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毒者戒毒的药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28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吸毒者戒毒的药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来源于植物的材料的医用配制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中草药制成的用以帮助吸毒者戒毒的药品。
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吸食后易于成瘾,并会对吸食者的身体以及社会造成许多危害,而停止吸食毒品往往会出现一些戒断综合症,如流泪、流涕、打哈欠、瞳孔放大、出虚汗、腹泻、全身酸痛、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发热、失眠及焦虑不安、烦燥等,少数吸毒者还会因戒毒而丧生。因此,在各类戒毒所、戒毒康复中心以及自愿在家庭里戒毒的吸毒者戒毒时,往往需要一些药物来帮助戒毒。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帮助戒毒的药物主要有以合成西药为代表的二氢埃托啡,也叫DHE含片,该药是一种强效M阿片多体激动剂,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强5-6个数量级,它经舌下服后15分钟,肌注或静滴注射5-10分钟后起效,戒断症状完全消失。由于DHE用于阿片类依赖性的作用迅速,控制戒断症状疗效显著,被吸食毒品的阿片成隐者普通接受使用,九二年曾获我国国家级一类新药,并被批准应用于镇痛、戒毒临床。但该药品的一个严重缺点是具有依赖性,又发现被滥用现象不断发生,随之出现了大量的戒毒者经用DHE戒断了阿片类毒品,又迅速的染上了DHE的依赖性。为此,九三年下半年国家卫生部取消了用于镇痛、戒毒临床,并列入了一类麻醉品之列,严格管理,控制使用。也有一些其它种类的戒毒药物,但不是有药物依赖性,就是有强毒性。
由于阿片类毒品的毒性极其复杂和人们个体间的差异,出现的戒断症状也不尽相同。为了对阿片类毒品的戒断综合症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Himm-elsbac在一九九三年就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其中所采用的戒断症状为22种,后来被人们稍加改动后减少为14种,并逐步被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然而采用一种药物对于出现的14种戒断症状均能得到控制和缓解、消失,是极其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多种中草药制成的戒毒药品,该药品对吸食毒品者在戒毒时使用无药物依赖性、无毒、副作用。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中草药制成的戒毒药品,该药品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台党参 3~12金银花 3~12旋复花 3~12生 地 6~12麦 冬 3~12天门冬 6~12白 芍 6~12云 苓 6~12木 瓜 6~12吴 萸 6~12柴 胡 6~15沙 苑 6~12杜 仲 6~15米 壳 3~12甘 草 3~12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草药采用传统工艺制成口服液或冲剂均可使用。
本发明可以单独使用而达到帮助戒毒的目的,若配合以由中草药制成的强效镇痛药以及催眠药共同使用,其效果更佳。
所述强效镇痛药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醋元胡 15~30 白芷 12~24 当归 12~24白 芍 15~30 没药 12~24 米壳 15~30所述催眠药的配方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洋金花 9~12元 胡 9~15胆南星 6~15远 志 9~18菖 蒲 6~12川 芎 6~15当 归 6~15米 壳 9~18黄 岑 9~12将上述两种配方组成的中草药采用传统工艺制成口服液或冲剂均可。
以下将给出本发明三个具体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第一种台党参11金银花3旋复花3生 地10麦 冬3天门冬6白 芍11云 苓6木 瓜6吴 萸10柴 胡6沙 苑6杜 仲13米 壳3甘 草3第二种台党参3金银花10旋复花3生 地6麦 冬10天门冬6白 芍6云 苓9 木 瓜6吴 萸6柴 胡11沙 苑6杜 仲6米 壳9 甘 草3第三种台党参3金银花3旋复花11生 地6麦 冬3天门冬10白 芍6云 苓6木 瓜10吴 萸6柴 胡6沙 苑11杜 仲6米 壳3甘 草10
制备工艺取以上任一种配方组成的药物,先将其中的粗块药物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其它药物进行混合,用常水洗涤去除泥砂、杂质后置夹层蒸汽反应釜内加水,分别煎煮三次,时间分别为1.5、1、0.5小时,将三次煎出液过滤合并后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2克的生药量,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2克生药量,加入二倍水进行沉淀,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每毫升含2克生药量即可。将所得液体分装于10ml棕色口服液瓶中,封口,经100℃灭菌30分钟,经检验后包装贴签装箱。该药液为棕色澄清溶液、味甘、PH值6~7、每瓶内盛10ml,含生药量20克。
用法及用量该药为内服口服液,瘾发即服,不发不服,首次服两瓶,以后每次服一瓶。
强效镇痛药二个具体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第一种醋元胡 25白 芷 16当 归 13白 芍 20没 药 13米 壳 16第二种醋元胡 18白 芷 13当 归 13白 芍 25没 药 13米 壳 21制作工艺同本发明戒毒药品的制作工艺。
用法及用量痛时服,不痛不服,首次二瓶,以后每次一瓶。
催眠药两个具体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第一种
洋金花 11元 胡 14胆南星 7远 志 11菖 蒲 7川 芎 14当 归 8米 壳 17黄 岑 11第二种洋金花 10元 胡 10胆南星 13远 志 16菖 蒲 10川 芎 7当 归 14米 壳 10黄 岑 10制作工艺同本发明戒毒药品的制作工艺。
用法及用量每晚睡前0.5~1小时服,每次1~2瓶。
本发明的戒毒药品经临床使用证明戒毒者在服用后均能在15~30分钟内起效,控制症状持续时间4~6小时;据毒性试验报告证明人的用量479倍和50倍给小白鼠试验,无毒副作用,无一例死亡;根据医院临床试验800余人,尚未发现有一例对本药有依赖性,因而也不可能成为毒品的代用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中草药制成的用于吸毒者戒毒的药品,其特征在于,该药品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台党参3~12金银花 3~12旋复花 3~12生 地6~12麦 冬 3~12天门冬 6~12白 芍6~12云 苓 6~12木 瓜 6~12吴 萸6~12柴 胡 6~15沙 苑 6~12杜 仲6~15米 壳 3~12甘 草 3~1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中草药制成的戒毒药品,其作用在于帮助吸毒者戒毒。它解决了现有戒毒药品具有药物依赖性或毒性等缺点。该药品由台党参、金银花、旋复花、生地、麦冬、天门冬、白芍、云苓、木瓜、吴萸、柴胡、沙苑、杜仲、米壳、甘草等15味中草药配制而成。经临床使用证明戒毒者服用后均能在15~30分钟内起效,控制症状持续时间4~6小时,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120440SQ9410222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1日
发明者李玉庆, 朱韶华 申请人:李玉庆, 朱韶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