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77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糖尿病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之专用带状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对人体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易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一般理疗、针刺、外敷疗法治疗糖尿病,也有疗程长,效果不稳定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身上佩带、可固定药袋并通过发热袋加温促进药物吸收、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糖尿病专用带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长方形的盛纳袋1的两端分别于挂圈4.1和挂圈4.2连接,盛纳袋自身有若干透气孔3,以利于发热袋产生发热效应,盛纳袋之一侧上1/3之处有挡拦松紧带2,同侧下1/4处有盛纳袋袋口5,(实即由盛纳袋之反折部分而成),挡拦松紧带2及盛纳袋袋口5之两端分别固定于盛纳袋上,供装纳发热袋、药袋使用;固定松紧带6(两条)之一端与挂圈4.1连接,另一端反折通过调节卡7而形成可调松紧带8,通过可调松紧带可随意调节其长度,以适应不同人之佩戴;挂钩9连接于可调松紧带之末端,使用时与挂圈4.2钩挂,即可起到固定盛纳袋作用。
药袋10为长方形,由纱布构成,供盛装中药末用。其一侧之全面及另一侧之上下各1/3处,被塑料膜覆盖,以防止浸湿药液后,其药液向盛纳袋渗透,使其未覆盖部分可更好地对敷贴处发挥治疗作用。药袋内盛有专门敷脐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末,其处组成为桂枝、黄连、石膏、高良姜、丁香、干姜、吴茱萸。与其配合使用的糖尿病专用敷脐治疗液,供使用药袋时浸渍用,其处方组成为木瓜、荔枝核、黄芪、绿茶、白酒。
发热袋12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塑料膜,外层为棉绒布类,袋内装盛铁末、碳、弱酸、盐类等物后密封,使用时将袋面之一侧适当扎孔或将预先设置的通气孔放开,即可通过袋内物之化学反应,而释放热能(温度为43℃-52℃之间,温度保持时间为15-20小时),借此达到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之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叙述。


图1为糖尿病治疗带的结构图。
图2为药袋结构图。
图3为发热袋平面图。
参照
图1、图2及其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结构如上所述。将药袋10在药液中浸湿,取出,擦干塑料膜11沾带之药液,插入档拦松紧带2及盛纳袋袋口5之中间,使发热袋12一侧通气后放置于盛纳袋1内,其通气之一面紧贴盛纳袋壁侧13,另一侧下端插入盛纳袋袋口5,上被档拦松紧带2档拦,即被固定于盛纳袋中。将盛纳袋置于腹脐部位,使药袋正对脐眼,调整可调松紧带8,使其长短适宜,将挂钩9钩挂在挂圈4.2上,即可开始发挥治疗作用。
该糖尿病治疗带专门用于治疗糖尿病,使用方便、安全,效果明显、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专门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带,两条固定松紧带6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与盛纳袋1一端连接的挂圈4.1上,挂钩9可与连接于盛纳袋1另一侧的挂圈4.2进行钩挂,其特征是所述的盛纳袋1上有透气孔3及档拦松紧带2、盛纳袋袋口5,盛纳袋1装纳专门治疗糖尿病之药袋10及其促进其吸收的发热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袋及其药袋,其特征是药袋10内装有通过盛纳袋1而专门用于敷贴脐部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末及其中药液,其中药末之组成处方为桂枝、黄连、石膏、高良姜、丁香、干姜、吴茱萸;其中药液之组成处方为木瓜、荔枝核、黄芪、绿茶、白酒。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带,盛纳袋上有透气孔及挡拦松紧带和盛纳袋袋口,药袋及其发热袋可置放并固定于盛纳袋上,盛纳袋之一侧有与其连接的松紧带,松紧带带端之挂钩可与盛纳袋之另一侧进行钩挂而固定于人体。该治疗带用于治疗糖尿病,使用方便、安全,效果明显、稳定。
文档编号A61M37/00GK2145043SQ9320103
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日
发明者申鸿砚 申请人:申鸿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