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81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颈椎牵引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牵引器,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牵引椅。
现有的颈椎牵引器为立栓式,利用电动拖动,控制上比较复杂,结构也比较复杂。另外,作为家居保健康复器械使用时,成本高、占地面积比较大,不容量被人们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椅,这种牵引椅即可以当作座椅作用,又可以对颈椎进行牵引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牵引椅、包括座框及靠背支架,在椅座框的左右两侧纵撑上开有两个横向的同轴线转孔,转孔内横穿一根转轴,转轴的一端向外伸并连接一转动摇柄,该伸出端伸出部分颈部固定一止退装置;上述靠背支架向上端连接一悬吊式牵拉架,悬吊架的悬臂前端处于座框的正上方;一刹车闸线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座框的后撑和悬臂的前端,悬臂前端的闸线套管端口竖直向下,座框后撑上的闸线套管端口向前;闸线的芯线的上端向下连接一头套,闸线芯线的下端向前与卷拉线的后端连接,卷拉线的前端缠接在上述转轴的轴面上。
所述的止退装置由一止退齿轮和一止退顶头组成及与止退顶头尾部连接的复位拉簧组成,止退顶头的中部有一固定于对应的座框纵撑外侧面的转轴,止退顶头的顶头与止退齿轮的齿槽止退配合。
在座椅上设置向上的牵引机构后,人们在正常坐姿下即可进行颈部的牵引治疗,比较方便和舒适;本牵引椅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家庭中使用,有利于一般患者随时进行治疗;本牵引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操作,也有利于在一般患者中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本实用新型利用靠背座椅制成。座椅的座框左右两侧的纵撑上开有两个横向的同轴线转孔,转孔内横穿一根转轴2,转轴2的左端端头伸出左纵撑,该端头连接一转动摇柄1。该伸出端头的颈部设置一由止退齿轮11、止退顶头12、复位拉簧13构成的止退装置,止退顶头的中部有一固定于左纵撑外侧面的转轴10,止退顶头的顶头与止退齿轮的齿槽止退配合,止退顶头的尾部与复位拉簧13一端连接,复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左纵撑的外侧面上。座椅的靠背支架的上端连接一悬吊式牵引架7,牵引架的前端处于座框的正上方。在牵引架的前端与座框的后撑之间设置一刹车闸线,牵引架前端的闸线套管5的端口8竖直向下,座框后撑上的闸线套管5的端口4向前。闸线的芯线6的上端头向下连接一头套9,闸线的芯线6的下端头向前与卷拉线3的后端相连,卷拉线3的前端缠接在转轴2的轴面上。
牵引操作时,患者先坐在椅面上,把头用头套9套好,再把头套钩挂在闸线芯线上端头处的挂钩上,然后用左手摇动摇柄1,待颈部牵引力适当时,停止摇动,进行颈部牵引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牵引椅、包括座框及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椅座框的左右两侧纵撑上开有两个横向的同轴线转孔,转孔内横穿一根转轴,转轴的一端向外伸并连接一转动摇柄,该伸出端伸出部分颈部固定一止退装置;上述靠背支架向上端连接一悬吊式牵拉架,悬吊架的悬臂前端处于座框的正上方;一刹车闸线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座框的后撑和悬臂的前端,悬臂前端的闸线套管端口竖直向下,座框后撑上的闸线套管端口向前;闸线的芯线的上端向下连接一头套,闸线芯线的下端向前与卷拉线的后端连接,卷拉线的前端缠接在上述转轴的轴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装置由一止退齿轮和一止退顶头组成及与止退顶头尾部连接的复位拉簧组成,止退顶头的中部有一固定于对应的座框纵撑外侧面的转轴,止退顶头的顶头与止退齿轮的齿槽止退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牵引椅。这种牵引椅的结构特点是在靠背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一悬吊式牵引架,在座框的左右纵撑上安装有一止退转轴,转轴通过一摇柄驱动,在牵引架与止退转轴之间设置一刹车闸线制作的牵引线,通过摇动摇柄卷拉闸线芯线拉动牵引架下悬吊的头套对颈部进行牵引。这种牵引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家庭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F5/048GK2376881SQ9920693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
发明者申建农, 李红, 李国强, 董云霞, 石涛, 石磊 申请人:申建农, 李红, 李国强, 董云霞, 石涛, 石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