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831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往体腔内引入介质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
在前列腺炎及其它附性炎症的局部治疗中,曾经使用过一种局部给药导管,即中国专利88212101所公开的慢性前列腺炎局部给药导管,这种导管包含四腔及两气囊,即膀胱颈部气囊管腔、尿道球部气囊管腔、注药管腔、排尿管腔和尿道球部气囊、膀胱颈部气囊,这种导管的发明给前列腺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这种导管存在着一个缺点,就是灌注的药液易返流至膀胱,从而影响对前列腺部的治疗效果,这是因前端与膀胱相通的导尿管腔的存在而引起的,导尿管腔的存在会降低膀胱内液压,不利于膀胱颈部气囊对膀胱颈的封闭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导管存在药液返流缺点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管体,管体内设有尿道球部气囊管腔、膀胱颈部气囊管腔和注药引流管腔,在管体的前部设有尿道球部气囊和膀胱颈部气囊分别包在管体的周围;尿道球部气囊管腔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的前端分别通至尿道球部气囊和膀胱颈部气囊,它们的尾端通过管体尾部的开口引至管体外并在管口分别装有单向气阀;注药引流管腔的前端开口于两气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其尾端开口于管体尾部而通至管体外,可外接注药器,也可外接负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取消了对比技术导管中的导尿管腔,利用膀胱内潴流尿液及排尿反射所产生的压力加强膀胱颈部气囊的封闭作用,从而防止药液返流至膀胱内;另一方面把对比技术导管中的注药管腔改变成注药引流管腔,既可外接注药器,也可外接负压器,通过外接负压器使尿道前列腺部产生负压,使前列腺腺体内的炎性分泌物被引流至尿道,从而有利于前列腺炎的治疗,增加了治疗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完成对比技术的导管原有功能的同时解决药液返流问题,还增加了对前列腺炎性分泌物的引流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一管体,管体内有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和注药引流管腔3等三支管腔,在管体的前部设有尿道球部气囊4和膀胱颈部气囊5分别包在管体的周围;管体分为内层的导管支架6和外层的导管外套7,均为橡胶制成,但导管支架6的硬度比导管外套7大,导管支架6主要起支架和固定三支管腔的作用,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和注药引流管腔3的主要段位于导管支架6内,而导管外套7一方面使导管外形成形,一方面较为柔软当导管插入病人尿道时不致使其太痛苦;管体尾部从表面凸起形成几个管状分枝,各分枝内分别包含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和注药引流管腔3等三支管腔的尾段,设置分枝结构便于操作和区分各个管腔。

图1所示,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的前端分别通至尿道球部气囊4和膀胱颈部气囊5,它们的尾端分别延伸至管体尾部的分枝且通至管体外,在管口处分别装有单向气阀8;注药引流管腔3的前端设有数个开口于两气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其尾端开口也延伸至管体尾部的分枝且通至管体外,外接注药器或负压器。
使用时,先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入病人的尿道,让两气囊之间的部位位于尿道前列腺部,然后通过单向气阀8分别经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向两气囊内灌气,尿道球部气囊4和膀胱颈部气囊5充盈后使尿道前列腺部相对盲腔,接着把注药引流管腔3外接注药器,利用注射所产生的压力使药液灌入到前列腺腺腔内,灌注后,再把注药引流管腔3外接负压器使尿道前列腺部产生负压,则可将前列腺腺体内的炎性分泌物引流至尿道内,以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权利要求1.一种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包括一管体,管体内设有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在管体的前部设有尿道球部气囊(4)和膀胱颈部气囊(5)分别包在管体的周围;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的前端分别通至尿道球部气囊(4)和膀胱颈部气囊(5),它们的尾端通过管体尾部的开口引至管体外并在管口分别装有单向气阀(8),其特征在于管体内还设有注药引流管腔(3),注药引流管腔(3)的前端开口于两气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其尾端开口于管体尾部而通至管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尾部从表面凸起形成几个管状分枝,各分枝内分别包含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和注药引流管腔(3)等管腔的尾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内层的导管支架(6)和外层的导管外套(7),尿道球部气囊管腔(1)、膀胱颈部气囊管腔(2)和注药引流管腔(3)的大部分位于导管支架(6)内,导管支架(6)的硬度比导管外套(7)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材料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材料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引流管腔(3)的前端在管体壁上的开口为数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引流管腔(3)的前端在管体壁上的开口为数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引流管腔(3)的前端在管体壁上的开口为数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包括一管体,管体内设有尿道球部气囊管腔、膀胱颈部气囊管腔和注药引流管腔,管体的前部设有尿道球部气囊和膀胱颈部气囊分别包在管体的周围,尿道球部气囊管腔和膀胱颈部气囊管腔分别通至尿道球部气囊和膀胱颈部气囊,注药引流导管的前端开口于两气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尾端可外接注药器或负压器。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尿管腔且把注药管腔改变成注药引流管腔,解决了药液返流问题,还增加了对前列腺炎性分泌物的引流功能。
文档编号A61M31/00GK2304401SQ9722482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2日
发明者黄卫东 申请人:黄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