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人字石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648阅读:129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髋人字石膏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骨折病人固定石膏的支架,特别涉及一种髋人字形石膏支架。
髋部骨折病人,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往往需要石膏外固定,该部位的“髋人字形石膏”外固定,要求把病人的躯干部及臀部支撑起来,让其保持最佳位置,才有利于医师用最短时间进行操作。传统的“石膏床”是木质和生铁混合结构,造价较高,不宜搬动,通常一所医院只有一个“石膏床”。遇到髋部骨折病人需要打“髋人字形石膏”时,要把病人抬到“石膏床”上,待打完石膏后,再将病人从石膏床上搬回病床上,这对一位髋部骨折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石膏折断的机率;而且“石膏床”往往放在固定的石膏操作间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直接在病床上进行石膏外固定的髋人字石膏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石膏支架主要由底座、立柱、坐板、螺纹座、圆套组成。底座呈“十”字形结构,立柱固定在底座的正中间,圆套套接在立柱上,坐板一端有一圆孔,其套接在立柱上,位于钢套的上部,螺纹座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其为中空结构,内有螺纹。
底座呈“十”字形结构,底座四个脚的前端各有一固定孔。
为了使圆套在立柱上固定牢固,在圆套一侧有一用于固定圆套的紧固螺钉。
坐板伸出立柱的一端呈半圆形,与人的臀部相适应。
为了使坐板稳定和上下移动方便,在螺纹座中间设置一可上下调动的可调螺杆,可调螺杆上部紧顶坐板,在螺纹座顶部有一用于紧固可调螺杆的紧固螺帽。
所述可调螺杆的上部有一用于可旋动升降螺杆的旋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坐板部位可升降、打完石膏,待石膏塑形、凝固后可降落病人的躯体部分。这样可以简化操作程序,而且不需要搬运病人,临床使用方便,缩短了打石膏的时间。本实用新型对髋部骨折需要用“髋人字形石膏”外固定的病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病床上即可操作,不需再抬到“石膏床”上,病人反映良好,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方便,该支架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石膏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俯视图。
图3为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所述石膏支架主要由底座1、立柱2、圆套3、坐板5和螺纹座8组成,底座1呈“十”字形结构,用于增加稳定性,底座1四个脚的前端各有一固定孔9,立柱2固定在底座1的正中间,圆套3套接在立柱2上,坐板5一端有圆孔10,其套接于立柱2上,位于圆套3的上面,另一端伸出立柱2呈半圆形。圆套3的一侧有一用于固定圆套3位置的紧固螺钉4,螺纹座8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螺纹座8为中空结构,内有螺纹。中间有一可上下调动螺纹的可调螺杆6,可调螺杆6上部有一可升降螺杆6的螺杆旋柄11,在螺纹座8顶部有一紧固可调螺杆6的紧固螺帽7。使用时松开紧固螺钉4,圆套3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坐板5上下移动。同时扭动螺杆旋柄11可调螺杆6上下移动用于紧顶坐板5,以增加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可直接放在临床上使用,成本低、移动方便、易于操作,可普及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髋人字石膏支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1)、立柱(2)、圆套(3)、坐板(5)、螺纹座(8)等组成,立柱(2)固定在底座(1)的正中间,圆套(3)套接在立柱(2)上,坐板(5)一端有一圆孔(10),另一端呈半圆形,坐板(5)通过圆孔(10)套接在立柱(2)上,位于圆套(3)的上部,螺纹座(8)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螺纹座(8)为中空结构,内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人字石膏支架,其特征在于底座(1)呈“十”字结构,底座(1)四个脚的前端各有一固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人字石膏支架,其特征在于圆套(3)一侧上有一用于固定圆套(3)位置的紧固螺钉(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人字石膏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螺纹座(8)中间有一通过螺纹可上下调动的可调螺杆(6),在螺纹座(8)顶部有一用于紧固可调螺杆(6)的紧固螺帽(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人字石膏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可调螺杆(6)的上部固定有一用于可旋动螺杆(6)的螺杆旋柄(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人字石膏支架,它主要由底座、立柱、圆套、坐板和螺纹座组成,立柱固定在底座的正中间,圆套套接于立柱上,坐板通过其一端的圆孔套接在立柱上,其位于圆套的上面,螺纹座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借助可调螺杆增加坐板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直接放在病床上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加快了打石膏的时间,经试用,病人反映良好,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石膏床。
文档编号A61F5/04GK2274480SQ97204168
公开日1998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怀玉, 刘宏健, 常彦卿, 邢群智 申请人:张怀玉, 刘宏健, 常彦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