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心护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20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心护胸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救心护胸罩。目前,冠心病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治疗困难,冠心病和心绞疼致死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死亡。中医学无冠心病之称,据其症状当属胸痹,认为心疼乃由心阳衰弱,气血瘀阻而死。即主要问题是阳虚、血瘀,若能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活血化瘀,即能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和予防作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活血化瘀,对冠心病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救心扩胸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附子、大黄、冰片、川芎和桃仁粉碎后放入敷袋内,本发明的敷包括前胸袋和后背袋,由连带连接,穿戴在人体的胸前和背后,其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附子30-50%,大黄5-15%,冰片15-25%,川芎15-25%,桃仁5-15%。将本发明穿戴在身上,前胸袋设置在心前区和膻中穴,后背袋设置在背部的心俞穴、肺俞穴,本发明方剂系外用方剂,方中药物具有活血温阳的作用,直接作用于以上部位,药力可持久的发挥作用,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供氧机能,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程度,从而降低心纹疼的突发病死率。附图1为本发明穿戴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后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发明作详细介绍如附图1所示,将本发明前胸袋1设在心脏前和胸腔中间部位,即心前区和膻中穴部位。将后背袋2设在背部第2个胸椎到第6个胸椎之间,左右各1寸的部位,即设在心俞穴、肺俞穴的前面,本发明中的附子辛热,具有回阳救逆、补心壮阳的作用;大黄苦寒,具有逐瘀通经的作用;冰片辛苦微寒,具有开窍止疼的作用;桃仁苦白平,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本发明中附子温阳通络治其中,川芎、桃仁、大黄,温通苦泻、活血化瘀治其标,辅以冰片,芳香开窍,以使药力直达病灶,从而起到阳复、瘀散、气行窍开之功效。本发明的用法用量在病发作期内,每次每袋10g,5日一换,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在缓解治疗期10日一换,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停用10日后,再重复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tables>权利要求1.一种救心护胸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由连带3连接的穿戴在人体前胸和后背的前胸袋1和后背袋2,将附子、大黄、冰片、川芎和桃仁混合粉碎后放入前胸袋和后背袋内,其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附子30-50%,大黄5-15%,冰片15-25%,川芎15-25%,桃仁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心护胸罩,其特征在于前胸袋设置在心前区和膻中穴部位,后背袋设置在后背第二个胸椎到第六个胸椎之间,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救心护胸罩,本发明设有前胸袋和后背袋,由连带连接,穿戴在人体的胸前和背后,将附子、大黄、冰片、川芎、桃仁粉碎混合后放入前胸袋和后背袋内,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附子30—50%,大黄5—15%,冰片5—25%,川芎15—25%,桃仁15—15%,使用本发明,将前胸袋设置在心前区和膻中穴部位,后背袋设置在后背第二个胸椎到管六个胸椎之间,左右各一寸的位置,本发明具有活血温阳的作用,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供氧机能,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冠心病发生。文档编号A61M37/00GK1184678SQ9612054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3日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3日发明者白卫华申请人:白卫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