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12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具体说是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中药制剂。
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我国接近1%,慢性支气管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发病率可高达15%左右,根据1992年全国普查的部分统计资料慢支患病率为3.2%。肺气肿多为慢支的并发症。
西药如拟肾上腺素药物、茶碱类药物、钙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疗效很好,但不能防止复发。虽然脱敏疗法也能减少复发,但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和哮喘的严重发作。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逐渐加重,最后可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肺心病,其治疗无特异疗法,主要是在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而不能终止其发作。虽然抗生素对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很好,但抗生素的价格一般比较昂贵,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而且有出现耐药的现象。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较多,其中有些疗效也不错,但适用范围一般较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利有效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该药物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经21000名患者临床证明,其治愈率为90%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麻黄37-42苦杏仁39-41款冬花25-35紫苏子28-32 白果28-30 地龙55-65川贝母15-17 半夏18-22 甘草25-32以上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麻黄40 苦杏仁40款冬花30紫苏子30白果30 地龙60川贝母16半夏20 甘草30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再装入到胶囊中。
当然,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应用的剂型,如丸剂、散剂、口服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药物精选药材组方,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散寒,杏仁、苏子、贝母、半夏降气化痰止咳,款冬花合苏子以温肺化痰定喘,白果收敛肺气,地龙泻肺祛痰,甘草化痰和中。本发明药物组方严谨,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发明人用本发明药物共治疗21000名患者,病种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治疗方法是采用本发明药物给药,每日2次,一次2-3粒胶囊,早晚饭后服用,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坚持治疗2-6个疗程。结果90%的患者得到治愈,且随访2年无复发。有3-15年病史者,一般治疗4-6个疗程即可根除。
临床病例张××,男,66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十余年,尤以每年冬春季发作明显,咯白痰量多质稠,甚则呼吸困难,做X线检查双肺呈肺气肿病变。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咯痰减少,呼吸困难减轻。后用本发明药物维持治疗,迄今未有明显发作。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麻黄40g 苦杏仁40g款冬花30g紫苏子30g白果30g 地龙60g川贝母16g半夏20g 甘草30g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再装入到胶囊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麻黄37-42 苦杏仁39-41款冬花25-35紫苏子28-32 白果28-30 地龙55-65川贝母15-17 半夏18-22 甘草25-32。
2.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麻黄40苦杏仁40 款冬花30紫苏子30 白果30 地龙60川贝母16 半夏20 甘草30。
3.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可以是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应用的剂型。
4.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粉碎成细粉,再装入到胶囊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它包括麻黄、苦杏仁、款冬花、苏子、白果、地龙、川贝、半夏和甘草。该药物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经21000名患者临床证明,其治愈率为90%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4GK1311028SQ0110484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希贵 申请人:王希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