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363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瘆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瘆是由风瘆病毒(RV)引起的急性出瘆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 皮瘆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孕妇感染风瘆, 将会导致胎儿严重损害。引起先天性风瘆综合征(FRS)。
[0003]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风瘆病毒(RNA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在呼吸 道粘膜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原发性病毒血症,可通过白细胞到网状内皮系统,受染的 网状内皮细胞坏死,病毒释放再次入血,引起继发性病毒血症,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淋 巴结肿大。西医主要是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 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〇. 25%氧霉素滴眼液或 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但这些治疗方法并非针对风瘆的特效药物,疗效并不理想,且具 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4]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直 相搏,发于皮肤所致。本发明所述药丸是经长期临床验证总结配置而成,针对病因对症下 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补血活血、理气固表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 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风瘆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瘆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清热 解毒、祛风止痒、补气活血、理气固表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风瘆具有很好的疗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用治疗急性出瘆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
[0008] 山药68~85g当归65~82g枸祀子63~78g熟地60~74g黄苗57~70g
[0009] 芸薹55~67g毛冬青53~65g夜交藤50~62g莎草46~58g大赛43~54g
[0010] 柳枝39~50g巴戟天36~47g党参33~45g陈皮30~42g寻骨风28~38g
[0011] 芥穗25~35g黑头草23~32g香艾20~28g松针18~25g紫靛15~22g
[0012] 牛蒡子12~18g灵香草9~16g甘草6~12g白鲜皮4~9g虫单蜕2~6g
[0013]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山药72~82g当归68~78g枸杞子66~75g熟地63~71g黄芪60~67g
[0015] 芸薹58~64g毛冬青56~62g夜交藤53~59g莎草50~55g大赛46~52g
[0016] 柳枝42~47g巴戟天39~44g党参35~42g陈皮33~39g寻骨风31~35g
[0017] 芥穗28~32g黑头草25~29g香艾22~25g松针20~23g紫靛17~20g
[0018] 牛蒡子14~16g灵香草12~14g甘草8~IOg白鲜皮5~7g虫单蜕3~5g [0019]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0] 山药77g当归74g枸杞子71g熟地67g黄芪64g
[0021] 芸薹61g毛冬青59g夜交藤56g莎草53g大赛50g
[0022] 柳枝45g巴戟天42g党参39g陈皮35g寻骨风33g
[0023] 芥穗30g黑头草27g香艾24g松针22g紫靛18g
[0024] 牛蒡子15g灵香草13g甘草9g白鲜皮6g蝉蜕4g
[0025] 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瘆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6] (1)将枸杞子、芸薹、毛冬青、夜交藤、莎草、大枣、柳枝、陈皮、芥穗、黑头草、紫靛、 牛蒡子、灵香草、甘草、白鲜皮、蝉蜕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 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3~4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 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备用;
[0027] (2)将当归、熟地、巴戟天、党参、寻骨风、香艾、松针洗净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 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 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 缩为相对密度1. 10~1. 20的稠膏,备用;
[0028] (3)将黄芪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 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29] (4)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 去麸皮,放凉,晒干,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0] (5)将步骤(1)、步骤⑵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⑷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 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8g的药丸。
[0031]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32]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 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本草正》载:"山药,能健 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现代医学研宄证实,山药能降低血糖,调节机 体对非特异刺激反应性,有效对抗环磷酰胺的抑制免疫作用,刺激小肠运动,促进肠道内容 物排空,此外还能助消化、止泻、祛痰。
[0033]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 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其味甘而重,故 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 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现代医学研宄证实,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慢性风湿关节炎 急性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34]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 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瘘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本草正》载:"明耳目,添精固 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现代医学研宄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 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 方面的作用。
[0035] 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 肝肾阴亏;腰膝酸软;肾虚喘促。《本草汇言》载:"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必需者也。"现 代医学研宄证实,熟地可增强GSH-Px活性,降低血清中LPO的含量,提高血浆AD浓度,此外 与骨髓造血系统亦有密切相关的作用。
[0036] 黄芪:味甘;性温。入心、;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 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体虚浮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痈疽难 溃;或溃久不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现代医学研宄 证实,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压、消 炎镇痛、强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从多方面作用于机 体,改善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 胞等功能。
[0037] 芸薹:味辛;甘;性平。肺;肝;脾经。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治血痢;丹毒;热毒 疮肿;乳痈;风瘆;吐血。《本草纲目》:治瘭疽,豌豆疮,散血消肿。
[0038] 毛冬青:味苦;涩;性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感冒; 肺热咳喘;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 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广西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小便,活血通脉,治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现代医学研宄证实,毛冬青有显著的扩张 血管作用,抗菌消炎,促进愈合,有效溶解瘀块和血栓,修复瓣膜使表皮坏死细胞再生,激活 血管神经,对多种细胞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0039]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多梦; 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瘆瘙痒。《饮片新参》载:"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补 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现代医学研宄证实,夜交藤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与戊 巴比妥钠呈协同作用,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尤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