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2011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癌细胞在受到外力攻击时,具有本能的反抗行为,在生物学上叫“过激反应”。当癌细胞受到猛烈攻击时,那些残存的癌细胞会出现“补偿性加速再增殖”,从而形成肿瘤扩散和转移的高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手术、放化疗后,肿瘤转移灶很快出现的根本原因。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连续性的主动过程。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沿着一定渠道,通过淋巴管、血液、腔道到达另一部位或多个部位,形成新的转移灶。肿瘤转移的途径有,局部扩散:不断浸润周围组织,称为恶性肿瘤的直接蔓延;淋巴管渗透:局部淋巴管乃至整段淋巴管转移;血行转移:随血流向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转移。以淋巴管渗透和血行转移最多见。
[0003]肿瘤复发转移高危期分三个阶段:一是当肿瘤原发灶做完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后的第一个月时间内。由于原发瘤体遭受毁灭性攻击,病人体内其它部位的残存癌细胞会出现爆发性增殖,具体表现为肿瘤血管迅速增生,微小的肿瘤小结节在大量肿瘤血管的作用下,迅速吸收大量营养,以比平时快10倍的速度疯狂生长。二是化疗间歇期。化疗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必须间歇治疗。每次化疗之间,会出现一大段治疗空白,让患者休息,以恢复患者的体力。由于在化疗的间歇期,没有药物的持续治疗,导致肿瘤血管出现对抗性的加速增生,癌细胞以比化疗前快速增殖。很多病人边化疗边转移。三是放疗全过程。当放疗将原发瘤杀死的同时,潜伏在其它器官的微小转移灶由于失去了原发瘤对其的控制,会大量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快速形成与人体正常血管相连的肿瘤血管网,从中获取大量营养和氧气,肿瘤疯狂生长。
[0004]在临床上,中药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是患者在康复期肿瘤复发转移的首要因素。人体的免疫系统每天要消灭成千上万的肿瘤细胞。但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就会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存活下来,逐渐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尤其康复期的患者,在放化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中药能够提高免疫功能,使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增强,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条件。中药使用始终贯彻整体观念,既坚持局部治疗,又重视整体上杀灭癌细胞,充分体现扶正培本、标本兼治的原则。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研宄也证实,中药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从而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迀移起到明显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肿瘤的病变发展。因此,如何从浩如大海的中药里合理、科学地配伍出一贴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扩散的中药方,已经成了广大医学专家非常关心和迫切寻求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能有效防止和控制肿瘤细胞的病变发展。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4-10克、灵芝5-15克、天冬4-10克、黄芪3-9克、野山参2_4克、北沙参3-7克、无花果2-6克、三尖杉6-10克、仙鹤草5-15克、芦荟3-7克、天荞麦4_10克、芦笋5_15克、草珊瑚6-14克、玉金4-12克、鳖甲3-5克、七叶一枝花4_12克、补骨脂5_15克、土茯苓4-10 克。
[0007]本发明所用的药剂为全天然中药制成,经临床验证,该药剂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迀移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0008]本发明的药剂中,部分关键药物的药理如下:
[0009]无花果:桑科植物无花果的花托;别名:映日果,文仙果、品仙果、奶桨果、优昙钵,形态:落叶灌木,具乳汁。多分枝,小枝表皮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片分裂,掌状叶脉明显。隐头花序。花托单生于叶腋间,梨形,肉质厚。成熟期秋季。采集:生于温暖湿润的向阳地,多栽培。秋季采成熟花托(无花果);性能:性味甘、平。能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抗癌。无花果含乳汁有抗癌成份,对多种癌细胞如肉瘤、乳腺癌、骨髓白血病、性腺癌、淋巴肉瘤等都有抑灭作用。三尖杉:粗榧科植物三尖杉的根皮和果实、枝皮和叶;别名:山竹、野榧子、粗榧;形态:常绿小乔木,树皮红褐色。叶条状披针形,叶背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雄花序球形腋生;雌花序由数苞片组成。种子卵圆形,成熟时红紫色。4月开花;采集:生于向阳山坡、溪谷旁杂木林内。果秋采,枝、根、叶全年可采;性能:性味苦、涩、寒、有毒。能抗癌消积,清热杀虫。三尖杉含三尖杉酯碱、去氧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四种酯碱都能抑制癌细胞分裂,增进癌细胞凋亡。
[001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花芽草:别名:龙芽草、黄花仔、金顶龙芽、毛将军;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长柔毛。主根棕黑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间杂有小裂片,叶片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背多数腺点。黄色花5瓣,总状花序顶生。果小,果托密长钩状刺毛,花果期8?10月;采集:生于沟旁、山坡路旁,夏秋采;性能:性味苦、涩、平。止血,能健胃,抗癌。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留醇,茎叶含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等,有增强免疫力,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0011]芦荟: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或好望角芦荟的全叶片或叶汁浓缩干燥物;别名:油葱、象胆、象鼻草、龙角;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短茎或无茎,叶簇生于茎顶,叶片狭披针形,花柄长,黄色或有赤色斑点。斑纹荟花期7?8月,库拉索芦荟花期2?3月;采集:栽培于庭园,全年可采;性能:性味苦、寒。能清热通便,抗菌抗癌。
[0012]天荞麦:寥科植物天荞麦;别名:野荞子、苦荞头、金荞麦、金锁银开;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肥大呈节状,红褐色。茎多分枝,淡绿略带红色。单叶互生,叶片三角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具白柔毛,花期9?10月;药用部位:根及根茎。采集:生于山区草坡、林边阴湿处,或有栽培。秋挖根;性能:性味酸苦、寒。能清热解毒,抗癌。根含香豆酸、甙赤地利甙、槲皮甙和阿魏酸等成份。
[0013]芦笋:百合科天门冬植物石刁柏的嫩茎;别名:石刁柏、龙须菜;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肉质。春自地下茎抽生嫩茎,经培土软化后,供食用。叶退化呈鳞片状,极小。春夏开花,花单性黄绿色,雌雄异株;采集:各地有栽培,春夏采嫩茎及穗;性能:性味甘微苦辛、微温。能润肺补气,抗癌。嫩茎和穗含芦笋皂甙、砸、黄酮、锰、铜、天门冬氨酸及微量元素锌和多糖等,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抗癌的作用。
[0014]草珊瑚: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草;别名:肿节风、九节茶、山鸡茶;形态:常绿亚灌木状草本。须根味香辣。茎节膨大。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边缘锯齿。花淡黄色,穗状花序顶生。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果期6—9月;采集:生于阴湿山坡、沟谷。秋后采全株;性能:性味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抗癌。全草含挥发油、黄酮甙、琥珀酸和乙酸芳樟酯等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抗癌谱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4克、灵芝5克、天冬4克、黄芪3克、野山参2克、北沙参3克、无花果2克、三尖杉6克、仙鹤草5克、芦荟3克、天荞麦4克、芦笋5克、草珊瑚6克、玉金4克、鳖甲3克、七叶一枝花4克、补骨脂5克、土茯苓4克。
[0018]本发明护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9](I)将上述药物洗净、消毒后,放入煎药器煎出药汁;
[0020](2)将步骤(I)的药汁进行抽滤,于3500r离心20分钟,收集上清液,中下层再离心15分钟;
[0021](3)合并两次上清液,将药液于0.1兆帕、50-60°C旋转蒸发浓缩,得到药液后于115°C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冷却后于4°C冰箱保存备用。
[0022]本发明药剂的使用方法为: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毫升。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10克、灵芝15克、天冬10克、黄芪9克、野山参4克、北沙参7克、无花果6克、三尖杉10克、仙鹤草15克、芦荟7克、天荞麦10克、芦笋15克、草珊瑚14克、玉金12克、鳖甲5克、七叶一枝花12克、补骨脂15克、土茯苓10克。
[0025]本实施例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6]实施例3
[0027]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7克、灵芝10克、天冬7克、黄芪6克、野山参3克、北沙参5克、无花果4克、三尖杉8克、仙鹤草10克、芦荟5克、天荞麦7克、芦笋10克、草珊瑚10克、玉金8克、鳖甲4克、七叶一枝花8克、补骨脂10克、土茯苓7克。
[0028]本实施例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4-10克、灵芝5-15克、天冬4-10克、黄芪3-9克、野山参2-4克、北沙参3-7克、无花果2_6克、三尖杉6-10克、仙鹤草5-15克、芦荟3-7克、天荞麦4-10克、芦笋5_15克、草珊瑚6_14克、玉金4-12克、鳖甲3-5克、七叶一枝花4-12克、补骨脂5_15克、土茯苓4_10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肿瘤扩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组分的原料组成,当归4-10克、灵芝5-15克、天冬4-10克、黄芪3-9克、野山参2-4克、北沙参3-7克、无花果2-6克、三尖杉6-10克、仙鹤草5-15克、芦荟3-7克、天荞麦4-10克、芦笋5-15克、草珊瑚6-14克、玉金4-12克、鳖甲3-5克、七叶一枝花4-12克、补骨脂5-15克、土茯苓4-10克;本发明所用的药剂为全天然中药制成,经临床验证,该药剂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K36/9066, A61P35/04, A61K35/586
【公开号】CN104888115
【申请号】CN201510292382
【发明人】岳麓, 张海平, 隋爱华, 张倩, 郑恒瑞, 董庆喆
【申请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