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可控向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91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可控向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导管的改进,可用于支气管造影、小肠钡灌造影等。
支气管介入疗法,需要从支气管、肺部病变组织取组织细胞和进行造影。既往的支气管造影是使用导尿管经鼻孔插入人体。采用“盲插法”,即插入导管后若病人出现咳嗽则导管进入气管;若病人无咳嗽则导管进入了食道,此时需退出导管重新插入。插管成功与否完全凭机遇,无法由医生主观控制,导管进入气管后,因长度有限,其前端只能置于气管分叉水平,对于某一侧的病变造影,只能靠病人的体位让造影剂流向患侧。而对于一侧肺的某一叶或某一肺段支气管不能做选择性造影,基本上只能靠一侧肺支气管全部充盈造影剂后才能诊断。
小肠钡灌双重造影是检查小肠病变较好的方法。但过去存在的问题是插管费时费力,很多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改进方向是寻求一种较理想的导管。既往国内临床最普遍使用的是上海产硅胶管,插管时管内放置一根比胶管略长一点的金属导丝以增强其硬度。进口产品最常用的是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硅胶管,管内亦需放入导丝。这两种胶管前端均不能随意弯曲转向,插管操作时,导管容易在胃底及幽门处折回盘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把导丝前端弯曲成一定角度,置于导管后使导管前端也形成一定角度,但由于小肠导管较尖细,导丝进出阻力大,很费时且导丝易折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医用导管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医用可控向导管,使之具有方向可控,易于准确插入,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它是个中空管,导管前部有孔,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侧壁空孔内置有牵引线,牵引线的前端与导管插入端的管端帽固连,导管前段套有由多节管组成的活动弯管,管节之间为铰接连结。
如上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尾部有一个牵引线牵引装置,该装置由手柄、控向旋钮、齿轮和滑块组成,控向旋钮装在手柄上,控向旋钮前端上的齿轮与滑块上的齿啮合,滑块可在手柄内的滑槽滑动,牵引线连接在滑块上。
如上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侧壁内对称设置两个空孔,每孔设置一根牵引线。
如上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牵引线导管管端帽至少有一个是金属的,或者导管侧壁内设置金属丝网。
本实用新型在导管前段套上形如蛇骨的多节式活动弯管,再通过导管尾部的牵引线拉动导管头部,使多节式活动弯管绕管节的铰接点转动,使导管的前段可以做大角度弯曲,可达180°。整体转动导管配以导管前段的弯曲,可以做任意方向的手控插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在导管尾部设置一个牵引线牵引装置,是为了方便对牵引线的操作;使用两根对称牵引线是为减少转动导管的量和次数,提高操作效率;在导管上选用金属件是为了X光下显影,方便操作。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管活动可弯曲段,2导管,3牵引钢丝,4手柄,5齿轮,6注药管座,7齿条,8锁定器,9控向旋钮。
图3,是
图1中活动可弯曲段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0牵引钢丝定位套管,11连接管,12弯管管节,13铰,14钢丝焊点,15管端帽,16套管焊点,17内芯管。
图4,是图3A-A剖视图。
图5,是图3B-B剖视图。
图6,是导管活动可弯曲段1的管壁结构示意图。其中,18硅橡胶表层,19钢丝网外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
图1至图6所示。医用可控向导管,它有中空的内芯管17,导管2前部有孔,其特征在于导管2的侧壁有套管16和牵引钢丝3,导管2前段套有由多节弯管管节12组成的活动弯管1,管节12之间为铰接连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根牵引线,成对称放置,活动弯管1的侧壁内还布有钢丝网层10,以便在X光射线下显影操作。管节12还可以采用球头式万向铰,钢丝也可以用两根以上,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导管2的转动,便于操作。本实施例的牵引装置采用齿轮5,齿条7,控向旋钮9和手柄4,牵引钢丝3焊在齿条7上,被齿轮5牵动,一根钢丝受拉,另一根钢丝则放长,从而实现弯管段1的弯曲。
为了克服导尿管作支气管造影的弊端,本导管设计了导管前端的可弯曲部分,通过手柄上的旋钮控制导管前端可左、右弯曲达180度。导管不透X线,可在萤光屏上显影,这样可任意对某一病变区域、一个肺段、一叶或一侧肺支气管做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由于导管前端可弯曲部分的定向作用,故经导管插入支气管刷或空洞治疗导管,可对肺部某一区域的病变刷取细胞进行组织学诊断,对空洞病变也可进行介入治疗。
本产品分手柄部分,导管部分及导管前端可弯曲部分。
导管有四层,从里到外依次为乳胶内蕊管(内径2.3mm);牵引钢丝(二根);不锈钢丝网;合成树脂外管。手柄部分由控向旋钮及传动齿轮组成,通过牵引钢丝使导管前端随意弯曲。内蕊管可插入支气管刷或空洞治疗导管以及注入造影剂至病变部位。导管前端可弯曲部分主要起定向作用。
本产品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医疗放射科做支气管造影无专用工具的空白,其优点在于利用可控方向性进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在X线透视下插管非常方便,省时且成功率高,造影结果满意,诊断率提高;除造影外还可进行组织细胞学诊断及介入治疗。
小肠病变的X线检查主要依赖放射科作钡剂检查,但因小肠长而曲折、重叠多,钡餐检查诊断率很低。尤其是早期小肠病变的检出较困难,故国内外近十多年来兴起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以图解决这一难题。事实证明,小肠插管双重造影是提高小肠病变诊断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但是目前国内外所用小肠导管均为“直头”,前端不能随意转向,故插管时在胃底及幽门等转弯处经常遇到困难,常有插管失败者。即使能插管成功,也费时费力,病员及医生接触射线多,成了阻碍小肠双重造影技术发展的一大障碍。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是发明本产品的目的。
本导管长1.35米,分手柄部分、导管部分和前端可弯曲部分。导管由前至后略呈锥形(即前细后粗),这样可加强导管的“腰劲”。前端外径为6.5毫米。导管有四层构造,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蕊管、牵引钢丝,不锈钢丝网、合成树脂外套管。手柄部分由控向旋钮及传动齿轮组成,通过牵引钢丝使导管前端随意弯曲。通过内蕊管可注入造影剂。
本产品与一般小肠导管相比,其优点在于可随意控制方向,不需插入辅助导丝,在X线透视监视下,导管在胃肠内可“见弯就转”,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病员痛苦,可提高检查成功率。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可控向导管,它是个中空管,导管前部有孔,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侧壁空孔内置有牵引线,牵引线的前端与导管插入端的管端帽固连,导管前段套有由多节管组成的活动弯管,管节之间为铰接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尾部有一个牵引线牵引装置,该装置由手柄、控向旋钮、齿轮和滑块组成,控向旋钮装在手柄上,控向旋钮前端上的齿轮与滑块上的齿啮合,滑块可在手柄内的滑槽滑动,牵引线连接在滑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侧壁内对称设置两个空孔,每孔设置一根牵引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其特征在于牵引线导管管端帽至少有一个是金属的,或者导管侧壁内设置金属丝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可控向导管,它是个中空管,导管前部有孔,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侧壁空孔内置有牵引线,牵引线的前端与导管插入端的管端帽固连,导管前段套有由多节管组成的活动弯管,管节之间为铰接连结。本产品为国内首创,其优点在于可随意控制方向,导管在人体的气管和胃肠内可“见弯就转”,在X线透视下插管非常方便,省时且成功率高,减轻病员痛苦,可提高检查、造影等操作的成功率。
文档编号A61M39/08GK2282898SQ9720927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3日
发明者刘贤富, 阮祥庆 申请人:刘贤富, 阮祥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