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264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和临床医学领域中离体或者在体心脏的三层心肌动作电位记录辅助装置,具体地指一种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
【背景技术】
[0002]心脏的心肌组织可以分为三层,即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外膜下心肌。构成三层心肌组织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各不一样,尤其是动作电位时程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形成了跨室壁复极离散和跨室壁不应期离散。多年的研宄表明,跨室壁复极和/或不应期离散度增大是形成多种心律失常的基础。但是长久以来,三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的同步和准确记录一直都是个难题。
[0003]目前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常用电极主要有悬浮玻璃微电极和插入式微电极。其中,悬浮玻璃微电极只能与心肌表面接触,因此只能记录到外膜下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无法记录中层心肌以及内膜下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0004]插入式微电极采用单极电极直接插入到心肌表面或者深部来记录心肌细胞的单向动作电位,一方面,由于这种电极往往较粗大,对心肌组织损伤较大,导致记录失真;另一方面,为了同步记录三层心肌的动作电位,需要同时插入多个单极电极,它们共用同一个的参照电极,使得动作电位的记录误差较大,持续记录时间较短,并且容易衰减。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CN2214164Y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记录多层心壁内单向动作电位用插入式电极,它由长杆体、电极和调节装置组成,可以通过滑动调节记录不同部位的单向动作电位。使用时,将插入式电极垂直插入心室壁层,滑动调节装置,使记录电极进入工作位置,再用双极记录法记录不同心肌部位的单向动作电位。另外,公告号CN2761140Y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以局部给药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包括外管、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有空腔,三对电极导线分别对称地分布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腔内,外管内的电极导线上有倒钩,内管内有填充介质。使用时,需要先麻醉开胸,在穿刺处放入记录电极,当有落空感时回提电极,使其倒钩牢固嵌入心室壁内,再将记录电极的另一端与电生理仪转线盒相连,然后记录三层心肌细胞的单向动作电位。
[0006]然而,上述两种记录电极的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偏大,在记录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损伤较重。同时,由于不同心肌的电生理差异性较大,上述记录电极多位点的调节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记录稳定性较差,容易衰减。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可以同时稳定纪录三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的记录电极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便利的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通过该电极可以同步、稳定、准确和无损伤地纪录三层心肌的单向动作电位。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包括中空结构的穿刺针杆,穿刺针杆的头部设置有封闭结构的穿刺针尖,穿刺针杆外壁上对应于穿刺针尖的后部依次间隔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的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和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穿刺针杆内腔中设置有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和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外侧孔口处,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外侧孔口处,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后端和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后端伸出穿刺针杆的尾部分别与四根传输导线的一端相连,四根传输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心内膜下心肌电极夹和一对中层心肌电极夹相连。
[0009]穿刺针杆外壁上对应于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后部设置有与其轴向滑动配合的刚性定位套,刚性定位套的壁厚部分沿轴向设置有与其前后端面相贯通的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中设置有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前端孔口处,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后端伸出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后端孔口分别与另外二根传输导线的一端相连,另外二根传输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心外膜下心肌电极夹相连。
[0010]作为优选方案,穿刺针杆外壁上对应于其尾部设置有弹性固定套,弹性固定套用于将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紧箍在穿刺针杆尾部上。这样,可以防止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松动,操作更为便利,同时使整个记录电极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心室壁。
[0011]进一步地,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和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均为互相绝缘的Ag/AgCl银丝,刚性定位套为塑料定位套,弹性固定套为硅胶固定套。这样,塑料定位套有一定摩擦阻力,更易于带动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沿轴向滑动和定位,硅胶固定套弹性好,寿命长,便于紧固。
[0012]进一步地,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和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位于同一轴线方向上。这样,更能准确反映、稳定纪录三层心肌细胞单向动作电位。
[0013]进一步地,穿刺针尖顶端与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间距为8?15mm,优选为10?14mm,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与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间距为8?15mm,优选为10?12mm。这样,调整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于心肌组织内膜细胞处,就可以保证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位于心肌组织中膜细胞处,记录电极丝可以一次性放置到位。
[0014]更进一步地,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之间、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之间、以及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均为0.1?0.5mm,优选为0.1?0.3mm。这样,每对电极丝之间的距离很小,测量的是两电极间极小空间的电位差,能更好地反映局部心肌细胞间的电生理状态。
[0015]再进一步地,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伸出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外侧孔口 0.1?0.3mm,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伸出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外侧孔口 0.1?0.3mm,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伸出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的前端孔口 0.1?0.3mm。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和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与心肌细胞可靠接触,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0016]再进一步地,穿刺针杆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凸缘,刚性定位套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凹槽,轴向凸缘与轴向凹槽滑动配合,从而确保刚性定位套只能相对于穿刺针杆轴向滑动。这样,能保证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和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在同一轴线上,测量误差更小。
[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穿刺针杆刺入心肌组织,使一对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位于心肌组织内膜细胞处,一对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位于心肌组织中层细胞处;然后,滑动刚性定位套,使一对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位于心肌组织外膜细胞处;最后,分别将对应的一对心内膜下心肌电极夹、一对中层心肌电极夹和一对心外膜下心肌电极夹夹持于相应的电生理记录仪测量探头上,此时便可以稳定、准确、无损伤地纪录三层心肌细胞单向动作电位。
[0018]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0019]其一,通过滑动刚性定位套,可以快捷实现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位置的调整,测量不受心肌组织厚度的影响,精确地记录外膜细胞动作电位。
[0020]其二,采用双极记录电极,克服了单极记录电极测量中信号不稳定,记录不准确的缺陷。
[0021]其三,一对心膜记录电极丝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测量的是两电极间极小空间的电位差,能更好地反映局部心肌细胞间的电生理状态。
[0022]其四,穿刺针杆体积小,有利于减小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0023]其五,穿刺针杆一次性放置到位,可以同时稳定纪录三层心肌细胞单向动作电位,结构设计巧妙,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记录电极省略了尾部导线和线夹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2中的B— 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穿刺针杆I (其中:穿刺针尖la,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lb,中层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lc,轴向凸缘Id);刚性定位套2(其中: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2a,轴向凹槽2b);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3 ;中层心肌记录电极丝4 ;心外膜下心肌记录电极丝5 ;传输导线6 ;心内膜下心肌电极夹7 ;中层心肌电极夹8 ;心外膜下心肌电极夹9 ;弹性固定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0]图1?4中所示的双极心肌组织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包括中空结构的穿刺针杆1,穿刺针杆I的头部设置有封闭结构的穿刺针尖la,穿刺针杆I外壁上对应于穿刺针尖Ia的后部依次间隔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的心内膜下心肌记录电极安装孔Ib和中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