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47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目前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大,用药成本高,易反复,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地治疗三叉神经痛。
[0004]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0005]白花鹅掌柴3-5份、天麻3-5份、四楞通3-5份、细辛3_5份、野木瓜3_5份、鬼毛针
5-8份、翼首草1-3份、绵萆蘚3-5份、香茅5-8份、麝香2_3份、石菖蒲5_8份、苏合香6_8份、薄荷3-5份、茉莉3-5份、留兰香3-5份、乳香3-5份、木香3_5份、檀香3_5份。
[0006]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优选为按下述重量份数制备:白花鹅掌柴4份、天麻4份、四楞通4份、细辛4份、野木瓜4份、鬼毛针8份、翼首草2份、绵萆蘚3份、香茅7份、麝香2份、石菖蒲6份、苏合香7份、薄荷5份、茉莉5份、留兰香5份、乳香3份、木香3份、檀香3份。
[0007]将上述各原料药制成本发明的中药汤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0008]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中药原料,将上述原料药打粉后过100目筛,然后浸泡于相当于药粉量1.5-2倍量的75% (V/V)医用酒精中,密封9天,取上清液,阴凉密闭备用。
[0009]用法:将药液滴到外耳道,视病情轻重每次1-5滴(60滴10毫升),早晚各I次滴耳,每次滴药后侧枕保持10-15分钟,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后,用医用棉签擦拭即可。
[0010]药理分析:
[0011]白花鹅掌柴:味微苦;涩;性温。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
[0012]天麻:甘,平;入肝经;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0013]四楞通:祛风通络;平肝息凤。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骨折;夕卜伤出血;高血压;偏头痛;小儿惊风;脱肛。
[0014]细辛:辛,温。归七、、肺、肾经。王治风寒感旨,头痛,牙痛,风湿搏痛,鼻渊,肺寒咳嗽。
[0015]野木瓜:味微苦,性平。归肝、胃经。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头痛,牙痛,痛经,跌打伤痛。
[0016]鬼毛针:微苦;性温;肝经:活血定痛。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偏头痛,各种神经痛,腰腿疼痛,风湿痹痛。
[0017]翼首草:其性味苦寒,有小毒。有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之功效。
[0018]绵萆蘚:味苦,性平。肾、胃经。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
[0019]香茅:味辛,微温。可治头痛,偏头痛,喉咙痛,发烧,咳嗽,肠炎,增进食欲,风湿痛。
[0020]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0021 ]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0022]苏合香:有开窍辟秽,开郁豁痰,行气止痛的功效。
[0023]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瘆,疏肝行气。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瘆,温病初起,风瘆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0024]茉莉:取全草;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0025]留兰香:辛、甘,微温。祛风散寒,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胀,神经性头痛。
[0026]乳香: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27]木香: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0028]檀香: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肺经。理气。
[0029]中医理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三阳经筋受邪,风、火、痰、淤阻断耳面经络,不通则痛,久痛入络,并损伤三叉神经正常功能所致的奇痛顽症。
[0030]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中,乳香、石菖蒲活血化瘀;留兰香祛风通络;苏合香、茉莉止痛、定痛;留兰香、岩兰草、香茅、麝香、木香、藿香、乳香、檀香等十几味芳香植物配伍,理气、顺气、降气、辛香走窜皆入气分,畅气机而调血脉,气顺神宁而疼痛平矣,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无副作用,不易复发。
[0031]该中药配方制成酊剂采用滴耳的给药方式,药液滴到耳朵眼儿里,外耳道透皮吸收,通过微血管将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到三叉神经根,治疗三叉神经痛,止疼快,效果好、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
[0032]疗效判断:
[0033]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为: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0034]痊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0035]好转: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0036]无效:诸症无改善。
[0037]治疗结果: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中药原料,将上述原料药打粉后过100目筛,然后浸泡于相当于药粉量1.5-2倍量的75% (V/V)医用酒精中,密封9天,取上清液,阴凉密闭备用。用法:将药液滴到外耳道,视病情轻重每次1-5滴(60滴10毫升),早晚各I次滴耳,每次滴药后侧枕保持10-15分钟,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后,用医用棉签擦拭即可。痊愈95例,占79%,好转9例,占7.5%,总有效率86.5%。
[0038]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9]病例1:甄某,女25岁,2014年3月面部麻木,继而发展到舌头麻木僵硬,西医治疗,中医针灸都没有效果,后确诊为三叉神经炎。2014年8月开始出现疼痛的症状,来我院就诊,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酊剂滴耳,一周后疼痛缓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继续使用一周后疼痛继续减轻,三周后疼痛、麻木消失。随访三个月无复发。
[0040]病例2:董某,男,52岁,2014年3月来诊,自述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剧烈疼痛,洗脸、刷牙、喝水、说话时疼痛加重,面部麻木,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成的酊剂滴耳,使用两周疼痛和麻木缓解,继续使用一周后,疼痛和麻木消失,痊愈随访三个月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实施例1:
[0042]本实施例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白花鹅掌柴4份、天麻4份、四楞通4份、细辛4份、野木瓜4份、鬼毛针8份、翼首草2份、绵萆蘚3份、香茅7份、麝香2份、石菖蒲6份、苏合香7份、薄荷5份、茉莉5份、留兰香5份、乳香3份、木香3份、檀香3份。
[0043]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按下述方法制备:
[0044]按上述重量份数取上述中药原料,将上述原料药打粉后过100目筛,然后浸泡于相当于药粉量2倍量的75% (V/V)医用酒精中,密封9天,取上清液,阴凉密闭备用。用法:将药液滴到外耳道,视病情轻重每次3滴(60滴10毫升),早晚各I次滴耳,每次滴药后侧枕保持15分钟,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后,用医用棉签擦拭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白花鹅掌柴3-5份、天麻3-5份、四楞通3-5份、细辛3-5份、野木瓜3_5份、鬼毛针5_8份、翼首草1-3份、绵萆蘚3-5份、香茅5-8份、麝香2-3份、石菖蒲5_8份、苏合香6_8份、薄荷3-5份、茉莉3-5份、留兰香3-5份、乳香3-5份、木香3_5份、檀香3_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白花鹅掌柴4份、天麻4份、四楞通4份、细辛4份、野木瓜4份、鬼毛针8份、翼首草2份、绵萆蘚3份、香茅7份、麝香2份、石菖蒲6份、苏合香7份、薄荷5份、茉莉5份、留兰香5份、乳香3份、木香3份、檀香3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秦艽3份、全蝎1份、蜈蚣1份、白珠树2份、龙船花2份、过江龙子4份、瑞香花2.5份、荜拨2.5份、续断2.5份、白千层4份、萆薢4份、鸡骨草3份、白花鹅掌柴3份、苍耳子2份、十八症3份和开口箭3份,上述配方的中药制成酊剂滴耳,外耳道透皮吸收,通过微血管将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到三叉神经根,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散风通络,外用药物渗透至皮肤经络,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无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25-02, A61K35-55, A61K36-899, A61P29-00
【公开号】CN104815203
【申请号】CN201510188524
【发明人】韩萍, 郭瑞友, 周永红, 王栋先
【申请人】韩萍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