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79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f.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辛,苦, 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中医认为 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 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 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水煎剂在鸡胚尿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 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本品主入肺经,味苦降泄,性微温而质润,又兼有疏理开通之性,既能 降肺气,又能宣肺气而达到止咳平喘之功,为治疗咳喘之要药。
[0018] 葶房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或播娘蒿 Descurainiasophia(L.)Webbex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辛、苦,大寒。归肺、膀 胱经。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 月中,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本草经疏》:〃葶苈,为手太阴经正药,故仲景泻肺汤用 之,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肺属金,主皮毛,膀胱属水,藏津液,肺气壅塞则膀胱与焉,譬之 上窍闭则下窍不通,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溢为喘满、为肿胀、为积聚,种种之病生矣。辛能散, 苦能泄,大寒沉阴能下行逐水,故能疗《本经》所主诸病。
[0019] 橘络: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果皮内的筋络。性味:苦, 平。归肝、脾二经。功效:通络;理气;化痰。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0020]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的干燥花蕾。性味:辛、微苦,温。 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临床上主要用于 哮喘和慢性气管炎。《药性论》:主疗肺气心促,急热乏劳,咳连连不绝,涕唾稠粘。治肺瘘肺 痈吐脓。
[0021]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莖。性味: 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 疬,疮毒。《本草正》记载: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 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 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 数倍。
[0022] 炒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armeniacaL.var.ansuMaxim.、 西伯利亚杏(山杏)PrunussibiricaL.、东北杏Prunus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 杏Prunusarmeniaca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0023] 生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04 ? 2H20)。性味: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 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 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
[0024]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或紫花前胡 PeucedanumdecursivumMaxim?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散风清热, 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本品苦能降泄,寒能清热,用于痰热阻 肺,肺失宣降。前胡还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者。
[0025]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水 上部分。性:微寒,味苦。归肺经、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鱼 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 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 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 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 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26] 败酱草: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exLink., 白花败酱(苦斋)P.villosa(Thunb. )Juss.,以根状莖和根、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凉。 归胃、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 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0027] 桔梗:为双子叶植物桔梗科Campanulaceae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 Jacq.)A.DC.的根。性味苦、辛,微温。入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 气血、补五劳、养气。桔梗为肺经气分药,苦心性平,即升且降,善于宣开肺气,故外邪犯肺, 咳嗽痰多,鼻塞胸闷等症,不论寒热皆可配用。
[0028] 白]E:为伞形科植物白]E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Tm. )Benth.et Hook.f.或杭白]E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 )Benth.etHook.f.var. 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 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皮肤瘙痒。属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用治疮疡,未溃者能 促使消散,已溃者能促进排脓,故为外科常用药。水煎剂对大肠杆菌、采氏痢疾杆菌、伤寒杆 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人体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本草求真》: 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 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 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 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0029]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苦、 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菊花清热解 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 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0030]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 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0031]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 毒,芦根清热生津,以上五味共为君药,可以从疾病的根本上进行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可以 对肺部炎症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清热生津、疏风散热的作用,从症状上进行缓 解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白 茅根凉血止血,葛根解表退热,贯众清热解毒,紫苑润肺下气、消痰止咳,葶苈子泻肺平喘, 橘络理气化痰,以上七味共为臣药,可以辅佐君药清热解毒,清肺润燥,可以从患者的根本 上进行润肺下气,缓解患者出现的咳嗽、咽痛等症状,增强患者体质,加快病情的好转。款 冬花润肺下气、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