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筋藤镇痛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618阅读:2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筋藤镇痛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松筋藤镇痛酊。
【背景技术】
[0002]风湿骨痛、关节疼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落枕、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妇女乳腺增生、肿大、肿胀、盆腔炎、附件炎引起的胀痛;以及肝癌、肺癌、胰腺癌、淋巴癌及各种癌症引起的疼痛,是一种普遍症状,其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及痛苦。目前,治疗这些疼痛通常采用止痛的吗啡、杜冷丁等西药针剂,这些药物价格昂贵,有毒副作用。还有一些镇痛的中药,如消肿止痛酊、解痉镇痛酊、花红消肿止痛酊、伤痛酊等,对疼痛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功能单一,适应症少,见效慢,有些含有添加剂、防腐剂、西药止痛剂、渗透剂等,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止痛快、功能多样、适应症广泛,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西药止痛剂、无毒副作用的松筋藤镇痛酊。
[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松筋藤镇痛酊,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天麻50-60份、羌活30-60份、独活30-60份、救必应30-50份、防已30-40份、薏苡仁40-60份、川芎30-50份、山柰30-40份、麻黄30-40份、路路通50-60份、鸡血藤60-70份、松筋藤70-90份、红花30-40份、桃仁30-40份、白癣皮30-50份、莪术40-60份、三棱40-60份、怀牛膝50-60份、葛根50-60份、续断30-50份、制没药40-50份、制乳香40-50份、田七30-50份、木通30-40份、白芍30-50份、延胡索30-40份、益母草30-50份、桑寄生40-60份、甘松30-40份。
[0005]本发明松筋藤镇痛酊,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天麻55份、羌活50份、独活50份、救必应40份、防已35份、薏苡仁50份、川芎40份、山柰35份、麻黄35份、路路通55份、鸡血藤65份、松筋藤80份、红花35份、桃仁35份、白癣皮40份、莪术50份、三棱50份、怀牛膝55份、葛根55份、续断40份、制没药45份、制乳香45份、田七40份、木通35份、白芍40份、延胡索35份、益母草40份、桑寄生50份、甘松35份。
[0006]本发明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0007]本发明松筋藤镇痛酊的制备方法是:
(O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去除杂质、晒干或用烤箱烤干;
(2)将晒干或烤干的各原料药,粉碎后混合均匀,再放入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6倍重量的75%酒精中密封浸泡30-35天,过滤、灌装制成。
[0008]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肝风、平肝阳、通经络的功用。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不遂。
[0009]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用。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疼,风湿痹痛,项背肢节等上半身疼痛。
[0010]独活:味辛、苦,微温。归肝经、膀胱经。具有祛风寒湿痹,解表的功用。主治风寒湿痛,其性善下行,尤以下半身肌肉,关节疼痛最为适宜,还用于肝肾不足,腰膝疼痛,外感风寒挟湿的表症等。
[0011]救必应:味苦,性寒。归肺经、肝经、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的功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瘆疮疖等。
[0012]防已: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肾、脾经。具有祛风湿,利水消肿的功用。主治寒痹、热痹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利水、腹水、脚气浮肿。
[0013]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经、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用。主治脾虚水肿、腹胀、食少泄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水肿、湿热郁蒸蕴于经络。
[0014]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用。主治血瘀气滞、寒凝血瘀、跌打损伤,风湿痹症。
[0015]山柰:味辛,性温。归胃经。具有温中,消食,止痛的功用。主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
[0016]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用。主治风寒表症,恶寒发热,头身痛;喘咳实症;水肿。
[0017]路路通:味苦,性微辛。归肝、肾经。具有疏肝气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用。主治风湿肢节痛、利水道,各种癣症。
[0018]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调经,补血、通络的功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症、手足麻木、肢体瘫痪。
[0019]松筋藤:味微苦、涩、辛,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的功用。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0020]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用。主治经闭、经痛,腹中血气刺痛,微瘕积聚,胸痹心痛、跌打损伤。
[0021]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用。主治多种瘀血症,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经闭、痛经、产后腹痛、微瘕痞块。肠痛初起有瘀热者,肺痛初起有瘀热者,跌打损伤。
[0022]白癣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的功用。主治湿热痤疮、湿瘆疥癣,还可治疗湿热痹症、湿热黄疸等。
[0023]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经、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用。主治跌打瘀肿疼痛,对子宫癌、卵巢癌、白血病、肿瘤有抗癌止痛效果。
[0024]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经、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用。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莪术,三棱组合在一起有更好的行气破血、止痛效果。
[0025]怀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经、肾经。具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的功用。主治腰膝疼痛症,久痹等症,有增强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
[0026]葛根:味辛、甘,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止泻、透瘆的功用。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0027]续断:味苦、甘、辛,性微温。归肝经、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用。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
[0028]制乳香:味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消肿生肌的功用。主治跌打损伤,疮疡痛肿,瘀血阻滞、诸痛、微瘕种聚、风寒湿痹等。
[0029]制没药:味苦、辛,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消肿生肌的功用。
[0030]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用。主治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体内外各种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
[0031]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通经下乳的功用。主治湿热痹痛、利血脉、通关节,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0032]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经、脾经。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0033]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经、脾、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用。主要用于血瘀气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0034]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经、心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用。主治妇科瘀滞症是妇科经产要药,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皮肤痒瘆。
[0035]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经、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用。主治风湿骨痛、腰膝疼痛等。
[0036]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经、胃经。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用。主治腔腹胀痛,不思饮食,牙痛,收湿拔毒,跌打伤痛,脚气浮肿,转筋等。
[0037]酒精具有渗透皮肤,通络的功用。本发明镇痛酊,采用75%的医用酒精与29味纯中草药制成酊剂,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其组方科学合理,容易制备,疗效显著。本发明镇痛酊,除酒精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