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80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具。主要提出一种手持手变角度按摩器。
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表明,对人体肌肉按摩可尽快消除疲劳,对人体穴位机械强制剌激,能够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保健按摩器械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按摩器的工作原理是,装在壳体内的微型电机驱动偏重轮旋转,迫使按摩头产生机械振动,贴近人体肌肉或穴位,达到按摩效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持按摩器,设计成整体直棒状,按摩头不能相对手柄转角,因此在对背部等人手不易触摸的部位实施按摩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手柄可以相对按摩头转角的手持按摩器,使其具备肌肉和穴位两种按摩功能,方便用户对身体不同部位按摩操作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电机固柄腔内设置一微型电机,电机主轴通过弹簧软轴与偏重轮连接,偏重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振动头腔内的一侧壁上,振动头径向侧面设置可更换的穴位按摩头,穴位按摩头的工作表面可以是锥体或一组针状体,振动头的另一侧面,背对穴位按摩头设有圆弧状肌肉按摩头,振动头与电机固柄端面通过螺纹橡胶管和弹簧组成的减振套柔性联结;电机固柄另一端面通过斜面转位机构连接转向手柄。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斜面转位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可变角变按摩器手柄转向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结合图面进一步详述,电机固柄9腔内设置微型电机5,电机主轴4通过弹簧软轴3与偏重轮2连接,偏重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振动头1腔内的一边侧壁上,振动头径向侧面设置可更换的穴位按摩头7,穴位接摩头的工作表面可以是锥体或一组针状体,振动头的另一侧面,背对穴位按摩头还设有圆弧状肌肉按摩头11,振动头1与电机固柄9端面由螺纹橡胶管和弹簧组成的减振套8柔性联结,电机固柄另一端面通过斜面转位机构连接转向手柄10,转向手柄上设置电气开关6。
斜面转位机构是,转向手柄与电机固柄的接触端面为一斜面,斜面倾角设计范围50°-80°。电机固柄内壁开有平行于接触斜面的环形槽,槽内设有定位块12,转向手柄10端面设有平行斜面的半圆凸台13,半圆凸台13嵌入环形槽内,当用户将转向手柄相对电机固柄转动180°时 转向手柄将相对按摩头形成工作夹角。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主要包括,在电机固柄(9)腔内设置微型电机(5),电机主轴(4)通过弹簧软轴(3)与偏重轮(2)连接,偏重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振动头(1)腔内的一边侧壁上,振动头径向侧面设置可更换的穴位按摩头(7),振动头(1)与电机固柄(9)端面由螺纹橡胶管和弹簧组成的减振套(8)柔性联结,其特征在于,振动头(1)的另一侧面,背对穴位按摩头(7)还设有圆弧状肌肉按摩头(11),振动头(1)与电机固柄(9)端面通过螺纹橡胶管和弹簧组成的减振套(8)柔性联接;电机固柄(9)另一端面通过斜面转位机构连接转向手柄(10),转向手柄上设有电气开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转向手柄(10)与电机固柄(9)的接触斜面倾角设计范围为50°-80°,电机固柄(9)内壁开有平行于接触斜面的环形槽,槽内设置定位块(12),转向手柄(10)端面设有平行于斜面的半圆凸台(13),半圆凸台(13)嵌入环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穴位按摩头(7)的工作表面是锥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可变角度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穴位按摩头(7)的工作表面是一组针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电机固柄腔内的微型电机,电机轴与偏重轮弹簧软轴联接,偏重轮用轴承安装在振动头内腔侧壁上,振动头与电机固柄通过橡胶螺纹管和弹簧组成的减振套(8)柔性联结,在振动头径向侧面设置可更换的穴位按摩头,另一侧面还设有圆弧状肌肉按摩头。电机固柄另一端面通过斜面转位机构连结转向手柄。其具有肌肉和穴位两种按摩功能,按摩头可以相对手柄转向,方便了用户对身体不易触摸的部位进行操作按摩。
文档编号A61H23/02GK2276789SQ96241819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6日
发明者史占京, 李铭, 叶立利, 李华文, 史广飞 申请人:洛阳市世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台州太平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