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2113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消肿散瘀、解表退热、宁心安神的作用, 治疗对于由咽喉部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咽部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等 症状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治 疗。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4] 木蓝60g铧头草58g白梅56g蝴蝶果53g桔梗52g斩龙草51g橄榄48g女金芦48g 荆芥46g北豆根44g冰片44g珠儿参43g 麦斛40g三加皮40g栀子36g射干28g。
[0045] 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46] (1)将木蓝、蝴蝶果、桔梗、女金芦、冰片、珠儿参、麦斛、三加皮和栀子加10倍量体 积浓度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 相对密度为1. 12-1. 151的浓液备用;
[0047] (2)将白梅、斩龙草和射干洗净捣汁,过滤、留汁液,备用;
[0048] (3)将橄榄和北豆根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49] (4)将荆芥切段置于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研末,过100目细粉,备用;
[0050] (5)将步骤⑴制得的浓液、步骤⑵制得的汁液以及步骤⑶和步骤⑷制得的 细粉混合均匀,制成片剂,即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
[0051]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片,10天为一疗程,轻者3到4个疗程即可痊愈, 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2] 实施例2
[005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4] 木蓝54g铧头草52g白梅50g蝴蝶果48g桔梗46g斩龙草45g橄榄43g女金芦43g 荆芥41g北豆根38g冰片38g珠儿参36g 麦斛35g三加皮35g栀子31g射干25g。
[0055]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6] 实施例3
[0057] 木蓝46g铧头草44g白梅43g蝴蝶果41g結梗39g斩龙草38g橄榄36g女金芦36g 荆芥34g北豆根30g冰片30g珠儿参28g 麦斛28g三加皮28g栀子24g射干20g。
[0058]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数为:
[0061] 木蓝38g铧头草36g白梅35g蝴蝶果34g桔梗32g斩龙草31g橄榄28g女金芦28g 荆芥27g北豆根22g冰片22g珠儿参20g 麦斛21g三加皮21g梔子17g射干15g。
[0062]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临床资料:
[0064] 1、病例选择:
[0065] 作为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咽喉部神经官能 症患者2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 20-76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2个月-20年;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 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5个月-20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 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66] 2、药物选择:
[0067]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成人每日3次,每次2片,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 送服,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到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68] 对照组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69] 3、疗效判定:
[0070] (1)治愈:咽部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等症状消失,身体痊 愈。
[0071]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0072] (3)无效:病症无变化。
[0073] 4、结果:
[0074]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7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愈率为 70%,总有效率90 %。
[0075] 对照组中治愈28例,有效30例,无效42例,治愈率为28 %,总有效率58 %。
[0076]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77]典型病例举例:
[0078] 1、李某,女,51岁,退休职工,广东广州人。患者患咽喉部神经官能症4年,在多地 就医后未有好转,后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身体好转, 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身体痊愈,随访无复发,彻底治愈。
[0079] 2、赵某,男,70岁,退休干部,浙江绍兴人。患者咽部因出现紧迫感、粘着感、烧灼 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等症状来我院检查。查体确诊为咽喉部神经官能症。服用本 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痊愈至今未复发。
[0080] 3、田某,女,46岁,退休干部。江苏常州人,患者自感咽喉不适来我院就诊。经检查 确诊为咽喉部神经官能症。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身体状况好转,继续服用本 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彻底痊愈。
[0081] 4、姜某,男,34岁,干部,安徽芜湖人。患者患咽部神经官能症2年余。近年来,口因 部灼热感、肿物加重,入我院进行检查。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 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恢复正常,彻底治愈。
[0082] 5、韩某,男,29岁,经理。辽宁锦州人。患者患咽部神经官能症1年余。在当地多 家医院进行过治疗,一直未有好转,后经当地医院医生介绍来我院就诊。后服用本发明中药 制剂,服用2个疗程后,病情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咽部恢复正常,随访 未复发,彻底治愈。
[0083] 6、门某,女,22岁,学生。湖北黄R人。患者咽部出现肿物,并且逐渐加重,遂来我 院就诊。后经检查确诊为咽喉部神经官能症。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肿物减小, 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肿物消失,随访未复发,彻底痊愈。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 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木蓝30-62份铧头草28-60份白梅28-58份蝴蝶果25-55份 桔梗25-53份斩龙草24-52份橄榄20-50份女金芦20-50份 荆芥19-48份北豆根16-46份冰片16-46份珠儿参14-44份 麦斛12-42份三加皮12-42份栀子10-38份射干10-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木蓝54份铧头草52份白梅50份蝴蝶果48份 桔梗46份斩龙草45份橄榄43份女金芦43份 荆芥41份北豆根38份冰片38份珠儿参36份 麦斛35份三加皮35份栀子31份射干2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木蓝46份铧头草44份白梅43份蝴蝶果41份 桔梗39份斩龙草38份橄榄36份女金芦36份 荆芥34份北豆根30份冰片30份珠儿参28份 麦斛28份三加皮28份栀子24份射干2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木蓝38份铧头草36份白梅35份蝴蝶果34份 桔梗32份斩龙草31份橄榄28份女金芦28份 荆芥27份北豆根22份冰片22份珠儿参20份 麦斛21份三加皮21份栀子17份射干15份。
5. -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木蓝、蝴蝶果、桔梗、女金芦、冰片、珠儿参、麦斛、三加皮和栀子加10倍量体积浓 度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 密度为1. 12-1. 151的浓液备用; (2) 将白梅、斩龙草和射干洗净捣汁,过滤、留汁液,备用; (3) 将橄榄和北豆根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4) 将荆芥切段置于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研末,过100目细粉,备用; (5) 将步骤(1)制得的浓液、步骤(2)制得的汁液以及步骤(3)和步骤(4)制得的细粉 混合均匀,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木蓝、铧头草、白梅、蝴蝶果、桔梗、斩龙草、橄榄、女金芦、荆芥、北豆根、冰片、珠儿参、麦斛、三加皮、栀子和射干;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养阴清肺、醒神益智、消肿散瘀、解表退热、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对于由咽喉部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咽部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等症状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治疗。
【IPC分类】A61K36-898, A61P11-04, A61K31-045
【公开号】CN104524205
【申请号】CN201410778792
【发明人】高怀秀, 于明丽
【申请人】高怀秀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