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828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在萎缩过程中,首先是丝状乳头缩短,继之为菌状乳头。最终导致舌乳头完全消失,舌上皮与舌肌变薄,色泽红绛光滑,也称秃舌或光滑舌。引起萎缩性舌炎的疾病有多种,例如慢性贫血、烟酸缺乏、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干燥综合征所致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为多见。干燥综合征,又称斯耶格伦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口腔干燥、干燥性角膜炎与结缔组织病三征。口干是本综合征最突出的症状。在长期持续的口腔粘膜干燥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舌乳头萎缩,舌质一般淡而暗涩,舌肌变薄,多皱褶。唾液呈泡沫或粘丝状,咀嚼、吞咽、语言均受严重影响。猛性龋多见。全口托牙吸附力差,并常伴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0003]萎缩性舌炎的诊断依据是舌部粘膜及舌肌的萎缩性改变,唾液减少,自觉口干。进一步作血液或免疫功能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引起本病的原发疾病,例如贫血、干燥综合征等。
[0004]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须以明确诊断原发病为基础,对不同的原发病给予叶酸、维生素B12、肝浸膏或免疫抑制剂。在急性发作阶段常用抗菌素或制霉菌素液含漱,以治疗或防止细菌感染。为促进唾液分泌,常用毛果芸香碱、维生素C等药。
[0005]中医称萎缩性舌炎为“镜面舌”,归属“燥”症范畴。《医门法律》认为本病是因“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而燥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外感温热或外触毒物,积而成火可致外燥,津液或精血亏损则成内燥。燥胜则干,干于口腔则表现为本病症状。所以,治疗本病当以滋阴降火为原则。

【发明内容】

[0006]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萎缩性舌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茺蔚子10?15份、楮实20?30份、荷叶蒂20?30份、鹿草20?30份、蚕茧草5?10份、赤阳子5?10份、赤脚草5?10份、冬里麻5?10份、复生草20?30份、干地黄20?30份、隔山消10?15份、钩石斛10?15份、菩提香10?15份、黄刺皮20?30份、毛女贞20?30份、柳根20?30份。
[000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9]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茺蔚子10份、楮实20份、荷叶蒂20份、鹿草20份、蚕茧草5份、赤阳子5份、赤脚草5份、冬里麻5份、复生草20份、干地黄20份、隔山消10份、钩石斛10份、菩提香10份、黄刺皮20份、毛女贞20份、柳根20份。
[0010]也可以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茺蔚子15份、楮实30份、荷叶蒂30份、鹿草30份、蚕茧草10份、赤阳子10份、赤脚草10份、冬里麻10份、复生草30份、干地黄30份、隔山消15份、钩石斛15份、菩提香15份、黄刺皮30份、毛女贞30份、柳根30份。
[0011]或者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茺蔚子12份、楮实25份、荷叶蒂25份、鹿草25份、蚕茧草8份、赤阳子8份、赤脚草8份、冬里麻8份、复生草25份、干地黄25份、隔山消12份、钩石斛12份、菩提香12份、黄刺皮25份、毛女贞25份、柳根25份。
[0012]本发明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3]服用时,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14]药理分析:
[0015]茺蔚子:甘,微寒,无毒。入心胞、肝经。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
[0016]楮实:味甘,寒,无毒。入肝,脾、肾经。主阴瘘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
[0017]荷叶蒂:味苦,平,无毒。主益气,清暑去湿,和血安胎。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
[0018]鹿草:味甘;性平。益气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0019]蚕茧草:味辛,平,无毒。散寒活血,止痢。用于腰膝寒痛,麻瘆,菌痢。
[0020]赤阳子:性平,味酸涩,无毒。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
[0021]赤脚草:微苦、涩,平。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用于感冒,咳嗽咯血,肠炎,痢疾,肝炎,疳积,疟疾,风湿关节痛,痛经,闭经,白带;乳腺炎,结膜炎,蛇咬伤,跌打损伤。
[0022]冬里麻:甘,凉。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瘆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
[0023]复生草:淡,平。利尿,调经,滋阴补虚。主治水肿,头晕,耳鸣,小儿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胃痛,小儿腹泻。
[0024]干地黄:《本经》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之干者也,其法取地黄一百斤,择肥者六十斤,洗净,晒令微皱,以拣下者洗净,木白中捣绞汁尽,投酒更捣,取汁拌前地黄,日中晒干或火焙干用。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0025]隔山消:甘苦,平,无毒。归脾;胃;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瘘;遗精;腰膝酸攀登;脾虚不运;脘腹胀满;仞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
[0026]钩石斛:甘,微寒。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27]菩提香:辛、甘,平。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肿止痛。治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贫血,慢性肠胃炎,月经不调,乳腺炎,疮毒等症。
[0028]黄刺皮: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便血,湿热黄疸,下肢肿痛,潮热盗汗,风火目痛,口糜,舌疮,乳腺炎及痈疮初起。
[0029]毛女贞:苦;性寒。归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