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8470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脑梗塞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塞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塞后遗症,主要症状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目前,临床上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溶栓、抗凝、脑保护、降纤、抗血小板凝聚的方法,但无良药可使,只能对症进行治疗,但是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
[0003]祖国医学认为,脑梗塞后遗症主要是由于脑梗塞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
[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中风后遗症的发病机理,采用活血通络、疏通淤阻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对症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5-25份、桂枝5-25份、太子参10-30份、白芍5-20份、生姜5-25份、大枣5-25份、川芎5_20份、鸡血藤10-30份、胆南星5_25份、全蝎5-20份、水牛角5-20份、枸杞10-30份、麻黄5_20份、麦冬5_25份、茯苓10-30份、天麻5-20份、地龙5-20份、壁虎5-20份、海风藤5_25份、灸甘草5_15份。
[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15份、桂枝15份、太子参20份、白芍12份、生姜15份、大枣15份、川芎12份、鸡血藤20份、胆南星15份、全蝎10份、水牛角12份、枸杞20份、麻黄10份、麦冬15份、茯苓20份、天麻12份、地龙10份、壁虎10份、海风藤15份、灸甘草10份。
[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全蝎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水牛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枸杞具有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天麻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地龙具有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的功效;壁虎具有驱风镇惊、解毒散结的功效;海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灸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养肝补肾、清热化痰、舒经通络、活血祛瘀、补血益气的功效,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治愈率34.6%。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5g、桂枝15g、太子参20g、白芍12g、生姜15g、大枣15g、川芎12g、鸡血藤20g、胆南星15g、全蝎10g、水牛角12g、枸杞20g、麻黄10g、麦冬15g、茯苓20g、天麻12g、地龙10g、壁虎10g、海风藤15g、灸甘草10g。
[0012]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10g、桂枝25g、太子参10g、白芍15g、生姜5g、大枣20g、川芎10g、鸡血藤30g、胆南星5g、全蝎15g、水牛角10g、枸紀25g、麻黄5g、麦冬25g、茯苳15g、天麻20g、地龙5g、壁虎15g、海风藤10g、灸甘草6go
[0013]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20g、桂枝5g、太子参25g、白芍10g、生姜20g、大枣5g、川芎15g、鸡血藤10g、胆南星25g、全蝎5g、水牛角20g、枸紀15g、麻黄12g、麦冬20g、茯苳10g、天麻15g、地龙12g、壁虎20g、海风藤5g、灸甘草15g。
[0014]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5g、桂枝20g、太子参15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25g、川芎5g、鸡血藤25g、胆南星20g、全蝎12g、水牛角15g、枸紀10g、麻黄20g、麦冬5g、茯苳25g、天麻10g、地龙15g、壁虎5g、海风藤20g、灸甘草12g。
[0015]实施例5
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金银花25g、桂枝10g、太子参30g、白芍5g、生姜25g、大枣10g、川芎20g、鸡血藤15g、胆南星10g、全蝎20g、水牛角5g、枸紀30g、麻黄15g、麦冬10g、茯苳30g、天麻5g、地龙20g、壁虎12g、海风藤25g、灸甘草5g。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40?75岁。
[0018]二、临床症状:
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0020]四、疗效标准:
(1)痊愈:脑梗塞症状得到控制,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2)有效:脑梗塞症状部分得到控制,机体功能部分恢复;
(3)无效:病情无变化。
[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20个疗程,痊愈26例,有效43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徐某,男,56岁。患脑梗塞后遗症I年多,右侧肢体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5个疗程,右侧肢体障碍得到缓解,记忆力有所恢复,其余症状减轻;继续服用6个疗程,机体功能恢复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23]病例2:陈某,女,69岁。患脑梗塞留下后遗症。其症状: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右手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失语等。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大小便能够自理;继续服用6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外加锻炼,身体逐步恢复健康。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5-25份、桂枝5-25份、太子参10-30份、白芍5_20份、生姜5_25份、大枣5_25份、川芎5-20份、鸡血藤10-30份、胆南星5-25份、全蝎5_20份、水牛角5_20份、枸杞10-30份、麻黄5-20份、麦冬5-25份、茯苓10-30份、天麻5_20份、地龙5_20份、壁虎5_20份、海风藤5-25份、灸甘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15份、桂枝15份、太子参20份、白芍12份、生姜15份、大枣15份、川芎12份、鸡血藤20份、胆南星15份、全蝎10份、水牛角12份、枸杞20份、麻黄10份、麦冬15份、茯苓20份、天麻12份、地龙10份、壁虎10份、海风藤15份、灸甘草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金银花5-25份、桂枝5-25份、太子参10-30份、白芍5-20份、生姜5-25份、大枣5-25份、川芎5-20份、鸡血藤10-30份、胆南星5-25份、全蝎5-20份、水牛角5-20份、枸杞10-30份、麻黄5-20份、麦冬5-25份、茯苓10-30份、天麻5-20份、地龙5-20份、壁虎5-20份、海风藤5-25份、灸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养肝补肾、清热化痰、舒经通络、活血祛瘀、补血益气的功效,其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IPC分类】A61K35-62, A61K35-646, A61P25-02, A61P9-10, A61K36-9068, A61K35-32, A61K35-583
【公开号】CN104758887
【申请号】CN201510135646
【发明人】董艳丽
【申请人】董艳丽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