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波信号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14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波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固定装置、 控制器、变频器和降噪器,其中,固定装置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至少四个电极 片,每个电极片均通过控制器与接收端、发射端和接地端中的任意一个属性端电连接。首 先,变频器控制发射端通过电极片向颅骨内部发射多个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然后,与接 收端电连接的两个电极片接收电磁波信号,并且,利用降噪器降低接收端接收到的电磁波 信号的噪音。
[0045] 因此,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用户可将固定装置套设在被测对象的颅骨上,通过 与发射端电连接的电极片发射信号,与接收端电连接的电极片接收信号,获取被测对象大 脑内部的多个频率的检测信号,并且,在不调整电极片与被测对象颅骨接触位置的基础上, 通过控制器切换电极片电连接的属性端,以改变信号在被测对象颅骨内部内传播的路径, 实现全方位获取颅骨内部检测信号。
[0046] 另外,通过降噪器降低接收端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噪音,可降低噪音对检测信 号的影响,使获取的检测信号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4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波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片与属性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005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的介电常数平方根成反比,不同物质在传递相同频 率的电磁波时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因此,测量相同频率电磁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可间接识别物质的种类。例如,在传递某频率电磁波时,水的介电常数为80,血的介电常数 为130,而生物组织,如脑组织的介电常数为100,由此可明显区分水、血和脑组织。
[0053] 在用户通过接收端C接收到经颅腔内传输的电磁波后,可利用接收到的电磁波数 据分析颅腔内脑组织的状况,以及分析颅腔内是否存在积水或者血肿等。
[005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波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对被测 对象的颅骨进行检测,该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控制器3、变频器4和降噪器5。
[0055] 其中,固定装置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至少四个电极片2,每个电极片2均通过一根 导线与控制器3电连接,每个电极片2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
[0056]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极片2可以通过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固定 装置1上,也可以通过嵌入的方式镶嵌在固定装置1的内侧,无论采用哪种设置方式,只要 使电极片2的一侧表面露出固定装置1即可,从而在固定装置1套设在待测物体外部时,每 一个电极片2均能与待测物体直接接触。例如,可将固定装置1套设在人类颅骨外部,每个 电极片2均能与人类颅骨处的皮肤直接接触。
[0057] 电极片2的分布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至少一条颅骨缝的形状相匹配。
[0058]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1包括至少一条固定 带,所有电极片2都设置在固定带的内侧面;并且,至少有一条固定带上的电极片2的分布 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至少一条颅骨缝的形状相匹配。
[0059] 由于颅骨缝的主要承力单位为胶原纤维,相比颅骨的骨质结构,颅骨缝对电磁波 阻碍程度小于颅骨对电磁波阻碍的程度。所以,在固定带上的某一个电极片2与发射端B 电连接时,经该电极进入颅腔内的电磁波信号强度较大;在固定带上的某一个电极片2于 接收端C电连接时,经该电极接收到的经过颅腔内部的电磁波信号强度也较大。
[0060] 因此,将固定带上的电极片2的分布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颅骨缝相匹配 时,可使接收端C接收到强度更大的电磁波信号。
[0061] 为使固定带上的电极片2的分布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至少一条颅骨缝的 形状相匹配,可将固定装置1设置成以下形式:固定带形成一个闭合、且可套设在被测对象 颅骨上的环状,在固定带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架;每个支架的一端均与固定带电连 接,另一端均设置有弧形耳托。弧形耳托的形状与人耳外廓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弧形耳托 卡架在人耳上时,固定带上电极片2的分布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颅骨缝相匹配。
[0062] 或者,固定装置1中包括多条固定带,多条固定带之间相电连接,形成一个可容纳 被测对象的颅骨的空间,在固定装置1套设在被测对象的颅骨上时,固定带上电极片2的分 布形状与被测对象的颅骨上的颅骨缝相匹配。
[0063] 并且,固定装置1中的固定带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弹性带,或者是能够调节尺寸的 调节带,便于将固定装置1套设在不同被测对象的颅骨外部,使固定装置1内侧的电极片2 能够与被测对象颅骨外的皮肤接触。
[0064] 控制器3与属性端电连接,属性端包括接收端、发射端和接地端;每一个电极片2 与所有属性端之间都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控制器3控制每个电极片2与属性端之间 控制开关的打开或关闭。
[0065] 如图3所示,其中,任意两个电极片2与接收端之间的控制开关闭合,且与接地端、 发射端之间的控制开关打开;任意一个电极片2与接地端之间的控制开关闭合,且与发射 端、接收端之间的控制开关打开;任意一个电极片2与发射端之间的控制开关闭合,且与接 地端、接收端之间的控制开关打开。即,保证多个电极片中,有两个电极片2与接收端电连 接,有一个电极片2与接地端电连接,有一个电极片2与发射端电连接。
[0066]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3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属性信息获取电 路和控制电路,其中:
[0067] 控制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目标属性控制信号,该目标属性控制信号可以是外部 发送给控制器3的电信号,也可以是控制器3自身发出的电信号,并且,目标属性控制信号 中携带每个电极片2的目标属性信息,目标属性信息包括:接收电极、发射电极和接地电极 中的一个。
[0068] 属性信息获取电路,属性信息获取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信号接收端的输出端电连 接,用于根据目标属性控制信号中获取每个电极片2的目标属性信息。
[0069]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属性信息获取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根据每 个电极片2的目标属性信息,控制每个电极片2分别与对应的目标属性端相电连接,目标属 性端包括:接收端、发射端和接地端。任意一个电极片2同时与一个目标属性端相电连接。
[0070] 如图3所示,控制器3与属性端电连接,属性端包括接收端C、发射端B和接地端 A,其中,发射端B用于向外发射信号,例如电磁波信号等;接收端C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接 收发射端B所发射的电磁波,该电磁波经待测物体传输后被接收端C接收;接地端A用于保 证待测物体的安全,避免待测物体在接收到较大电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