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方及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0629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方及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是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荨麻瘆属于中医隐瘆范畴。因禀赋不足,汗出当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饮食不节或虫积脾胃,湿热蕴结,复感风邪;营血不足或病久气血双虚,肤失所养均可发为本病。是以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临床常根据荨麻瘆的特征性症状即可进行诊断。
[0003]目前,临床常用中医辩证治疗荨麻瘆,采用中药进行调理性治疗,通过改善病人体质根治荨麻瘆。中药治疗荨麻瘆疗效好,不易复发,副作用小。
[0004]但是,中药治疗荨麻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现有中药组方,通常是一个方剂只能针对某一个类型或者某一类症状治疗,如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风寒束表型荨麻瘆,发挥的是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主要针对的是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这一类症状治疗。如果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皮瘆加重,得冷则减轻,则属于风热犯表,治疗上就不能再用荆防败毒散,而应在桑菊饮基础上加减,才能发挥辛凉透表,祛风清热的功效;
2)、现有中药组方经常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配伍应用,目前药物化学方面的研宄水平,还不能准确界定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部分中药成份或者不同中药的活性成分之间的反应产物也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的产生。所用药物越多,发生潜在毒副作用的机率就越大。对用药安全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对各种类型及各类症状均有效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组方,同时提供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且颗粒剂的生产工艺简单,适于药厂规模化生产。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荨麻瘆的中药组方,具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糯米50-80份、党参5-20份、黄芪5-20份、当归1_10份、葛根5-20份、山药5-20份。
[0007]按照上述治疗荨麻瘆的中药组方制成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糯米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黄开花备用;
2)、取党参、黄芪、当归、葛根、山药及炒糯米分别粉碎后过6号药筛备用;
3)、配制50%乙醇作为润湿剂备用;
4)、取处方量炒糯米粉、党参粉、黄芪粉、当归粉、葛根粉、山药粉按筛分法混合均匀;
5)、将50%乙醇加入上述混合粉末中制软材;其用量以所制软材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宜; 6)、16目筛制粒;
7)、50°C以下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
8)、整粒;
9)、称重,每袋5克量。
[0008]本发明中药组方治疗荨麻瘆的中医机理说明:
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将重点放在找到外部病变与内在脏腑之间的联系。中药组方从整体出发,采用外病内治的治疗原则。方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党参健脾补肺、益气生津;黄芪补气固表;当归补血、活血;归肝、心、脾经。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葛根生津止渴、发表透诊。六味中药配伍使用,使五脏、气血虚损皆有所养。又因五脏合五体,肺合于皮。调理肺脏宣发功能,使卫气达于皮毛,腠理致密则易拒邪于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所以此方偏重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之功效。扶助人体正气,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使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0009]本发明中药组方的安全性说明:
本发明中药组方中的糯米是食品炒制后药用;葛根、山药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党参、黄芪、当归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品,属于只要是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之下,可长期服用的补虚药。上述六味中药配伍使用,用药简单,避免了应用大处方中药而产生的未知、不可控的反应,该中药组方经多年多例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产生。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运用中药组方调理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重在健脾补肺,扶助人体正气,使内邪不生,补气固表,使卫表坚固,外邪不侵,从而达到有效治疗荨麻瘆的目的。另外,本发明纯中药组方,用药简单,治疗费用低,安全有效,治愈率高,易于制作,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的制备例及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制备例:
以下治疗例所用的中药组方:炒糯米60g、党参10 g、黄芪10g、当归2 g、葛根8g、山药10 g0
[0012]依据制备例中药组方,制成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糯米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黄开花备用;
2)、取党参、黄芪、当归、葛根、山药及炒糯米分别粉碎后过6号药筛备用;
3)、配制50%乙醇作为润湿剂备用;
4)、取处方量炒糯米粉、党参粉、黄芪粉、当归粉、葛根粉、山药粉按筛分法混合均匀;
5)、将50%乙醇加入上述混合粉末中制软材。其用量以所制软材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宜;
6)、16目筛制粒;
7)、50°C以下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
8)、整粒;
9)、称重,每袋5克量。
[0013]颗粒剂用法用量:一次一袋,每袋使用200ml沸水冲泡3分钟后服用,每日3_5次。
[0014]按照上述颗粒剂用法用量治疗荨麻瘆,典型病例如下:
第一例:丁某某,现年53岁,女,大学教师。2009年,在一次用凉水洗过衣物几小时后,由前臂开始突然出现皮瘆,越抓越痒,一段时间之后皮瘆消失,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遇冷水会再次发作。遂去医院就医,确诊为寒冷性荨麻瘆。因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医院的治疗,只在发作时口服息斯敏缓解。一年内发作无数次。后来,每日4次服用本发明的治疗荨麻瘆颗粒五日后,遇冷水不再有皮瘆出现。
[0015]第二例:陈某某,男,现年24岁。至2012年,荨麻瘆已不定期不定时发作数年。四肢、后背皮瘆居多,皮瘆时起时消,可随搔抓相互融合而增多增大,形成浮肿状风团。辨证属于寻常性荨麻瘆。本发明颗粒剂代茶,日5次饮。痊愈后未复发。
[0016]第三例:唐某某,男,现年18岁,2012年初中三年级,学习压力重,几乎每天都要在23点之后才能休息。荨麻瘆半年左右,皮肤划痕征阳性。辨证属于人工性荨麻瘆。由于口服抗过敏药容易困倦,所以期间应用中药荨麻瘆丸治疗。由于荨麻瘆丸只适用于风、湿、热所致的荨麻瘆,不完全对症,最终没有出现确切的治疗效果。服用本发明颗粒剂三天,每天4次,指甲划皮肤后,不再有明显的划痕。
[0017]第四例:李某某,男,现年26岁,常在运动出汗或者情绪紧张时诱发荨麻瘆,皮瘆个体小,周围有红晕,痒感较重,皮瘆不会随搔抓融合成团。辨证属于胆碱能性荨麻瘆。几年间,曾在医院进行过时断时续的治疗,没有明显的好转。2014年2月起开始服用本发明颗粒剂七天,每天4次,不适症状消失后未见复发。
[0018]第五例:陈某,女,现年31岁,为考取驾驶证,常在日光暴晒下等候练车。2014年9月开始在四肢、颈部等部位出现瘙痒和风团,几小时后消退。皮肤暴露于日光之下,风团和红斑会反复出现。辨证属于光感性荨麻瘆。服用此颗粒剂100克后,不再有风团出现,服药期间亦未见不良反应,愈后未复发。
[0019]以上病例表明:本发明中药组方颗粒剂用药简单,起效快,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0020]本发明将糯米炒制后用做为君药,与党参、黄芪、当归、葛根、山药科学配伍,既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又保证了疗效。另外,此中药组方颗粒剂不只针对某一种荨麻瘆类型,其适用范围广,能够从根本上对荨麻瘆进行治疗,作用全面,具有普遍性的疗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荨麻瘆的中药组方,具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糯米50-80份、党参5-20份、黄芪5-20份、当归1-10份、葛根5-20份、山药5_2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瘆的中药组方制成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糯米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黄开花备用; 2)、取党参、黄芪、当归、葛根、山药及炒糯米分别粉碎后过6号药筛备用; 3)、配制50%乙醇作为润湿剂备用; 4)、取组方量炒糯米粉、党参粉、黄芪粉、当归粉、葛根粉、山药粉按筛分法混合均匀; 5)、将50%乙醇加入上述混合粉末中制软材;其用量以所制软材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宜; 6)、16目筛制粒; 7)、50°C以下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 8)、整粒; 9)、称重,每袋5克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方,解决了现有治疗荨麻疹中药组方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一个方剂只能治疗某一类病人的问题,具体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炒糯米50-80份、党参5-20份、黄芪5-20份、当归1-10份、葛根5-20份、山药5-20份。同时提供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方无毒副作用,服用安全,疗效好,不易复发, 适用范围广。
【IPC分类】A61K36-899, A61P17-00, A61K9-16
【公开号】CN104623371
【申请号】CN201510058113
【发明人】陈海蛟, 李玉杰, 高洋, 魏书琴, 李敏, 闫峰
【申请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