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48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手术植入物,特别是一种对伤病的颈椎节同时具有确实制动及植骨融合作用的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
目前临床上对颈椎伤病椎节前路切骨减压术后多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或钢板螺钉固定术。前者不仅增加患者从身体他处取骨的痛若,且需要在2-3月后才使椎节获得固定效果;后者则由于损伤大、并发病多,且仅适用于外伤病例而在临床上较少使用。目前国际上见有采用空心螺纹式内固定器,但仅局限于腰椎节段,且有需改进之处。至今未见有用于颈椎节段之产品问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实用、制动效果确实、疗效满意、适用于颈椎伤病减压术后需将施术椎节融合固定之病例的颈椎空心螺纹内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内固定器由医用高强度钛材料制成,呈空心圆杯形;内固定器前方呈开口状,侧壁上有多个小孔,使其呈鸟笼状,底部亦有多个小孔,侧壁外周具有2毫米高的螺旋形隆突,内壁上具有三条1毫米高、2毫米宽的内隆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内固定器四周的螺纹与上下椎骨之间的镶嵌起到立即使椎节制动的效果。
2、通过在固定器中央空心处放置植骨块及通过其周壁与底部上的小孔达到后期骨性融合。
3、本内固定器内壁上三条内隆突便于装入器的插入嵌特及送往椎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
如下图1为本内固定器侧方观示意图,图中显示螺纹之形态大体结构。
图2为本内固定器前方正面观示意图图3为本内固定器植入颈椎体间关节之位置及形态的侧方观示意图图4为本内固定器植入颈椎体间关节之位置及形态的正面观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明。
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由医用高强度钛制成。分大小两种规格。其外径分别为16毫米和14毫米,长度分别为15毫米和13毫米;其内经分别为10毫米和8毫米。图1显示其四周为2毫米的螺旋形隆突(1),当其植于上下椎节之间后,起制动作用。另于四周壁上有多个小孔(2),使其呈鸟笼状。底部亦有多个小孔(2),其目的是便于四周的骨组织向内腔长入以达后期植骨融合作用。
内固定器的前方呈开口状,易使碎骨块(5)植入。参见图2,内壁上有三条1毫米高、2毫米宽的内隆突(3),便于装入器的插入、嵌特及送往椎间隙内。
在一般情况下,该植入物位于椎节中部。其前面在前纵韧带下方,后面距后纵韧带前缘3毫米-4毫米,在该内固定器底部外后面置明胶海绵(4),如图3所示。再参见图4,由正面观所示本植入物居椎节中央。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呈空心圆杯形,其特征在于内固定器前方呈开口状,侧壁上有多个小孔(2),底部亦有多个小孔(2),侧壁外围具有约2毫米高的螺旋形隆突(1),内壁上有三条约1毫米高、2毫米宽的内隆突(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固定器分大小两种规格;大规格者外径约为16毫米,长度为13-15毫米,内径约为10毫米;小规格者外径约为14毫米,长度为13-15毫米,内径约为8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空心螺纹状内固定器,由医用高强度钛材料制成。为空心圆杯形,其前方呈开口状,便于放置植骨块;侧壁和底部有多个小孔,以达到后期骨性融合;侧壁外周具有2毫米高的螺旋形隆突,起到立即使椎节制动效果;内壁上有三条1毫米高、2毫米宽的隆突,以利手术送往椎间隙内。本内固定器适用于颈椎伤病减压手术后需将施术椎节融合固定的病例。
文档编号A61B17/68GK2237421SQ95244879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6日
发明者赵定麟, 陈德玉, 李国栋, 赵杰, 杭桂荣, 孙景文 申请人:上海长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