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与腕关节中解剖置换的假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85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与腕关节中解剖置换的假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当前,腕关节假体已用来置换这种骨节的挠骨与腕骨部分。在这种假体中,切除的腕骨量相当之多,结果改变了腕关节的生物力学而导致某种不适感,最终限制了它的应用,不能适时地进行手术,直至骨节高度衰老退化。
迄今,腕骨节的生物力学了解得还很不充分。特别是Skafoid和月骨的运动学使相互之间存在着半自由式的运动。但在现下的实际手术中,挠骨部分或是固定到上述两种骨上,或是应用在切除了怀疑有问题的部分后。此外,在肿瘤情形,当由于创伤或某种风湿病损伤了腕骨后,会影响到位于末端挠骨的关节表面,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到这种挠骨的骨节表面,直至今日,还没有有关能够只重构腕骨节损伤的挠骨部分的骨节置换系统的描述。
假体在手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行状态可以从最新出版的有关手术的Davud P.Greeh的Hand Surgery一书中获知(ISBN 0-443-08803-9 Churchill Livingstone Publication page 143-187),也可参阅Journal of Amerilan Hand Surgery。
虽然,各种当前的假体都不可避免地迫使外科医师去改变整个关节。若是正常腕骨侧软骨不得不使假体应用到腕骨节的腕骨侧时,那就会增加复杂性且会成为“医治过头”。
在全腕骨节假体的应用中,特别是在腕骨部中看到的松驰情形以及由于进行了宽广的腕骨切除而致稳定性损失,仍然是未解决的问题。于是,多数外科医师避开全腕骨节假体手术而宁可关节骨定术,或推迟外科手术直到发生极度的变形。这里提出的新概念能够只对此关节受损的部分(外伤的,肿瘤的,老年衰退的,等等)作假体置换。同样地,借助于有限地置换关节造形术,能保持腕骨节的原有生物力学性质,并能提供这样的整形手术,即保存此关节的韧带和未损伤部分。在日常的经验中,干扰着形态与功能整体性的现像如关节内的碎裂与巨细胞的肿瘤等,一般是发生在末端的挠骨内。在这种情形下,对于用来重构只是此关节挠骨部分的关节造形术而未有过描述。显然,所涉及到的假体材料将因病变的位置与阶段而异。例如在良性材料将因病变的位置与阶段而异。例如在良性囊肿的情形下,为了应用骨松合剂(Methilmetakrilat),最好采用具有大型杆(体)的设计。另一方面,在关节内破裂情形则最好选用无粘合剂的设计,这样能让体型矮的人不必进行充分的骨粘合。
应用我们在此引入的新概念就可在开始工作之前为我们开拓新的眼界,并肯定可以在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原型。类似地,末端挠骨关节受或未受到影响也将变动对所需设计的选择。
根据关节镜检MRI与有效的观察结果,只当发现了腕骨关节表面退化对外科医师才有可能同意只更换退化的表面。此外,要是发现只有一部分挠骨关节表面退化(Skafoid或尺骨窝),则可以再次把退化部分的有很置换选作为半部假体应用而不损伤腕骨节的其余部分。插入挠骨部分时,可以由迄今尚未公开的横向-挠骨-柱体法来实现,而在末端尺挠骨关节退化的情形则可采用CaPanji技术(末端尺骨切除技术)的改进方法;或最后由通常用于腕骨节置换的关节造形术中的当前的背面法来实现。(后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半部假体应用中)。
不论是否是TFCC(三角形纤维软骨复征),腕骨不稳定性的增加或不增加都可能意味着最好在设计中作出稍许改进。
根据以上所述原理,对于指关节尚未描述过和实现过部分表面置换的假体应用。直至今日,外科医师们在关节内破裂或良性囊肿位于指关节近旁时还在作关节课题。这样就牺牲了关节,即使是其中一个关节面完全未受影响时。此外,只有保持住MP或PIP关节的一个关节面的那种破裂才可能对于手指的reviscularisation或再植产生矛盾。于是,简单的部分表面置换就可以改变整个手指的命运。同时,在corpometacorpal,腕骨间关节只是受伤的表面才可以用于解剖置换。
人造的表面在性质上可以是金属的或塑料的。在假体材料与相对的正常关节表面之间的关节空间中,可以覆盖上塑料或其它材料,或者可把某些化合物注入其中。
在实际中可以采用或不采取粘合剂。在设计假体时可以考虑骨移植、多孔外层的以hidroksipatit浸渍过的表面、骨上生长和骨内生长的pherewenon staken。可以制成组合式系统人造关节表面杆部和体部,以从身体外部来构制此组合系统;或是在内部用不同的外科方法来处理上述各个部分。这时可能要用关节镜辅助。应用修正骨骼缺陷的板件与螺钉则可以进一步增强初始稳定性。可以在用于移植或修复等材料上应用各种各样的板件与螺钉进行固定或组装。
为了提高这种初始的稳定性,上述的杆部与体部可以制成为“膨胀型”的。开始时,可使原型模件具备扩张的螺钉系统。在有需要时还可对其进行改进。末端挠骨关节表面的倾角一般按两种不同的设计给定为23°与11°。但在申请人等的测量结果中已对此作了较大的变动。从理想上说,我们希望将这种关节表面的角度与另一腕骨节相比较,而能与患者的另一腕骨节相适应。为了实现这种适应性,要设计出组合形式的同时是紧致的系统。
显然,这种假体系统应使用时应借助仪器设备,以求出植入物的正确尺寸、位置而使之定位。当便于植入物的插入,可能需要使关节面作某种程度的分离。为此就要用到外部的固定装置,除此,多种锉、骨凿和专门设计的插入器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类装置将在试验研究中得到发展,并在今后的时日发明出新设计的变型。必要时可提供定制的假体。
可以有种种不同方法借助各式装置将假体固定到相应的骨骼上。
在假体的杆部或体部中,用专门装置取下的骨移植物来充填一矩形区,可能有助于移植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挠骨柱体法中,最主要应保护手掌和背面的韧带,从而保护关节的稳定性。这是一种别处没有描述到的新方法。
舟骨与月骨的关节面可以在最初或在以后借助人造材料来重构。当舟骨一月骨破裂而难以修复时,可以利用为解决这一领域困难向专门作出的设计。
如上所述,借助于这种解决手中的假体外科手术,就能只需用解剖学上设计的假体装置来重构腕骨节的有限的损伤部分,而健康的部分则将保持不受影响,此时,只是在有必要的情形才变动此关节的其它部分而转换成全腕骨节假体。在进行这样处理的同时,任何以前所用上的假体部分将尽可能地不被除去,打个比喻说,这种组件式的重构类似于市售的组装式家具组。在下面的设计中,已就以近似自然尺寸示明的挠骨假体部分描述了它的主要细节。但应记住,将于细节中实现它所需的改进。
图例1表面外观1,关节表面部分,2,拟保持到海绵状骨的中间部分的翼状突起;3,骨移植用的孔;4与6,固定骨用的螺钉槽;5,具备膨胀性的末端杆部,7,中间部分;8,固定三角形纤维软骨复征用的槽。
图例2轮廓9,将关节部分与中间8部分固定到所需位置的螺钉用孔;10,末端杆部的翼状突起;11,末端杆部中的膨胀螺钉孔。
至此,上面的解释足以说明这种假体装置,例外的只是看来不需作进一步说明的挠骨部分。但是应记住,这种解剖学上的表面置换概念乃是有关设计中的首要概念。
权利要求
1.挠骨的假体部分可以制成为金属或合成的塑料装置,这种假体包括两个组件部分,即关节表面与中间部(1)和尾部(5),这两个组件相互用膨胀螺钉(4)相互固定;另一方面,此中间组件制成呈椭园形横剖面;用来填充末端挠骨的变形(metaphysis)并具有翼部(2),可以借助球窝接头负压工作的力量同体部和尾部结合到一起;此中间部(组件)(1)与尾部(组件)(5)可以覆盖上多孔的外层,进行hidroksiopasit覆盖处理或可加以抛光;作为另一种选择,此中间部与尾部可以按照适合所涉及的骨疾之需定做;在假体装置中可以开设一些孔与裂槽(凿孔)(8),以在插入与取出此假体装置或在固定韧带时便于操作;此外可以形成用来填充骨移植物的孔(4,6);此关节表面部分则仿随末端挠骨关节表面的解剖轮廓;上述中间部分上有用来使所用器械定位和扩展开尾部(5)的螺孔(4,6)。
2.当只需置换对应于适舟骨或月骨的关节表面时,使假体设计成这样的仿随舟骨或月骨的形状,使之能不触动末端挠骨关节表面的健康部分(半部应用)。
3.在为指关节确立相应的设计时,此系统的特殊性在于,所设计的假体装置的关节表面是严格符合解剖要求的,这样便可用作不会干扰健康的相对关节表面的部分置换假体。
全文摘要
在治疗远端挠骨断裂中,挠骨关节表面的涉及有时会造成严重问题。关节表面的严重受损和移位的断裂常常不能总构。结果,病人以后在整个腕关节上包括未受损的腕骨关节表面上,都会逐渐恶化。此时,治疗方案是关节融合以及关节更换成形术。不幸的是,在某些关节处,整个关节更换成形术不是很成功。因此,整个关节更换成形术是外科医生尽管避免的选择。这里公开了一种全新概念的腕关节更换成形术,允许外科医生作局部的和/或半局部的关节更换。在必要时,此局部的关节成形术可转变为全关节更换,并可应用于此关节的肿瘤,外伤退化和风湿病的情况。
文档编号A61F2/30GK1216456SQ9719407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9日
发明者阿米特·埃吉 申请人:阿米特·埃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