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01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疫块”。俗称风团、风疫团、风挖瘡、风疫块,与风疫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皮肤病。由各种起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导致局部水肿性的损害。选择适宜的中药治疗可取得佳效。荨麻疹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荨麻疹伴有瘙痒的症状,特别是晚上,影响严重的睡眠,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同时,荨麻疹还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絮乱、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絮乱、肾炎,生育期女士还是导致免疫性不育及流产。严重的荨麻疹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危及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葛根8_12克,柴胡10-14克,牛子4_8克,白芍7-11克,炒天虫10-14克,桔梗7-11克,蝉衣4-8克,钩藤7_11克,生石膏13-17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葛根10克,柴胡12克,牛子6克,白苟9克,炒天虫12克,桔梗9克,蝉衣6克,钩藤9克,生石骨15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地骨皮:凉血除珍,清肺降火。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紐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0007]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0008]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0009]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0010]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0011]柴胡: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0012]牛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0013]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4]炒天虫: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0015]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0016]蝉衣:疏散风热,透疹止痛,明目退翳,止痉。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痛,麻疹不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惊痫夜啼,破伤风等症。
[0017]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0018]生石膏:生津止渴,清热,收敛,生肌。治热病,壮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温病高热,身发斑疹,胃火亢盛,牙龈肿痛,口臭,风热袭肺,高热咳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葛根8克,柴胡10克,牛子4克,白芍7克,炒天虫10克,桔梗7克,蝉衣4克,钩藤7克,生石膏13克。
[0020]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地骨皮29克,北沙参10克,白鲜皮17克,葛根10克,柴胡12克,牛子6克,白芍9克,炒天虫12克,桔梗9克,蝉衣6克,钩藤9克,生石膏15克。
[0021]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地骨皮31克,北沙参8克,白鲜皮16克,葛根12克,柴胡14克,牛子8克,白芍11克,炒天虫14克,桔梗11克,蝉衣8克,钩藤11克,生石骨17克。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葛根8-12克,柴胡10-14克,牛子4-8克,白芍7-11克,炒天虫10-14克,桔梗7-11克,蝉衣4-8克,钩藤7_11克,生石膏13-17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葛根10克,柴胡12克,牛子6克,白芍9克,炒天虫12克,桔梗9克,蝉衣6克,钩藤9克,生石膏15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葛根8-12克,柴胡10-14克,牛子4-8克,白芍7-11克,炒天虫10-14克,桔梗7-11克,蝉衣4-8克,钩藤7-11克,生石膏13-17克。
【IPC分类】A61K35-64, A61K36-815, A61K33-06, A61P17-00
【公开号】CN104623087
【申请号】CN201310558633
【发明人】吴翠花
【申请人】青岛食之礼中草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