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灵及其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186阅读:4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敷灵及其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应用治疗骨质增生病人的外敷灵及其配方。
骨质增生是常见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多是采用内服药物、打针或牵拉带等,虽各有千秋,有所其长,但仍是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而且打针、牵拉带等很麻烦,病人受痛,费时间,又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向公众提供一种外敷灵及其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中药治病的机理,根据骨质增生发病的原因,采用内病外治的办法,来加以实现,所谓骨质增生,又称“骨刺”,是骨质表面不规则增厚所引起的骨质退行性改变,现代医学认为,其成因是因为人体中一些骨胳经常处于运动状态,被一些强有力的肌腱韧带所牵拉,不断受到磨擦,刺激所致,增厚的骨质可刺激周围软组织或形成水肿压迫神经、血管而导致疼痛、麻木、沉重症状出现,祖国医学称“骨庳”范筹,认为其成因是与肾脏亏损、阳气不足、气滞血凝,经络受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主要治疗原则应予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而我国中药是个大宝库,各中药成份的有机配伍,可有效治各种疾病,本发明就是针对病因及病人所需,采用白芥子、乌头、皂角刺、麦皮经加工成粉装入袋内而成,供病人使用。白芥子含芥甙、芥酶、芥碱等,具有温中散寒、走串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能、并具有较强的透发作用,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加温度,主治神经病风湿痛;乌头有温阳散寒、祛阴邪之功效,主治风温相博腰脊关节痛疼,不得屈伸;皂角刺含有黄酮甙、酚类、其性辛温能散发透达,搜风化瘀拔毒,活血通络消肿,主治风毒等;麦皮可祛湿。
由此可知,上述诸药的有机配伍,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消炎,以止痛功效最好,使用本发明产品可起到增加体表局部温度,改变局部微循环,减轻或消除骨质增生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病和水肿,从而使痛疼症状缓解和消失,有“牵一发动全身”局部、整体关系的改善功能,制造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外敷灵是由中药粉装入内袋,再用塑料外保护层(袋)加以保护而成,内袋由白棉纺织品做成扁袋状,每袋内装药粉25克,所说中药粉是用如下配方制成芥子60%川乌(制)2.5%皂角刺2.5%麦皮35%若以重量配制可写成(1000克成药)川乌25克,芥子600克,皂角刺25克,麦皮350克;
其配制办法是,将川乌、芥子、皂角刺粉碎成粉,过筛、混匀,再加入麦皮(即麸皮)混匀即得。药粉为黄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无毒无刺激性,无不良影响,通过对184例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其中128例临床治愈,占64%,显效55例,占30%,无效1例,占6%,总有效率为94%,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欢迎。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药粉25克装于长6.5厘米,宽5厘米的扁白棉布制成的袋内,外面用塑料层加以保护,构成外敷灵药袋,可包装外运、销售、携带,在使用时,拆去外层塑料,浸入水内,待药粉全湿后,敷在患处,30-40分钟取下,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三个月为一疗程。为简化手续,也可直接取20-25克药粉,放在容器中,用凉开水调成稠糊状,再将药糊摊在一块干净柔软的白布一端(根据患处部位面积适当掌握),摊匀后将白布另一端折盖上去(药糊不得直接接触皮肤),即布夹药,敷在患处也可,其用法如前述。万一有人用药不当,产生发痒、起泡,停药症状消失后再用药,为防止局部反应,可在每次敷药后涂少许烧伤膏。但从实际临床看,由于用药得当,均无产生任何不良现象。本发明的研制成功,为骨质增生病人带来了福音,开拓了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光明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外敷灵,其特征在于是由芥子、乌头、皂角刺、麦皮经加工成中药粉,装入由白棉纺织品制成的内袋,内袋外套装一塑料外袋保护层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灵,其特征在于由芥子、乌头、皂角刺、麦皮制成的中药粉,也可用凉开水调成稠糊状,再均匀地摊在一块干净柔软的白布一端,用另一端折盖上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敷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是芥子60%川乌(制)2.5%皂角刺2.5%麦皮35%或以重量(1000克计)配比为芥子600克川乌25克皂角刺25克麦皮35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用的外敷灵及其配方。主要由芥子、乌头、皂角刺、麦皮制成的中药粉装入(或摊放在)棉纺织品内(上)而成,配方科学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无副作用,易于生产推广应用,造福于人类。
文档编号A61M37/00GK1098931SQ9410040
公开日1995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0日
发明者王卫生 申请人:王卫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