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431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胃下垂,为常见的内脏下垂疾病,指站立位时胃大弯最低点可达盆腔,胃小弯弧 线的最低点降至骸嵴连线以下。临床上多见于瘦长体型女性、经产妇、腹部手术者、消耗性 疾病患者以及进行性消瘦者,但目前与胃下垂相关的流行病学研宄开展较少。
[0003]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有关本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清楚,但与以下因素 有关:其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无度,暴饮暴食,饮后剧烈运动等引起胃机能和张力减 退,导致胃下垂。其二,素体虚弱,形体消瘦,或久病、产后,气血亏损,元气未复;或脾胃受 伤,形成脾弱胃虚,中气不足,升举无力等,均可导致胃下垂。
[0004] 西医认为胃下垂的病因与膈肌悬吊能力减退、支撑腹内脏器的朝带松弛、腹腔内 压力降低以及胃的移动度增大相关。
[0005] 目前,西医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主要以促胃动力药物、放置胃托、胃大部手术切除等 为方案,但疗效欠佳。而较多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对于治疗胃下垂具有较好疗效。
[0006] 胃下垂,中医又称"胃缓"、"胃下",中医学认为其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情志内 伤,或劳倦过度,伤及脾胃,致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胃肠功能失调,而出现本虚标实之象, 以中气下陷或脏腑虚损为本,气滞、龄血、食积、痰饮内阻为标,其基本病机总不离"脾虚气 陷"。久病必穷及肾,故有损及肾阳,或出现久病必伤阴等症状。治疗需要标本兼顾,在益肾、 活血、养阴等同时不可忽视健脾益气升提,因此,在治疗上以健脾消痞,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为原则。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疗效显著,治 疗后不易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 太子参、黄芪、大红袍、山稔叶、草木犀、枳实、柴胡、翁波、防风、葛根、水飞蓟、佛手、山药、红 花、泽兰、细辛、陈皮、五味子和升麻。
[0009] 其中,该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太子参25重量份~35重量份、黄芪30重 量份~40重量份、大红袍5重量份~15重量份、山稔叶15重量份~25重量份、草木庫10 重量份~2〇重量份、枳实15重量份~25重量份、柴胡10重量份~20重量份、翁波5重量 份~15重量份、防风10重量份~20重量份、葛根10重量份~20重量份、水飞蓟5重量 份~15重量份、佛手10重量份~20重量份、山药15重量份~25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 30重量份、泽兰10重量份~20重量份、细辛5重量份~15重量份、陈皮10重量份~20重 量份、五味子15重量份~25重量份和升麻5重量份~15重量份。
[0010] 其中,该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太子参30重量份~35重量份、黄芪35重 量份~40重量份、大红袍10重量份~15重量份、山稔叶20重量份~25重量份、草木庫15 重量份~2〇重量份、枳实20重量份~25重量份、柴胡15重量份~20重量份、翁波10重 量份~15重量份、防风15重量份~20重量份、葛根15重量份~20重量份、水飞蓟10重 量份~15重量份、佛手15重量份~20重量份、山药20重量份~25重量份、红花20重量 份~25重量份、泽兰10重量份~15重量份、细辛5重量份~10重量份、陈皮10重量份~ 15重量份、五味子15重量份~20重量份和升麻5重量份~10重量份。
[0011] 其中,该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太子参30重量份、黄芪35重量份、大红袍 10重量份、山稔叶20重量份、草木庫15重量份、枳实20重量份、柴胡15重量份、翁波10重 量份、防风15重量份、葛根15重量份、水飞蓟10重量份、佛手15重量份、山药25重量份、 红花25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细辛10重量份、陈皮15重量份、五味子20重量份和升麻 10重量份。
[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3] 第一步,按重量份称取大红袍、草木犀和翁波,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采用〇)2超 临界萃取,后处理,干燥,获得第一干膏;
[0014] 第二步,将余下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提取2次,获得 提取液合并,干燥,获得第二干膏;
[0015] 第三步,将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放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超微细粉;
[0016] 第四步,根据需要将第三步制备的超微细粉加入到制备各种剂型的基质中,获得 各种需要的剂型。
[0017] 其中,所述第一步进一步具体为按重量份称取大红袍、草木犀和翁波,分别粉碎, 过40目筛,混合在一起,进行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7MPa,萃取温度70°C,CO 2流量为 4. 5~5L/h,萃取时间为3h,得浸膏状萃取物,用粒度200~300目硅胶吸附,石油醚进行洗 脱,收集洗脱液,回收石油醚,干燥,得第一干膏。
[0018] 其中,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为将余下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按上述重量份混合,获 得混合物,加相对于该混合物3~5倍质量的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腾,煎煮2~3小时, 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4倍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煎煮2~3小时, 煎煮液过滤,两次的过滤液混合,减压浓缩,去除溶剂,干燥,获得第二干膏。
[0019] 其中,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将第一步获得的第一干膏和第二步获得的第二干 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0020] 其中,所述第四步进一步具体为,当制备成口服液剂型时,取第三步获得的超微细 粉100g,加入蜂蜜30g、蔗糖20g、苯甲酸钠2. Og及水适量,混匀,加氢氧化钠试液调pH值至 5~6,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当制备的剂型为汤剂时,具体为将各原料 药分别粉碎,按上述重量份混合,获得混合物,加相对于该混合物3~5倍质量的水,浸泡1 小时,加热至沸腾,煎煮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4倍质量 的水,加热至沸腾,煎煮2~3小时,煎煮液过滤,两次的过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获得生药浓 度为lg/ml的汤剂。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疗效显著,治疗后不易复发,可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中医理论认为,脾气虚损、清气不升被认为是本病发生的最常见因素。胃的位置的 维系依赖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脾气虚,运化失职,脏腑得不到充足气血精微之 供养,筋脉弛缓不收,升举无力,胃的位置无法固定而下垂。患者食后气虚更甚,院腹更觉不 舒。长期的忧思、恼怒使肝气郁结,脾胃气机运行不畅,久之胃腑失于和降,饮食积滞其中, 出现饮食不思、胃院痞满、腹痛肠鸣不断、大便或干或塘。肝主筋,肝气郁结,筋失濡养,维系 固定胃能力减弱,使胃易于下垂。肾为胃之关,胃之降浊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胃浊不 降,长时间在胃中停留易引起胃体下沉。多种原因引起痰饮血瘀会阻滞气机升降,使胃体 及周围组织失去正常精微物质的供养,支持力减弱,容易下坠形成本病。因此,在治疗上以 健脾消痞,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为原则。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太子参、黄芪、大红袍、 山稔叶、草木庫、枳实、柴胡、翁波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