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93493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 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症状主要是外阴瘙痒,且瘙痒症状时轻时 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排尿痛、性交痛等。 白带增多是本病的另一主要症状,白带一般很稠,呈豆渣样或乳凝块状。西医一般采用克霉 唑阴道栓治疗,但效果一般,且有一定副作用。。
[0003] 霉菌性阴道炎属于中医学"阴痒"、"带下"范畴。主要是肝、肾、脾功能失常,肝脉 绕阴器,又主藏血,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水湿。肝经湿热或肝 郁脾虚化火生湿,湿热之邪,阴茎下注,蕴结阴器,或感染虫哲,虫绕阴部,发为阴痒。此外可 因摄生不慎,洗浴用具不洁,感染湿毒,直犯阴器,阴中作痒,甚至奇痒难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 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疗程短,不 易复发。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 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红蒿枝,山苦菜,笔筒草,三叉虎根,米碎花,翼首草,大叶蛇总管,声色 草,水案板,白花菜,大狗尾草,梓白皮,黄毛耳草,火秧労和清沙草。
[0006]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红蒿枝20~30份,山苦菜15~25 份,笔筒草50~60份,三叉虎根5~15份,米碎花10~20份,翼首草5~15份,大叶蛇 总管5~15份,声色草15~25份,水案板10~20份,白花菜15~25份,大狗尾草30~ 40份,梓白皮20~30份,黄毛耳草30~40份,火秧労5~15份和清沙草10~20份。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红蒿枝20~25份,山苦菜 15~20份,笔筒草50~55份,三叉虎根5~10份,米碎花10~15份,翼首草5~10份, 大叶蛇总管5~10份,声色草15~20份,水案板10~15份,白花菜15~20份,大狗尾 草30~35份,梓白皮20~25份,黄毛耳草30~35份,火秧労5~10份和清沙草10~ 15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红蒿枝22份,山苦菜17份, 笔筒草53份,三叉虎根8份,米碎花14份,翼首草6份,大叶蛇总管7份,声色草16份,水 案板12份,白花菜18份,大狗尾草34份,梓白皮24份,黄毛耳草31份,火秧労6份和清沙 草13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红蒿枝24份,山苦菜15份, 笔筒草55份,三叉虎根6份,米碎花12份,翼首草9份,大叶蛇总管8份,声色草18份,水 案板15份,白花菜16份,大狗尾草31份,梓白皮22份,黄毛耳草33份,火秧労7份和清沙 草11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栓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加水浸泡1小时至2小时,加热煮沸50~60分钟,过滤,滤液 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 煮沸20~3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C烘干后冷 却,研磨成细粉。
[0012] 第二步: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中一种 或多种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65°C~75°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 水浴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 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 : 2~1 : 4;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当所 述基质超过一种时,优选取彼此等量混合即可。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洗液,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4]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 1~10 μm体积 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 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 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7% ;
[001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 醇浓度为70 %~8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KTC的条件下 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 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60分钟,获得0. 1~10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 颗粒和粒径小于0.1 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 粉率至少为97% ;
[0016]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5~7倍的去离子 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药汁。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 用小,疗程短,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红蒿 枝,山苦菜,笔筒草,三叉虎根,米碎花,翼首草,大叶蛇总管,声色草,水案板,白花菜,大狗 尾草,梓白皮,黄毛耳草,火秧労和清沙草。
[001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0] 红蒿枝:【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除 湿,解毒利咽,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小便淋痛,咽喉肿痛,吐血,衄血。
[0021] 山苦菜:【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脉山莴苣的全草或根。【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 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发痧腹痛,疮疡疖肿,蛇咬伤。
[0022] 笔筒草:【来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祛风 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0023] 三叉虎根:【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根或根皮。【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热咳嗽,肺脓疡,风湿关节痛,创伤感染发热。
[0024] 米碎花:【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的茎叶。【性味】甘,淡,微涩,凉。【归经】归 肺经。【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敛疮。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水火烫伤,蛇虫 咬伤,外伤出血。
[0025] 翼首草:【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匙叶翼首花的根或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功 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主外感发热,热病烦燥,泄泻痢疾,风湿热痹。
[0026] 大叶蛇总管:【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的全草。【性味】味微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湿和胃,解毒敛疮。主急性肝炎,消化不良,脓包疮,湿瘆,皮肤瘙痒,烧烫伤, 毒蛇咬伤。
[0027] 声色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白鼓钉的全草。【性味】淡,性凉。【归经】归膀胱,胃 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积。主暑湿泄泻,痢疾,小便淋痛,腹水,小儿疳积,痈疽 肿毒。
[0028] 水案板:【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水叶眼子菜的全草。【性味】味微苦,性凉。【归经】 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主目赤肿痛,疮痈肿毒,黄疸,水肿,痔 疮出血,蛔虫病。
[0029] 白花菜:【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肝, 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淋浊,白带,疟疾,痢疾,痔 疮,蛇虫咬伤。
[0030] 大狗尾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狗尾草的全草。【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 热消疳,杀虫止痒。用于小二疳积,风瘆,龋齿牙痛。
[0031] 梓白皮:【来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