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480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按照常规制备方法制成的外用散剂,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病,属于中草药。众所周知,气管炎、哮喘病是一种很顽固的慢性病,患者痛苦极大,有的则丧失了工作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治疗的办法通常是口服药,口服的中药有《袖珍》卷一中介绍的人参养肺汤及《奇效良方》卷三十中介绍的人参丸,口服的西药有氨茶硷、消咳宁、克仑特罗等。其不足之处是都有轻重不同的毒副作用及服用时间较长后的抗药性,另外,众多经常患病的体弱的病人不能服用。而外用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有效药物,多年来,为很多有关专家进行探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本发明是以下述组分(本说明书均为重量份)为原料,按照常规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川芎(RhizomaLigusticiChuanxiong)1~15,白芥子(SemenSinapisAlbae)3~10,(旱)半夏(RhizomaPinelliae)3~10,毛茛(HerbaRanunculi)1~10,荆芥(HerbaSchizonepetae)4~9,细辛(HerbaAsari)1~5,甘遂(RadixEuphorbiaeKansui)0.5~3,儿茶(Catechu)0.1~3。本发明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原料包括凤仙花(FlosImpatlentls)3~20;甘松(RhizomaNardostachyos)1~6,山奈(RhizomaKaempferiae)1~6,白芷(RadixAangelicaeDahuricae)1~4,苍术(RhizomaAtractylodis)1~4,雄黄(Realgar)1~4,甘草(RadixetRhizomaGlycyrrhizae)1~4。本发明以下述配方为原料是优选的川芎5~10,白芥子5~7,(旱)半夏5~7,毛茛5~7,荆芥5~7,细辛2~4,甘遂1~2,儿茶1~2;凤仙花8~15。本发明所述的组分可以是香附(RhizomaCyperi)替代川芎,白附子(RhizimaTypbonii)替代白芥子,天南星(RhizomaArisacmatis)替代(旱)半夏,赤小豆(SemenPhasoli)替代毛茛,紫苏叶(FoliumPerillae)替代荆芥,(干)生姜(RhizomaZingiberisReeens)替代细辛,大蓟(HerbaSeuRadixCirsiiJaponici)替代甘遂,白矾(Alumen)替代儿茶,徐长卿(RadixCynanchiPaniculati)替代凤仙花,佛手(FructusCitriSarcodactylis)替代甘松,藁本(RhizomaLigustici)替代白芷,薏苡仁(SemenCoicis)替代苍术,黄柏(CortexPhellodendri)替代雄黄,大枣(FructusZiziphiJujubae)替代甘草。本发明采用常规的制备工艺加工成适于临床使用的外用散剂。本发明是将所述原料制成粉状后装入袋中。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于晚上睡觉前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取一剂,加入40~60倍重量的麦麸中,用水适量拌湿,在锅内灼热至40~45℃,熄火后加入适量白酒,拌匀后装入布袋中,然后敷在相对于肺部的背后30~50分钟。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组合物为外用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使用方法简单易行,作用快,疗效可靠、安全。如与内服药物同步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本外用药物组合物,经药品检验所依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并参考《中药鉴定学》检验,进行多次抽样检验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符合规定。该药物具有外敷透入活血、行气除湿、化痰平喘的功能,是治疗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的有效药品。附表1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tables>检验结果符合规定。附表2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tables>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数据项目结论〔性状〕本品应为棕色粉末为灰黄色粉末、气气清香、味苦辛微涩清香,味苦辛微涩符合规定(检查)〔检查〕均匀度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检验结论本品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取川芎1g,白芥子9g,(旱)半夏4g,毛茛10g,荆介4g,细辛2g,甘遂3g,儿茶0.3g,甘遂1,按常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实施例2取川芎14kg,白芥子4kg,(旱)半夏10kg,毛茛2kg,荆芥9kg,细辛5kg,甘遂1kg,儿茶3kg,按常规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中。实施例3取川芎9kg,白芥子7kg,(旱)半夏7kg,毛茛5kg,荆芥5kg,细辛3kg,甘遂2kg,儿茶1kg,风仙花20kg,按常规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中。实施例4取川芎8kg,白芥子4kg,(旱)半夏4kg,毛茛8kg,荆芥6kg,细辛4kg,甘遂0.5kg,儿茶0.5kg,凤仙花4kg,按常规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中。实施例5取川芎10kg,白芥子6kg,(旱)半夏5kg,毛茛4kg,荆芥7kg,细辛2kg,甘遂1.5kg,儿茶2kg,凤仙花15kg,甘松2kg,山奈6kg,白芷2kg,苍术3kg,雄黄2kg。甘草4kg,按常规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中。实施例6取香附6kg,白附子6kg,天南星6kg,赤小豆6kg,紫苏叶6kg,生姜(干姜)3kg,大蓟1.5kg,白矾1.5kg,徐长卿10kg,佛手4kg,山奈2kg,藁本3kg,薏苡仁2kg,黄柏3kg,大枣2kg,按常规的制备工艺将其加工成粉末并装入塑料袋中。使用时,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取20g,加入800g麦麸中,用水适量拌湿,在锅内炒热至40℃,熄火后加入白酒100g,拌匀后装入40厘米×25厘米的布袋中,然后敷在相对于肺部的背后40分钟。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均为重量份)为原料制成的外用散剂川芎1~15,白芥子3~10,(旱)半夏3~10,毛茛1~10,荆芥4~9,细辛1~5,甘遂0.5~3,儿茶0.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包括凤仙花3~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包括甘松1~6,山奈1~6,白芷1~4,苍术1~4,雄黄1~4,甘草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是川芎5~10,白芥子5~7,(旱)半夏5~7,毛茛5~7,荆芥5~7,细辛2~4,甘遂1~2,儿茶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是凤仙花8~15。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川芎、白芥子、(旱)半夏、毛莨、荆芥、细辛、甘遂、儿茶、凤仙花为主要原料,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于晚上睡觉前取药粉一剂加入40~60倍重量的麦麸中,用水适量拌湿,在锅内炒热至40~45℃,熄火后加入白酒,拌匀后装入一布袋中,敷在相对肺部的背后约30分钟。文档编号A61P11/06GK1165022SQ97105840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申请日期1997年5月9日优先权日1997年5月9日发明者李跃国,李保忠,商登贵申请人:李跃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