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室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152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多室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室容器及其密封方法,所述多室容器构成为用来在输液等中使用的由挠性(柔软)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袋(袋状体),通过将内部用可剥离熔敷部分隔,将多种药剂分别收存。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用于术后的患者等的高卡路里输液用的输液袋,近年来广泛地采用下述结构:以合成树脂薄膜为原材料,将通过混合而有可能有随着时间的品质的变化的含有氨基酸的液态药剂和含有葡萄糖的液态药剂分离收容到被弱密封部(隔壁)区划出的独立的隔室中。在马上要输液时之前通过将一方的药液收容部分从外部用手掌等加压,使输液袋在与弱密封部的连接部处扩开变形并对弱密封部附加外压,由此,达到将隔室间分离的弱密封部的剥离及双方的药剂的混合,能够提供给输液。作为这样的2液混合型的输液袋的改良,还提出了为了持续长期连续输液的患者为了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的补给而在隔室的内部收存有小型的袋状体的结构(专利文献I?3)。即,在专利文献I及2的技术中,多室容器都由容器主体和小型容器(内侧容器)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由合成树脂薄膜形成,所述小型容器(内侧容器)收容在容器主体内部,内侧容器其外周在对置面被弱密封,该弱密封部被固接(强密封)在外侧的容器主体的对置面上。因此,隔室间的弱密封开通时的容器主体的对置面的扩开、分离带来内侧容器的开封,收容在内侧容器中的药剂被与收容在隔室中的药剂混合,能够从排出口排出(输液)。
[0003]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小容器被配置在隔室之间,在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将小容器的上下构成为封闭部(弱密封),将开封部熔敷(强密封)在外侧的容器的对置面上。因此,在通过用于隔室连通的外压带来的容器扩开时,小容器的开封部被剥离、开通,收容在内侧容器中的药剂被与收容在隔室中的药剂混合,被从排出口排出。
[0004]另一方面,提出了以下结构:虽然不具备内侧容器,但除了用来将隔室区划的弱密封部(第I隔壁)以外,还接近于排出口而设置弱密封部(第2隔壁),所述弱密封部(第2隔壁)用于开通的外压值比弱密封部(第I隔壁)大,通过由第I隔壁的开通带来的药液的混合、接着它的进一步的加压,产生第2隔壁的开通,使隔室间的药剂可靠地发生混合后进行排出(专利文献4)。
[0005]专利文献1:特许第409620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许第4822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 - 313487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许第4236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在专利文献I?3中,以弱密封部的开通通过将远离排出口侧的隔室的药液部分加压来进行为前提,因而,内侧容器设在被加压侧的隔室中,由此能够使隔室的开通与内侧容器的开封连动。进而,在制品的表面上印刷有关于需要在输液之前通过在规定部位(远离排出口侧的隔室)加压来进行开通作业的注意文字,以使得不会在未开通的原状下进行输液。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排出口侧(下侦D的隔室直接在排出口处开口,所以即使不进行开通,只要进行输液组件的穿刺就能够进行输液从下侧的隔室的排出,在此情况下,有可能进行既没有输液的混合也没有少量药剂的导入的原状下的输液。
[0007]专利文献4除了隔室间的第I隔壁以外,还在排出口的跟前设置第2隔壁,使用于第2隔壁的剥离开通的外力比第I隔壁的该力大,使开通顺序为第I隔壁、接着第2隔壁,但并不具备内侧容器,完全没有提示对于具备内侧容器的输液袋的上述问题点的解决对策。
[0008]本发明是鉴于内置有内侧容器的多室容器的以上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能够使隔室间的第I隔壁的最初的开通、接着它的排出口跟前的第2隔壁的开通的开通顺序变可靠,并且还进行内侧容器的可靠的开通,能够将仅通过一部分的药剂进行输液的误操作的可能性可靠地排除。
[0009]本发明的多室容器构成为,具备:外侧容器,由挠性薄膜形成为袋状;排出口,固接在外侧容器的外周部,用来将药剂排出;第I隔壁,在远离上述排出口侧将外侧容器的内部区划,能够通过向外侧容器的外力而开通;第2隔壁,在与上述排出口接近侧将外侧容器的内部区划,能够通过比使第I隔壁开通的外力大的向外侧容器的外力而开通;第I隔室,在第I隔壁的远离排出口侧形成在外侧容器内部,收容第I液态药剂;第2隔室,在第I隔壁和第2隔壁间形成在外侧容器内部,收容第2液态药剂;排出控制室,在第2隔室与排出口之间形成在外侧容器内部,并且与排出口连通;内侧容器,由挠性薄膜形成,配置在第2隔室的与排出口接近侧的排出控制室的内侧,收容辅助药剂,具有能够沿外周开封地构成的封闭部;和外力赋予部,沿着与第2隔室接近侧将内侧容器固接在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上,赋予用于内侧容器的上述封闭部的开通的外力。
[0010]构成内侧容器的挠性薄膜可以将凹部加热成形,所述凹部用来形成用于药剂收容的空洞部。
[0011]第2隔壁可以由与第2隔室接近侧的内侧容器的封闭部和连结部构成,所述连结部将内侧容器的封闭部的与第2隔室接近侧两端部连结到外侧容器侧部,以将第2隔室和排出控制室分离。
[0012]在沿着外力赋予部的内侧容器的第2隔室侧端部,外力赋予部的内侧容器向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固接的固接部可以比内侧容器的上述封闭部朝向第2隔室侧稍稍延伸。此外,能够使得固接部实质上不覆盖内侧容器的封闭部。
[0013]可以设置辅助的外力赋予部,所述辅助的外力赋予部将内侧容器的封闭部的与远离第2隔室侧局部地固接到外侧容器的对置面上。辅助的外力赋予部(局部的密封部)可以以夹着排出口的方式设置有一对。
[0014]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室容器的密封方法,是以上的多室容器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在远离隔室侧外周为未密封的外侧容器,并且另一方面准备在内部收容有辅助药剂且将外周由封闭部封闭的内侧容器,将内侧容器从上述未密封部向外侧容器插入,在与隔室接近侧将内侧容器的封闭部与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熔敷,由此做成外力赋予部。并且,构成内侧容器的挠性薄膜具备比用于外力赋予部形成的熔敷温度高的熔敷温度的内层;此外,构成内侧容器的挠性薄膜具备比与隔室接近侧的封闭部向隔室侧伸出的伸出部;为了外力赋予部的形成,能够使用具备将伸出部也覆盖的大小的加热面的密封金属模进行外力赋予部的密封。
[0015]在多室容器的内侧容器的制造时,将平坦化的袋状薄膜薄片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能够剥离地中央密封,并将封闭的两端通过切割而开放,经由薄片开放部以沿着中央密封的方式将注液喷嘴插入,由密封金属模在薄片上能够剥离地形成侧密封及由交叉密封形成的底密封,由此区划出空洞部,在对薄片施加进给后,从注液喷嘴向空洞部注入规定量的药剂,由交叉密封进行药剂注入后的空洞部的顶侧的闭塞。这样,一边与薄片的进给适当协同作用,一边将由侧密封及交叉密封进行的在底部封闭的空洞部的区划、药剂的注入及由交叉密封进行的顶部的闭塞的各工序反复进行,将薄片构成为药剂填充部的链体。在下个工序中在做成内侧容器时作为最外表面的薄片面上可剥离地粘贴保护膜,在向外侧容器的装接时将保护膜剥离。
[0016]关于药液注入的空洞部,在密封时将薄膜在注液喷嘴的外径部(注液主体)用密封金属模加压成形,能够做成被形状固定的空洞部。
[0017]设置外力赋予部,所述外力赋予部是将内侧容器在第2隔室与排出控制室之间配置在外侧容器内部,且沿着与第2隔室接近侧将内侧容器固接在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上而成的,并且使用于开封的外压在第2隔壁比第I隔壁大,由此,能够与后续于第I隔壁开通的第2隔壁的开通连动,将内侧容器的封闭部开封,能够将收容在第I及第2隔室中的药剂与收容在内侧容器中的药剂可靠地混合并向排出口导入。
[0018]此外,通过使内侧容器的封闭部的与第2隔室接近侧贡献于第2隔壁的形成,由外力带来的内侧容器的开封功能不会受损,而能够实现外侧容器的被限定的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内侧容器的外表面实质上在整面(熔敷部以外)可以为向排出控制室开放的原状,在灭菌时能够通过收容在排出控制室中的少量的注射用水的蒸汽将内侧容器及排出控制室内灭菌。
[0019]通过使外力赋予部的内侧容器向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固接的固接部朝向第2隔室侧延伸,能够将开封时的因构成外侧容器的薄膜间的扩开带来的外力向内侧容器的封闭部有效率地传递,能够达到有效率的开封。
[0020]通过在远离第2隔室侧将内侧容器的封闭部用辅助的外力赋予部局部地固接到外侧容器的对置内表面上,能够使施加在第2隔壁上的外力贡献于内侧容器的有效率的开封。另一方面,内侧容器在外表面中在实质的整面中是露出于排出控制室中的原状,内侧容器的上述灭菌功能不会受损。此外,辅助的外力赋予部能够防止根据容器形状而如果内侧容器被向第2隔室侧拉入则可能发生的内侧容器的姿势的变形,适当地维持开封时的内侧容器的姿势而实现内侧容器的顺畅的开封动作。
[0021]从袋状薄膜薄片通过从进行密封、填充的药剂填充部的链体将内侧容器I个I个切出,能够进行内侧容器的有效率的制造,此外,通过在密封时将用于药剂收容的空洞部加热成形,薄片的凸面形状被固定化,不易压扁,所以能够可靠地确保用于少量的药剂的小容积部分。此外,通过保护膜,在达成向外侧容器的装接之前的期间中能够确保异物的附着防止及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多室型容器的俯视图。
[0023]图2是沿着图1的II 一 II线的向视剖视图。
[0024]图3是沿着图1的II1-1II线的向视剖视图。
[0025]图4是沿着图1的IV — IV线的向视剖视图。
[0026]图5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多室型容器的制造工序中的阶段(a) ~ (C)的图。
[0027]图6是概略地表示后续于图5的该阶段(d) ~ (f)的图。
[0028]图7是沿着图5(C)的VII — VII线的剖视图,是概略地表示作为外力赋予部的强密封部形成时的由密封金属模进行的内袋相对于构成外袋的树脂原材料的熔敷工序(a)、(b)的图。
[0029]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室型容器的俯视图。
[0030]图9是沿着图8的IX — IX线的向视剖视图。
[0031]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多室型容器的俯视图。
[0032]图11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多室型容器的俯视图。
[0033]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 — XII线的向视剖视图。
[0034]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 — XIII线的向视剖视图。
[0035]图14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多室型容器的俯视图。
[0036]图15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