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420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屑病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银屑病胶囊,属于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胶囊。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皮肤病,目前,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诸多的治疗方法均存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等不足。据日本90-95年七种皮肤病杂志发表了古川、川秀采用苦漏保材及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银屑病的六篇报导,其治愈率为零。德国Hermeickvon及俄国RPmwKoTH等报导,仅报导了有效率分别为98%及95%。国内报导用中医中药治疗疗效最佳,治愈率在20-67%,且仅适用于寻常型。另外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也无突破性的疗效。目前又有采用中药光化疗法,光量子疗法,血磁疗法,自血疗法、埋线疗法、透析疗法等。其中光化疗法、血磁疗法疗效最佳,但又存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如光化疗法其波长的选择、照射时间受诸多因素如季节、性别、年龄、部位、肤色、营养、状况、内分泌因素、疾病情况的影响,剂量不易掌握,使用不当反而造成不良后果。但血磁疗法必需购买昂贵的血磁机,治疗费用昂贵,且患者多因血管情况不好,经济状况不佳等因素,往往不能完成所规定的疗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而提供一种治愈率高,疗程短,四种胶囊连续服用,毒副作用轻,经济实用的银屑病胶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四种配方构成,其配方及含量为配方1由六种中药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牛黄1-5,珍珠5-20,白癣皮6-30,凌梢花10-30,雷公藤6-20,槐花9-20。配方2由八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雪莲10-20,珍珠10-20,生石膏10-20,乌梢蛇8-18,枳壳5-15,青黛5-15,白芷5-15,牛蒡子5-15。配方3由十一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生龙骨8-20,牡蛎7-20,不决明10-30,青黛5-15,夏枯草8-20,青皮5-20,枳壳5-15,元参10-30,百部3-15,珍珠8-20,广角丝1-5。配方4由22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生地3-13,甘草2-5,黄花5-15,当归4-8,乳香0.5-3,没药0.5-2,川芎0.5-1.5,龟板1-4,阿胶1-3,枳壳1.5-5,双皮各1-3,半夏0.5-3,桔梗0.5-1.5,柴胡0.5-2.5,龙骨3-9,牡蛎2-6,神曲1-5,麦芽5-15,鸡内金1-3,枝子0.5-1.5,西洋参2-8,虫草1-3。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配方1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牛黄3.6,珍珠18.2,白癣皮16.3,凌梢花27.3,雷公藤16.4,槐花18.2。所述配方2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雪莲15,珍珠15,生石膏15,乌梢蛇15,枳壳10,青黛10,白芷10,牛蒡子10。在于所述配方3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生龙骨9.3,牡蛎9.3,不决明15.4,青黛9.3,夏枯草12.3,青皮9.3,枳壳6.2,元参12.2,百部6.2,珍珠9.3广角丝1.2。所述配方4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生地10.3,甘草3.2,黄芪13.9,当归7.7,乳香1.9,没药1.9,川芎1.3,龟板3.9,阿胶2.6,枳壳3.2,双皮各1.9,半夏1.9,桔梗1.3,柴胡1.9,龙骨7.7,牡蛎5.2,神曲3.2,麦芽13.9,鸡内金2.7,枝子1.3,西洋参6.5,虫草2.6。将上述配方分别研成未制成胶囊,每丸重0.6g。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治愈率高,达97%,加上基本治愈,治愈率可达100%。
2、疗程短,一般为15-30天治愈。
3、毒副作用轻微,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4、适用于各种类型,各期的银屑病。
5、治疗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6、制药方法,服用方法简单,适用于各级医院,卫生所使用。
7、价钱便宜,药源广泛,易于加工。
8、复发率低,药可重复使用,复发再治疗具有相同的疗效。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
1号药(配方1)的药理的作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淤,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
2号药(配方2)调补气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去屑止痒。
3号药(配方3)清热泻火,解毒祛斑,杀虫生肌,兹阴潜阳软肾。
4号药(配方4)祛风湿,健筋补骨水,益气补阳,散结。
1-4号药的生物硷和萜类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能抑制抗体形成。现代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血清中lgA和lgE升高,同时还存在有抗lgG抗体,在角质层中有抗角质自身抗体,因此1-4系列中药能抑制免疫反应及其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2、治疗前患者CAnP/CGMP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CAMP下降,可引起表皮细胞有浮分裂增殖过快,从而行引起表皮角化不全,治疗后二者比例恢复正常。
3、能抑制基底细胞,棘细胞层分裂增殖过快从而改变了角质层角化不全的病理过程。
4、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改善血小板异常聚集和粘附现象,试验证明病变部位微循环改变要在皮损消退数月甚至一年才能恢复正常,在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的皮肤也有血管异常弯曲的表现,这说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先出现真皮毛细血管异常变化,而后才能出现临床可以看到的皮损,这就为中医药的活血化淤治疗银屑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5、1-4号药具有抗炎杀菌,抗过敏等作用,对银屑病无疑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由1-4号药,既配方1-4组成,其中1号药由牛黄、珍珠、白癣皮、凌梢花、雷公藤、槐花六种中药组成,其配方实施例用下表1表示表1
2号药由雪莲、珍珠、生石膏、乌梢蛇、枳壳、青黛、白芷、牛蒡子八种中药组成,其配方实施例用下表2表示表2
3号药由生龙骨、牡蛎、不决明、青黛夏枯草、青皮、枳壳、元参、百部、珍珠、广角丝11种中药组成,其配方实施例用下表3表示表3
4号药生地、甘草、黄芪、当归、乳香、没药、川芎、龟板、阿胶、枳壳、双皮各、半夏、桔梗、柴胡、龙骨、牡蛎、神曲、麦芽、鸡内金、枝子、西洋参、虫草22种中药组成。其配方实施例用下表4表示表4
<p>本发明的制做方法将上述1~4号药分别筛选去掉杂质,烘干,研成细粉,过5号筛,按配方重量混匀,装入“0”号胶囊内,即为成品,每粒重0.6g。
胶囊的质量标准水份90%±10%崩解时限12分钟标准30分钟杂菌198/g 标准30-300个/g大肠杆菌无标准无个/g螨虫菌无 标准无个/g上述标准完全符合《中国药典》95年版一部。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本发明1-4号药与西药配合使用,方法是1、先输液,输维生素C3-10天,停液后服用本发明。
2、先服1号药,每日两次,每次2粒,服用5天后,服2号药5-8粒,每日三次,服用5天后再服1号药,每日两次,每次2粒,服用5天,共计15天为一疗程,然后服4号药每日3次,每次2粒。巩固一个疗程(7天),复发者服用3号药5-8粒,每日3次,每次2粒,7天为一疗程。
三组治疗效果统计表<
>
应用t检验统计处理评价治愈率可见,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愈与基本治愈二组有差异。t
用本发明的患者化验检查证明本发明对患者的血常规、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无任何影响,基本上未发现有不良反应,仅有0.5-2%的患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和口腔溃疡。
曲型病例病例1孙某某,男,38岁,唐山蔬菜公司工人。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膝,双肘出现红斑后起皮屑,多次治疗并口服大量的乙双吗啉,无效,后去天津治疗,治愈一个月后又复发。1月前,银屑病复,波及全身,融合成大片,发明人给其先输VC10天,后服本发明1、2号药1个半疗程治愈,并服用了3、4号药,以前遗留的色素沉着完全消失,肤色恢复正常,至今未复发。
病例2王某某,男性,50岁,唐山市古冶区人,40年前,不明原因,从头部起小红斑,后波及全身,多次治疗无效,本所采用单纯口服系列中药1-4号,三个疗程痊愈,随访8个月未复发。
病例3张某,男,28岁,唐山市人。
13年前,因感冒发烧后,全身起小点红斑及皮屑,多次治疗,均未彻底,1月前来东矿求治,本所为其输液维生素C3天,后口服本发明1-4号药,一个疗程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银屑病胶囊,它由四种配方构成,其特征在于a、配方1由六种中药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牛黄1-5,珍珠5-20,白癣皮6-30,凌梢花10-30,雷公藤6-20,槐花9-20;b、配方2由八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雪莲10-20,珍珠10-20,生石膏10-20,乌梢蛇8-18,枳壳5-15,青黛5-15,白芷5-15,牛蒡子5-15。c、配方3由十一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生龙骨8-20,牡蛎7-20,不决明10-30,青黛5-15,夏枯草8-20,青皮5-20,枳壳5-15,元参10-30,百部3-15,珍珠8-20,广角丝1-5;d、配方4由22种中药构成,各味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生地3-13,甘草2-5,黄花5-15,当归4-8,乳香0.5-3,没药0.5-2,川芎0.5-1.5,龟板1-4,阿胶1-3,枳壳1.5-5,双皮各1-3,半夏0.5-3,桔梗0.5-1.5,柴胡0.5-2.5,龙骨3-9,牡蛎2-6,神曲1-5,麦芽5-15,鸡内金1-3,枝子0.5-1.5,西洋参2-8,虫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1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牛黄3.6,珍珠18.2,白癣皮16.3,凌梢花27.3,雷公藤16.4,槐花1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2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雪莲15,珍珠15,生石膏15,乌梢蛇15,枳壳10,青黛10,白芷10,牛蒡子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3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生龙骨9.3,牡蛎9.3,不决明15.4,青黛9.3,夏枯草12.3,青皮9.3,枳壳6.2,元参12.2,百部6.2,珍珠9.3广角丝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4的最佳百分比含量为生地10.3,甘草3.2,黄芪13.9,当归7.7,乳香1.9,没药1.9,川芎1.3,龟板3.9,阿胶2.6,枳壳3.2,双皮各1.9,半夏1.9,桔梗1.3,柴胡1.9,龙骨7.7,牡蛎5.2,神曲3.2,麦芽13.9,鸡内金2.7,枝子1.3,西洋参6.5,虫草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屑病胶囊,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配方分别研成未制成胶囊,每丸重0.6g,按配方顺序服用。
全文摘要
一种银屑病胶囊,由四种药物配方构成,各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配方1:牛黄1—5,珍珠5—20,白癣皮6—30,凌梢花10—30,雷台藤6—20,槐花9—20,配方2:雪莲10—20,珍珠10—20,生石膏10—20,乌梢蛇8—18,枳壳5—15,白芷5—15,牛蒡子5—15;配方3:生龙骨8—20,牡蛎7—20,不决明10—30,青黛8—20,夏枯草8—20,青皮5—20,枳壳5—15,元参10—30,百部3—15,珍珠8—20,广角丝1—5,配方4:生地3—13,甘草2—5,黄芪5—15,当归4—8,乳香0.5—3,没药0.5—2,川芎0.5—1.5,龟板1—4,阿胶1—3,枳壳1.5—5,双皮各1—3,半夏0.5—3,桔梗0.5—1.5,柴胡0.5—2.5,龙骨3—9。牡蛎2—6,神曲1—5,鸡内金1—3,枝子0.5—1.5,西洋参2—8,虫草1—3。本发明具有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7/00GK1223870SQ9810015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桂雨, 王爱民 申请人:唐山市京东皮肤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