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透析煎药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10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温透析煎药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具,特别是用于中草药汤剂与药膳的制作用具。
现有中草药汤剂与药膳的制作方法是将中草药置于一容器(砂锅、药锅等)内煎制而成(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中草药汤剂与药膳制作方法的专利文献)。
现有方法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热源不可控温,导致汤液溢出药渣糊底的问题,同时存在汤剂与药渣分离的困难,以至于操作者不得不经常搅拌容器内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温透析煎药锅,它能有效地防止因热源温度过高造成的汤剂溢出及药渣糊底的问题,同时解决汤剂与药渣分离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可控温的电炉上装一容器,该容器上有一壶嘴,汤剂煎好后可自壶嘴内倒出,该容器内另有一内胆可以装药物,内胆周围及底部有数十个透析孔,煎药过程中药物成分可自透析孔透析而出。
本控温透析煎药锅之优点是可控温的,因此可省去人工搅拌,又因配备了内胆,所以药渣不会糊底,也便于汤剂与药渣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
给出附图是实施例“控温透析煎药锅”的剖面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将“控温透析煎药锅”详细解说如下“控温透析煎药锅”如附图所示、是由控温电炉(5)(属已有技术)、壶体(3)、内胆(4)、壶盖(1)4部分组成。
其特征在于控温电炉(5)有高低温控制,壶体(3)上有一壶嘴,壶嘴高度约与壶口一致,内胆(4)呈杯状,内胆(4)底部与壶体(3)底部相距0.5~8cm,内胆(4)上有一凸边缘可坐于壶体(3)的壶口处,壶盖(1)上有一钮便于抓取,壶盖(1)的外缘与壶体(3)的壶口对齐。
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保健用具,特别是用于中草药汤剂与药膳制作的控温透析煎药锅,控温透析煎药锅是由控温电炉(5)、壶体(3)、内胆(4)、壶盖(1)4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壶体(3)上有一壶嘴,壶嘴高度约与壶口一致,内胆(4)呈杯状,壶盖(1)上有一抓钮,壶盖(1)的外缘与壶体(3)的壶口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透析煎药锅其特征是内胆(4)底部与壶体(3)底部相距0.5~8cm,内胆(4)的周围及其底部开有数十个孔(2),内胆(4)上有一凸边缘可坐于壶体(3)的壶口处。
专利摘要控温透析煎药锅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具,特别是用于中草药汤剂与药膳的制作用具。是为中草药汤剂与药膳的制作过程中因热源不可控温,造成汤液溢出、药渣糊底的问题及汤剂与药渣分离困难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是在一可控温的电炉上装一容器,该容器上有一壶嘴,汤剂煎好后可自壶嘴内倒出,该容器内另有一内胆可以装药物,内胆周围及底部有数十个透析孔,煎药过程中药物成分可自透析孔透析而出,便于汤剂与药渣的分离。
文档编号A61J3/00GK2187947SQ9320639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永祥, 陈宝琴, 汲勇 申请人:刘永祥, 陈宝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