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839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0003]小儿流涎多见于I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治疗药物,家长对西药的选择往往存在一定的顾虑,担心西药的副作用对婴儿的影响,而中药也存在处方中药味过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方药味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
[0005]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茯苓2-5克,蚕沙2-5克,益智仁3-6克,白术2-5克,莲子5_10克,芡实5_10克,白糖8_12克。
[0006]其优选的各原料重量比是:茯苓3克,蚕沙3克,益智仁5克,白术4克,莲子7克,芡实8克,白糖10克。
[0007]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100ml,每服50 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0008]本发明中各原料的药理作用如下: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09]蚕沙:味甘;辛;性温。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0010]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0011]白术:别名:於术、山蓟、山芥、山连。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2]莲子:甘、涩平。主治:补脾止泻;养心益肾。
[0013]芡实:甘、潘,平。归脾、肾经。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001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方药味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本发明药物中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蚕沙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之功效;益智仁具有温脾止泻摄涎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莲子和芡实具有补脾止泻之功效。本发明中各原料安全性高,诸药合用,效果显著。
[0015]临床验证: 1.入选病例:
本发明验证顽固性小儿流涎患儿7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顽固性小儿流涎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20例,年龄1-4岁,病程1-2年不等;对照组37例,男患儿18例,女患儿19例,年龄1-4岁,病程1-2年不等。
[0016]2.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0017]治愈:小儿流涎症状全部消失。
[0018]显效:小儿流涎症状明显减轻。
[0019]有效:小儿流涎症状有所改善。
[0020]无效:小儿流涎症状毫无消失。
[0021]3.临床结果:
治疗组:共39例,治愈35例,占89.7% ;有效3例,占7.7% ;无效I例,占2.6% ;总有效率为97.4%ο
[0022]对照组:共37例,治愈21例,占56.8% ;有效12例,占32.4% ;无效4例,占10.8% ;总有效率为89.2%。
[0023]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24]本发明处方合理,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配比称取下述各原料,茯苓2克,蚕沙2克,益智仁3克,白术2克,莲子5克,芡实5克,白糖8克。
[0026]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煎汁10mL,每服50 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0027]实施例2:
按重量配比称取下述各原料,茯苓3克,蚕沙3克,益智仁5克,白术4克,莲子7克,芡实8克,白糖10克。
[0028]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煎汁10mL,每服50 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0029]实施例3:
按重量配比称取下述各原料,茯苓5克,蚕沙5克,益智仁6克,白术5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白糖12克。
[0030]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煎汁10mL,每服50 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主权项】
1.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茯苓2-5克,蚕沙2-5克,益智仁3-6克,白术2-5克,莲子5_10克,芡实5_10克,白糖8-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组成:获苓3克,蚕沙3克,益智仁5克,白术4克,莲子7克,芡实8克,白糖10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茯苓2-5克,蚕沙2-5克,益智仁3-6克,白术2-5克,莲子5-10克,芡实5-10克,白糖8-12克。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方药味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小儿流涎的中药方剂。本发明药物中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蚕沙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之功效;益智仁具有温脾止泻摄涎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莲子和芡实具有补脾止泻之功效。本发明中各原料安全性高,诸药合用,效果显著。治疗组:共39例,治愈35例,占89.7%;有效3例,占7.7%;无效1例,占2.6%;总有效率为97.4%。本发明处方药味简单、安全有效。
【IPC分类】A61K36-9062, A61P43-00, A61K35-64
【公开号】CN104707058
【申请号】CN201310672764
【发明人】周成理
【申请人】周成理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