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71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脊柱的骨折脱位或腰椎滑脱的脊柱复位器。
脊柱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在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损伤严重,病残率高。目前仍没有完善的复位器械。如哈氏棒、Dicr氏棒仅有撑开作用,Luque氏棒、椎弓根钢板螺丝钉只有提拉作用力,CDI系统提拉作用也不明显。虽然,专利号8821626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脊柱复位器”已具备纵向撑开和横向提拉两种作用力,但是这种复位器的承力点摩擦力不足,并且手术时,该器械的前端经过椎管,因此,增加了手术困难,并易造成手术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脊柱复位器,它能可靠、方便、安全地进行手术。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包括固定臂1,复位臂2,两臂之间通过由螺杆及螺帽构成的垂直升降臂3连接,复位臂尾部固接一复位臂支架4,由丝杠和螺母构成的横向移位装置5,装于固定臂和复位臂支架上,这是申请人在88216261.6专利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将复位臂顶端6作成“L”型,将固定臂顶端7作成“L”型,两臂合拢为“T”型,复位臂及固定臂顶端有与椎弓根螺钉配合的螺孔8和9。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采用了有螺孔的“L”型顶端,可将本器械固定于椎弓根螺钉上,对患者无伤害且安全可靠;操作不经过椎管,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手术后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在实施例中,有一个作为复位臂支点用的移动臂10,其一端固定于固定臂下部,另一端的顶部接近于复位臂支架。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复位器,包括有固定臂、复位臂、两臂之间通过由螺杆及螺帽构成的垂直升降臂连接,复位臂尾部固接一复位臂支架,由丝杠和螺母构成的横向移位装置,装于固定臂和复位臂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复位臂与固定臂两壁顶端分别为“L”型,两臂合拢为“T”型,复位臂及固定臂顶端有与椎弓根螺钉配合的螺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作为复位臂支点用的移动臂,其一端固定于固定臂下部,另一端的顶部接近于复位臂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骨折脱位、腰椎滑脱的手术医疗器械。该器械可使脊柱水平和垂直移动。器械主要包括固定臂、复位臂、两壁之间有升降臂,复位臂尾部固接一复位支架,在复位支架和固定臂上装有移位装置,该装置的主要特点是臂前端为有孔“L”形,可接于椎弓根螺钉上,手术中对患者无伤害且安全可靠;操作时,不经过椎管,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手术后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7/58GK2152512SQ9320047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6日
发明者黄立诚 申请人:黄立诚, 天津市中医学院霸州市联营神龙保健新品联营制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