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骨折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54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骨折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骨伤的电动医疗器械,特别适用于骨折定位后的固定、治疗和康复。
骨折的传统疗法是在骨骼复位后以制为主,必须长时间的固定,致使局部血液循环减低,新陈代谢下降,关节僵硬,甚至引起肌肉萎缩等现象,这些均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如何使骨折的固定和功能锻炼融为一体,静、动结合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伤治疗中所企盼的理想医疗设备。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骨折电动治疗仪的缺陷,设计出一种科学合理,实用方便,临床疗效好的骨科治疗器械,使骨伤患者减少痛苦,尽快愈合,健康幸福。
本实用新型发明中的电加热加板(或称电热板)可以为骨折肢体加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电动振动器产生机械性振动,使骨折部位机肉组织持续性颤动,达到局部组织相对运动的,目的,促进局部新陈代谢。由于肌肉组织持续颤动,降低了神经未稍的痛阈,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
在电机振动器中的偏心块连接电动机的另一面,贴近偏心块上安装柔性、光滑的传动膜片,改变振动器固定在电热板上的轴线方向,使传动膜片,置于电热板上,电动振动器即可对患者实施按摩动作。这样,电动骨折治疗仪不但可以振动或按摩的方式治疗骨折等疾病;还可以治疗肌肉疲劳、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或用于康复、保健等方面。
电动骨折治疗仪的工作原理见说明书附


图1。它是由控制电路部分(图中细实线所框部分)电热板部分(细虚线框H)和振动器部分(细虚线框P)构成。本设计仪器采用的连线方式如附
图1所示。选用的电器元器件可从市场上选构到。
使用民用交流电源时,电压由220V变为2×16.5V,供电加热夹板和二极管整流用。电加热夹板使用的电源为33V交流安全电压,调控温度的电路系统,定时自动控制电动振动器的电路系统均为12V直流电。电动振动器中的微型电动机采用的电源为9V直流电。通过电动骨折治疗仪的自动控制电路的调试,电热板的恒定温度可根据患者治疗的要求,自动控制在35、37、39、41℃等4个常用的温度档次上,也可以调试控制在35-41℃区间内的任一温度值上。电动振动器的运转速度通过电位器控制,振动时的频率为15-41HZ,振幅为0.13-0.18mm。振动器每工作40-50分钟,中止10-20分钟,持续循环自动运行。采用改变振动器中偏心块的形状,大小或质量,也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振动或按摩的力度。
在尚未供电的边远地区或家庭,可以直接使用36V的直流电源。电器线路图可参见说明书附
图1。
电动振动器的结构见附图2-3它是由电动机2,外壳1,项丝4,偏心块3和固定耳环5组成。附图2、3、4、5为振动器的实例和按摩器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在连接电动机的偏心块另一面,紧贴偏心块以绑敷或粘结等方式安装一柔性、光滑的皮革传动膜片6所形成。
对一台电动骨折治疗仪而言,可配制一个振动、按摩两用的振动器,也可配置振动器和按摩器单一使用的两个器具。按摩治疗使用的传动膜片除皮革制品以外,呢绒毛毡、丝绸棉麻、尼龙化纤制品等均可应用。振动器中偏心块的构造和设计尺寸见附图4-5,一般选用金属材料加工制成。
电加热夹板在治疗过程中起着固定骨骼位置、调节温度、传感振动或按摩的作用。电热板的形状可依照患者治疗部位的生理需要,做成各种形状适宜的电加热夹板或夹板组合,通常使用的有条状、片状、以及它们的组合夹板。电加热夹板上电加热线的绕线方式有由一端出线的往复缠绕式和平面迥返敷设式等,见附
图14~15。
本实用新型申请对象与现有的电动骨折治疗仪相比,显然拓展了多种用途,而且损伤自控方便,科学卫生,无任何副作用,安全耐用,应用范围广阔。该电动骨折治疗仪经过一年多的临床试验观察,证明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病人普遍反映,应用该治疗仪有舒适感,开机之后不愿停机。综合沈阳地区两所医院临床试验的病例,统计结果表明,对73例骨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明显效率56.4%,缩短了治疗时间,无其它副作用。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附图,对电动骨折治疗仪中电动振动器和电热板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自控电路示意图;图2-3,电动振动器剖面图;图4-5,电动振动器传动膜片装配图;图6-7,电热长条直形板示意图;图8-9,电热长条半圆弧形板示意图;
图10-11,电热长条折形板示意
图12,电热长条弓形板示意图;
图13,片状板结构图;
图14-15,电加热线与热敏电阻缠绕长条板示意图;
图16,偏心块剖面图。
其中附图统一标号为电动振动器外壳(1)、电动机(2)、偏心块(3)、顶丝(4)、固定耳环(5)、传动膜片(6)、电热长条直形板(7)、电热长条半圆弧形板(8)、电热长条折形板(9)、电热长条弓形板(10)、圆孔(11)、半圆孔(12)、片状板(13)、骨片(14)、插头(15)、热敏电阻(16)、电加热线(17)、塑料套管(18)、轴孔(19)、顶丝孔(20)。
图1是由控温电路1、振动电路2、定时电路3组成,控温电路由集成块IC2及IC7与电阻、电容器元件组成;IC2为控温电路,IC7提供稳定的12V电源,另外控温通过电位器W2、W3、W4、W5的调节去控制4个温度点值即35、37、39、41℃或者35-41℃任一温度值;振动电路由集成块IC1及IC6与电阻、电容器元件组成,IC1为调压块、IC6提供稳定的12V电源;定时电路由集成块IC1和IC3、IC4、IC5与电阻,电容器元件组成,IC1为定时块,IC3、IC4及IC5提供电源,定时是由IC5通过三极管Q去控制调压块IC6来实现。
图2-3,电动振动器为长方形盒体,在盒体的一边向前延伸出一块短板,在盒体内按装微型电动机2,在2的一端用短轴连接偏心块3,在3的一端按装一个顶丝4,在盒体的底边两侧连接四个相对称的固定耳环5;图4-5,传动膜片6紧贴在3的上面,其6向下折绑扎或粘贴在盒体的四个周边上;图6-7,为电热长条直形板7的示意图,该板7的尺寸规格长×宽×厚选为263mm×45mm×4mm,在板7的两端部分别钻有圆孔11,两侧钻有半圆孔12,供缠绕电加热线17之用;图8-9,为电热长条半圆弧形板8的示意图,该板8的尺寸规格长×宽×厚选为348mm×45mm×4mm,在板8的两个端部分别钻有圆孔11,两侧钻有半圆孔12,供缠绕电加热线17之用,在板8的一端85mm处弯成R16mm半圆形;
图10-11,为电热长条折形板9的示意图,板9的尺寸规格长×宽×厚选为263mm或348mm×45mm×4mm,在板9的两个端部分别钻有圆孔11,两侧钻有半圆孔12,供缠绕电加热线17之用,在板9的一端38mm或35mm处折弯成一个角度;
图12,为电热长条弓形板10的示意图,板10的尺寸规格长×宽×厚选为348mm×45mm×4mm,在板10的两个端部钻有圆孔11,两侧钻有半圆孔12,供缠绕电加热线17之用,在板10的两端各35mm处,以板10的中间为支点两端向下弯成弓形;
图13,是片状板13的结构图,由骨片14,插头15,热敏电阻16,电加热线17,塑料套管18构成的片状板;
图14-15,是电加热线17缠绕长条板的方式和热敏电阻16的装配位置;
图16,是偏心块3的剖面图,3为圆柱体,规格尺寸直径选为20mm,在3的一端离中心线5.5mm处钻有轴孔19,其直径为2mm,供电动机2轴穿过相连接,在轴孔19的上端有顶丝孔20,顶丝4经顶丝孔20紧固在电动机2的轴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操做方法如下操做方法1,对四肢骨折患者经手法整复外固定,或经手术复位内固定之后,再敷以条状电加热夹板,下肢用较长的组合夹板,上肢用较短的,使其松紧度适宜,起固定骨骼位置的作用。当电热板温度上升并恒定在37℃后,将振动器绑扎在治疗部位的电热板上,开机振动。电动骨折治疗仪在第1周,每开动8-10小时,每次开2小时,停0.5小时。在以后,每日可全天开动,仪器按调控的工作--停止规律自动连续运行。振动器振幅大小,以调至病人感到舒适为度。在治疗过程中,通过X线片观察到,用治疗仪第1周无骨痂形成,第2周至第4周骨痂指数为0.5~4.0以上,显效率十分明显。
操做方法2,对一车祸右股骨粉碎骨折患者施行牵引复位后,敷绑片状电热板,应用电动骨折治疗仪实施振动治疗和按摩治疗,初期每日开机4-6小时,后期全日开动。电热板温度恒定在37.2℃,振动时的振幅调为0.15MM振动器以每工作51分钟,中止17分钟的规律自动循环运行。按摩用的传动膜片系采用柔性皮革绑扎固定在振动器外壳上做成的该患者30天后,骨痂指数为5,临床愈合。
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骨伤的电动骨折治疗仪,由自控电路、电热板和电动振动器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电动振动器中一面按装传动膜片6;b,将电热板加工成长条板、片状板以及组合夹板,其长条板形状有直形板7、半圆弧形板8、折形板9、弓形板10;其在长条板的两侧钻有半园孔12、在两端钻有园孔11;其片状板是由骨片14、电加热线17、插头15、热敏电阻16、塑料套管18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骨折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电热板的恒定温度,可自动控制在35、37、39、41℃等4个温度档次上或在35-41℃区间内的任一温度值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治疗骨伤的电动骨折治疗仪器,它是由自控电路、电热板和电动振动器组成,主要特征在振动器中安装有传动膜片,其膜片具有振动和按摩动作;电热板加工成长、短夹板、片状板以及组合夹板;电加热线采用德银合金线,既安全又省电;电路设计有集成块、三极管、晶振等电器元件,使振动器能自动定时、分挡次调温;装有电路元器件的自控箱重量轻、小型化,容易携带。板面按钮少,操做简单、造价低等。
文档编号A61F5/04GK2179747SQ9322781
公开日1994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6日
发明者刘安成, 高洪宽, 张大奎, 张健, 王宝明, 郭泽明, 张淑芳, 郑婷 申请人:沈阳矿冶研究所天力科学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