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肿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654阅读:1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肿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外用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专治痈疽疔疮、乳腺炎、腮腺炎、带状疱疹、毒虫叮咬、跌打扭伤,各种刺伤、冻伤、外痔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引起的红热肿痛的红肿膏药。
引起红热肿痛的疾患,为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的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外用良药。只能靠打针服药的方法给予解决。CN1176111“红肿膏药”,虽能治疗各种红肿疾患,由于处方不合理,所采取的工序生产出的药品,药效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治疗范围和效果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症强、治疗范围广,疗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红肿膏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肿膏,它是以白蚤休、生地榆、甘隧、芫花、大戟、甘草、乳香、没药、冰片为主要配方,用桐油、菜油为基质,用两种不同的赋形剂制成两种不同形态的膏药,即用陶丹制黑膏药,用蜂蜡制药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地描述。
实施例1A、药方组成白蚤休30g、生地榆30g、芫花20g、大戟20g、甘隧20g、生甘草30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20g、桐油350g、菜油150g、陶丹(冬165g、夏205g、春秋185g)。
B、制作工艺1、中药炮制将芫花20g、加水180g(分三次)煎三次,合并汁入干品白蚤休、生地榆、甘隧、大戟、生甘草内浸泡,将五种草药浸透捞出晒(烘)干。再浸再晒(烘),直到药汁尽,五种草药成为干品、另将乳香、没药、冰片分别碾成细粉。
2、药油制取将上述用芫花制取的白蚤休、生地榆、甘隧、大戟、生甘草五种草药,放进铁锅内,倒入桐油、菜油浸泡。一昼夜后,置文火熬制到油锅内泡沫消失,再投入乳香、没药,用大火熬至草药外枯内黄,即可停火,去渣取油。
3、黑膏药的制作药油倒入铁锅内,先用大火后用文火熬制,直到滴水成珠时下丹。黑膏药制成后,向锅内喷洒凉水,去火毒。然后再倒入水槽内,用清水浸泡3天,将火毒去尽。膏药捞出后挤去水份,再放入铁锅内加温使水份挥发完。稍凉后,投入冰片搅匀。然后在布或牛皮纸上摊贴,制成规格不同的黑膏药。
C、使用方法根据患部面积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黑膏药,烘化贴在患部。患部遇有脓和较多瘀血未溃者,需借助火针、火罐作用的配合。遇有水泡者,需要消毒针挑破,再贴上本膏药,方见捷效。
实施例2A药方组成白蚤休30g、生地榆30g、芫花20g、甘隧20g、大戟20g、生甘草30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20g、桐油150g、菜油350g、蜂蜡45g。
B、制作工艺1、中药炮制(同实施例1)2、药油制取(用实施例1)3、药膏制取将药油放入锅内,再投入蜂蜡放在火上加温,直到蜂蜡全部融化。离火稍凉,撒入冰片,并不停搅动,直到全部冷却,药膏即制成,再进行分装。
C、使用方法将药膏涂在纸上或敷料上,外敷患部,其它同实施例1。
本发明的优点是适应症强,治疗范围广,凡是属于红热肿痛的阳性疾患都可以治疗。且疗效准确迅速。一般在1~3天内,可得到红退、肿消、痛止的效果,最长时间也不会超过5天,它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红肿膏药是一种消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科良药,它能迅速减轻人们的疼痛,为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值得向全人类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肿膏药由九味中草药、植物油和赋形剂组成。其特征在于白蚤休、生地榆、芫花、大戟、甘隧、甘草、乳香、没药、冰片、桐油、菜油、陶丹(为制黑膏药赋形剂)或蜂蜡(为制药膏赋形剂)。
2.根据权利1的要求,所述的红肿膏药,其特征在于白蚤休30~50g、生地榆30~50g、芫花10~30g、甘隧10~30g、大戟30~50g、甘草10~30g、乳香10~30g、没药10~30g、冰片10~30g、桐油150~350g、菜油150~350g、陶丹165~205g或蜂蜡40~50g。
3.根据权利1、2所述的红肿膏药,可以为两种形态,其特征在于红肿黑膏药用陶丹作赋形剂,制得的膏药颜色黑、质硬、遇火烘融化。红肿药膏是以蜂蜡为赋形剂,制得的药膏,其形态和颜色接近于黄凡士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外用红肿膏药,主要由白蚤休、生地榆、芫花、大戟、甘隧、甘草、乳香、没药、冰片九种中草药和基质、赋形剂组成,将它制黑膏药和药膏两种剂型。红肿膏对痈疽疔疮、腮腺炎、乳腺炎、带状疱疹、各种毒虫叮咬、跌打扭伤、各种刺伤、冻疮、痔疮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引起的红热肿痛有独特疗效。它具有适应症强、治疗范围广、治疗时间短、疗效可靠、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9/06GK1203810SQ9810676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7日
发明者薛弘扬 申请人:薛弘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