果,待有中等量骨痂生长,可拆除外加器(3),髓内钉(1)在手术后4-6月拨出。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加压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它同带孔髓内钉(1),骨圆针(2)和外加压器(3)所组成,骨圆针(2)横穿带孔髓内钉(1)孔槽(4)及骨,并同外加压器(3)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髓内加压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压器(3)由全螺纹杆(5),圆盘偶合(6)、固定柄(7)和加压螺帽(8)所构成,全螺纹杆(5)两端带有公制尺寸刻度,并装有固定柄(7)和加压螺帽(8),固定柄(7)上钻有一个圆孔(9),圆盘偶合(6)上带有角度标定单位,并安装在全螺纹杆(5)的中央。
专利摘要可调式髓内加钉由髓内针、骨圆针和外加器所组成,骨圆针横穿带孔髓内钉孔槽及骨,并同外加压器连接,这种加压固定器,综合了髓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优点,作用于骨折端有纵向、左右、前后三方位的应力,保证了骨折端的稳定,内体外调节,产生的纵向压应力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可避免骨折端因受压面部分吸收所致的骨阻作用,使伤肢在不负重或(和)负重时,骨折断面能持续获得符合生物力学的应力,缩短骨折愈合期,提高疗效。
文档编号A61B17/58GK2137137SQ9222888
公开日1993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日
发明者敖福荣, 胡建山, 马云军 申请人:敖福荣, 胡建山, 马云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